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高一同课异构备课《声声慢》 主备人  陈颖颖   刘荷荷

(2012-06-26 10:58:05)
分类: 教研活动

碧莲中学集体备课活动记录

备课内容

《声声慢》

 

高一语文必修四

时间

2012.5.

地点

5楼办公室

备课组长

刘荷荷

主备人

陈颖颖

刘荷荷       

缺席人员

出席人员

潘啸啸  刘荷荷   陈淑微  陈颖颖  胡明远  

                           

荷荷:今天我们是同课异构,为公开课准备,希望老师能够多多批评。

陈颖颖讲述了上课的思路。从词到意象再到意境分析情感。将解读到的悲情与词人的坎坷经历联系在一起讨论。所谓“知人论世”。五次读贯穿整个教学过程。

陈淑微:听完之后再评会有感触些。

刘荷荷也认为思路可以操作。

其他老师亦认为思路可以。

荷荷:讲述了自己的上课思路。从自主出发解读情感、内容、语言从而掌握诗词解读的方法。

淑微认为这跟高一文本研习课课型不同。

潘啸啸也考虑到课型的问题。自主学习。

胡明远老师认为可以试一试。

 

附:教学设计

声声慢

刘荷荷上课用的设计

、教学目标:

1、         自主学习《声声慢》的内容、情感和语言。

2、         掌握意象中包含的情感。

二、教学重难点

、学习《声声慢》的内容和语言。

、学会意象中所包含的情感。

三、教学方法:诵读法    讨论法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

    今天我们来学习中国伟大的女词人李清照的《声声慢》,学习词的方法有自主诵读 自主体验和自主欣赏。从内容上看,需解读诗词的情感 、诗词的内容和诗词的语言。

最主要的是学习诗词时要自主。

(二) 读出诗词的情感 

     师:结合下面的注解读出诗词的感情。

生解读

v  补充背景:李清照,号易安居士,宋代词人。早年曾经过着非常优越的生活。父亲李格非官至礼部员外郎,还是当时著名的学者。母亲王氏也能文。她18岁与赵明诚结婚,他们婚后生活非常美满,两人志趣相投,一起读书,品诗论文,收集和鉴赏古籍、器物和金石刻等。两年后赵明诚出仕。后来金人入侵,北宋都城失陷。赵明诚在江宁任知府,李清照于是载书十车过淮渡江奔往建康。不久,他们藏于家乡十余间屋中的书籍、金石、器物全部被焚毁。两年后,赵明诚不幸病死。李清照怀着极大的悲痛敛葬了丈夫,开始了国破、家亡、夫死、子无的颠沛流离的苦难生活。这首词就是在此背景下写的。

生能从中感受到词人的心境。

v  明确:一是家破国亡夫亡后孤苦无依的凄惨心情;

v  二是流露出对亡夫、故国的思念;

v  三是抒发昔盛今衰之感。

(三)读出诗词的内容

以……的……为格式,依次说出诗歌的内容。 学生讨论10分钟

v        寻寻觅觅的自己,冷冷清清的环境,凄凄惨惨的心情,时寒时暖的天气,御寒浇愁的淡酒,勾起怀旧悼亡的大雁。

v        曾经生机盎然如今满地枯萎的黄花,独自守着窗儿艰难等待着天黑的自己,秋雨击打中兀然独立的梧桐树。

v         这些内容和意象组合在一起,词人的悲苦之情就更加突出:曾经灿烂的黄花已经失去了生机和活力,正走向死亡。词人禁不住呐喊这样的情景,哪里是一个“愁”字说得了啊!

明确意象:

淡酒 :浓愁

    晚风:亲人不在,故国灭亡的悲凉之情

    大雁:信使传递对丈夫的思念之情

    黄花:菊花,寄寓了作者深切的哀伤

    梧桐:离别惆怅的心情。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李煜

  细雨 :连绵的愁绪

   学生在品味内容的基础上,再次齐读课文读出那种悲伤之情。

师小结: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何值是愁,词人满纸心酸泪。引用:自庾信以来,诗人写愁,多半极言其多。这里却化多为少,只说自己思绪纷茫复杂,仅用一个字如何包括得尽,而词中句句皆现愁  ——唐圭璋《唐宋词简释》

(四)品读诗词的语言

     选取本文中你最有感悟的句子,加以评点。以特点是……,表达效果是……进行表达。

参考示例:

例一

特点是:

v  、从不同的角度写,动作-----环境------心情。

v  、从不同的层次来写,由外而内,由浅入深。

v  表达效果是:

v  一是叠字累加,能把孤寂凄苦的感情表达得充分而且深入,还能让读者感到扑面而来的情感冲击力和震撼力。

v  二从韵律上说,这七组叠词极富音乐美,平平仄仄,由低到高,由高到低,朗读起来有大珠小珠落玉盘的感觉。

 例二

如“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还有“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v  特点是:口语化,生活化。

效果是:信手拈来,既自然又新鲜生动。

师:生再读词,体会语言背后的魅力。

体验词人的感情

板书:                《声声慢》   李清照

                         

      漂泊之苦             情景交融                    淡酒     晚风   

      国破夫死                                     大雁     黄花

      孤独思念                                         梧桐     细雨

陈颖颖教案:

声声慢

一、         教学目标

1、 在诵读中感受本词的愁情,结合背景体会词中的复杂情感。

2、 通过意象的品读,词句的鉴赏深入体会愁情,感受词境。

3、 培养积极的鉴赏态度,在诵读中得到审美体验。

二、         重点及难点

通过意象的品读,词句的鉴赏深入体会愁情,感受词境。

三、         教学方法

朗读法、讲授法、讨论交流法、比较阅读法。

四、         教学过程

(一) 导入:在中国历史上,有这样一位奇女子,她凭一份清高、一份脱俗,独步词坛,光耀千秋。她半世孤苦,却心细如尘;她一生坎坷,却经意执着。她用七十年短暂的生命,书写了中国千万代流传的妩媚与凄婉。她就是李清照。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读她的名篇《声声慢》。

(二) 新课学习

1、 初读:初味词情

请一位学生朗读全词,由同桌点评并找出词眼。再齐读读出愁味。在读前教师可进行适当的朗读指导。

2、 研读:品味词语

找出你认为最有表现力的词句或意象进行点评赏析。

自由朗读,圈点勾画你认为富有表现力的词句或意象。

前后桌讨论交流。

小组代表总结发言。

(在赏析过程中注意朗读指导)

3、 听读:感受词境

在详细的鉴赏之后,请学生闭上眼睛聆听名家朗诵,边听边感受词中的意境,并试着用自己的语言将其描述出来。

4、 悟读:再味词情

就学生描绘的意境,单一个愁字显然不能囊括,正若李清照在词尾所叹“怎一个愁字了得”,请学生结合李清照的相关人生经历知人论世,谈谈这首词里诗人除了愁以外还有没有其他情感,而愁又是因何而来。

 知人论世:

李清照,早年生活安定、幸福,前期的词大多写相思之情,词风真挚细腻、委婉动人。

金兵入侵后,遭遇国破、家亡、夫死,词作多感慨身世飘零,充满了浓重的哀愁。 多为凄凉、低沉之音。

学生结合资料自由朗读全词,再次感受词人蕴藏在词作中的丰富情感。

5、 赏读:读出词韵

比较阅读:这首词感动了千千万万的中国人,也感动了许许多多的外国人,其中有以为法国诗人就深受感动,并将之改编成另一首诗《绝望》,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这首诗,并将它同《声声慢》作比较,两首诗词在表情达意上有什么不同?

《绝望》
  呼唤!呼唤!/乞求!乞求!/等待!等待!/

!!!/!!!/

痛苦!痛苦!我的心充满痛苦!/

仍然!仍然!/永远!永远!永远/

心!心!/存在!存在!/

死!死!死!死!

在比较中读出中国古典诗词的韵味。

自由朗读,读出词韵。

  请个别学生展示朗读。

  教师指点师范,读出词韵。

 齐读,再味词韵。

(三) 课堂小结:今天我们用读的方式感受了易安词的特色,品味了婉约词的风采,体会了中国传统诗词的魅力。希望同学们能够记住这位清瘦弱小却伟大的女词人。

(四) 板书设易安的词

声声慢           婉约的词

               中国的词

 

(五) 作业:背诵全词,并另选李清照的三首词背诵。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