《老王》文本解读——陈培
(2014-05-05 13:25:07)
标签:
教育 |
《老王》文本解读
1、“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作者的情感出发点,怀着这种情感写下了本文。
2、第二自然段,老王说自己是单干户,他是真的脑袋慢了,还是不愿意和别人组织起来?
3、文中写到:有个哥哥死了,有两个侄儿“没出息”,能体现什么?
4、因为老王眼睛不好,一只眼是瞎的,所以人们不愿意坐他的车,真是这样嘛?
5、作者心里觉得老王的眼睛到底是营养不良瞎的还是得恶病呢?她的潜意识是如何的?
6、第四段中,作者问老王,那间坍败的小屋是不是他家,老王回答住哪儿多年了。为何他不正面回答?是或者不是,而是这样回答呢?
7、“住哪儿多年了”老王的这句回答包含着很深的情感,需多次朗读,深切体会。
8、第五自然段中,老王愿意给作者送冰,车费减半,他只是针对作者家,还是他就是一个这样善良老实的人?
9、送冰的事情,能够体现老王的什么?
10、第六自然段中,作者说自己不敢乘三轮,为什么?
11、作者一定要给钱,老王哑着嗓子悄悄问,为什么,老王会哑着嗓子,而且还是悄悄问?
12、“你还有钱吗?”老王的这句话需多次品读。
13、第七自然段中,老王生病了,作者说不知道什么病,作者到底是否真的关心老王?为何连什么病都不知道呢?
14、第七自然段中,老王扶病到作者家做什么?之后还托老李来传话,传了什么话?
15、第八自然段中的肖像描写是重点,“镶嵌”可不可以换?
16、第十二自然段,老王回答“我不吃”,他为何不吃?是不吃,还是不能吃了?
17、送病执意不要钱,虽然最后在作者的坚持下拿了钱,而这次送鸡蛋和香油,他为何会站着等作者拿钱呢?他说了不是要钱。
18、第十六自然段,“攥”这个动词的特殊意义,体现老王什么样的心情?
《老王》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1、理解老王的“苦”与“善”
教学重难点:理解老王的“苦”与“善”
课时:1课时
教学方法:讲授法、问答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语:《爱的奉献》中有这样一句话“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在生活中,如果我们每个人都以真挚的情感去善待他人,那么世间就会多一份阳光和温馨,少一份冷漠和无情。爱是一种情感一种美德。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下杨绛女士的《老王》,她将通过与车夫老王的交往,为我们诠释这一爱的主题。(板书课题)
二、初读感知
1、用一个词来形容你读了本文的感受,请三四个学生快速回答。
S1:可怜
S2:同情
S3:悲催
S: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
2、这个不幸者是谁?他有什么特点,从文中找出依据。
老王
S4:苦,第二自然段,单干户,没有亲人;第三自然段,瞎了一只眼(板书:苦)
T:还有没有其他地方也能够体现“苦”的?
S5:第四自然段,住在一个破落的大院,坍败的小屋。
T:作者问“那里是不是他的家?”老王是如何回答的?
S6:住那儿多年了。
T:他为何不正面回答?
S6:有些无奈,凄凉,沧桑。对一个真正的家的渴望。
T:是呀,老王年纪一大把了,却还住在一个不是家的地方多年了,他能不惆怅嘛。那你试着读一读这一句话,体会一下老王当时的心情。
朗读指导:声音要低沉一些,语速要缓慢,读出无奈,沧桑之感。
学生齐读
T:老王除了这个特点,还有其他特点不?再在文中找找看。
S7:善良,愿意给作者送冰,车费减半,送来的冰比前任大一倍
送钱先生看病不要钱,还担心作者钱不够用
T:老王担心作者钱不够用,他是怎么问的?
S7:哑着嗓子悄悄问
T:他为什么会这样问?
S8:关心作者,特殊时期,觉得作者他们生活也不顺利。他自己都那样不幸了,还会同情关心他人,很善良。
T:那你试着体会一下老王当时的那种心情,读一读老王的这句话。
朗读指导:哑着嗓子悄悄问,沙哑,低沉,小声。让学生反复尝试,体味。
3、这里作者提到了一个“钱”的问题,文中还有一处地方也提到了钱,在哪里?
S:第十三自然段,老王说:“我不是要钱。”
T:可是他站着等我,这和他之前送钱先生看病时候的态度差别很大,他有什么难言之隐嘛?
S9:老王觉得自己快要死了,所以没有违背作者的意思,收了钱。
S10:老王觉得作者拿钱侮辱他,所以伤心,最后还是拿了。
S11:老王是不想拿的,但是他可能很需要这笔钱,所以还是等着作者了,文中写到他“攥着钱”这个“攥”字,说明了他非常用力地握着钱,体现了他内心的那种矛盾,不想拿钱,可是有需要钱。
T:非常好,你发现了一个动词,那老王需要钱做什么呢?文中能不能找到答案?
S12:买了全新的白布!
4、老王是如此苦,如此善,但是全文作者对老王都十分照顾,她为什么还会产生愧怍呢?为什么还会说“这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呢?
S13:作者觉得自己对老王还不够好
T:老师觉得作者对老王很好啊,坐他的车,陪他闲聊。作者的女儿送鱼肝油给她治眼睛。这不都是很好的嘛。
S14:相比较而言,作者认为,老王生活如此苦都能够对她那么照顾,而她比老王幸运许多,却还要让一个不幸的人照顾,这让作者感到愧疚。
总结:是呀,不幸如老王这样的底层的人,都能够献出自己的爱心,让我感受到这底层的光芒,我们怎么能够不赞颂呢?老王尚能如此,那我们呢?
作业:课后练习,第一第二题
板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