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孩子叛逆谁的错???

(2012-06-06 15:37:26)
标签:

育儿经验

教育孩子

育儿

分类: 心情絮语

  谈到这个话题难免会让不少的家长们议论纷纷,说什麼是学校的错,社会的错,孩子的玩伴的错,而我作为一位过来者看来,其实这一切都是家长的错,看到这里诸位肯定是拍砖开骂,但我希望你在骂之前,先等我说完再骂也不迟!
  我今年廿十二,当年我一样是一个很单纯的小孩,什麼事都听家里人说,自己为命视伺从,但到了我初中的时候,这一切就像在一夜之间彻底的改变了,至於为什麼,就是因为我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要萌芽了。
  那时候,外面的一切对我来说都是新鲜且有趣的,而且还是以前父母说对我有害的东西,这就是社交!我认识了很多朋友,从他们那里知道了很多以前我所不了解的东西,当我看到的东西和家人告诉我的东西不相符时,我就会自己产生一系列的疑问,这真的就是不好麼?这就真的会害了我麼?也许很多事情实质上是对我有害的,但父母没有告诉我为什麼,而是“你还小,以后会知道了“,”妈妈不会害你,听妈妈话“,”那些是坏人,别接触他们”等等。不知在座各位有没有讲过这些话呢?
  可能有人会说,难道我就不管了麼?不是,管可以,但你不能去否定孩子所接受的,当有人正面且公开的指出你的错处又或者是老自以为事的教你这教你那,这时候你会是怎样呢?叛逆的形成是象征青春的来临,这个时候的孩子已经初步型成了成年人的性情,如
  1需要别人对自己的看法作出肯定,
  2不要以命令的口吻来对孩子说话,
  3大家要在一个平等的位置作为谈话基础,
  4不能说孩子朋友的不是,哪怕真的不是良友,也不能说这个是坏人,假如别人说你交的朋友都没一个成种的,你会怎样?你会认同麼?抵制心理无论青少年还是成年人都是存在的,
  5切记不要当着孩子面说什麼“你太幼稚了”,”你不懂事“,一说这个孩子们绝对不可能接受这种看法的,他们会自己认为自己已经很懂事了,自己一点都不幼稚,而这个直接导致孩子休学犯罪的成因之一。
  6不要要挟孩子,这个时候的孩子已经是开始成为大人了,如果有人要挟你,你会怎样?是不是有种“我就不信”,“好呀,你试试看”的心理呢?其实孩子同样会有这种心态的。
  我们中国的教育体制的确有问题,分什麼三好学生,三好学生就真的是好的学生了麼?求学不是求分数,成绩不好就不是好学生麼?成绩好就一定是好学生麼?成绩不好不是因为孩子笨或者懒,这是因为孩子的自尊受挫,如果一件事情你做得不好时,你的上司,你的家人对你不是鼓励而是辱骂,讥讽,你还会不会想做好呢?孩子做错事从来不问为什麼,就先来一顿打,一顿骂,请问打完骂够了就能实质上改变现状麼?孩子不兹声不是因为知错,只是害怕,愤怒到了临界线时,火山就会喷发。
  别拿孩子和别的孩子比,我发现很多家长都会有这个问题,但我想请问下你拿别家的孩子和自己的孩子比时,你有没有想过孩子也会拿你和别人的家长比呢?人比人比死人,为什麼别家的孩子就能好,你家的孩子就不能呢?就是因为你的教育方针出错了,孩子毕竟不是大人,从小的人生观都是从家长那学来的,长大了学习或者哪里差,这不是孩子的错,这是因为家长没有教育好,学校又搞阶级化,家里又搞剥夺化,那麼孩子叛逆出走究竟是谁的错呢?
  中国网吧多,为什么不是个个孩子都会去而是只出现在一部份呢?那就是因为没去的另一部份的家长教对了,而去的那一半就教错了,试想下,在学校什么都不能玩,放学之后又马上要回家,又不能看电视,孩子不是铁打的,大人都要有娱乐,何况小孩?人类的思想是向前的,没人能阻制这一个进程,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只要在玩电脑的时候在旁作出指导,我相信孩子绝对不会还偷偷的去玩,但前面已经错了的家长们如果你现在才来粘在孩子身边想好好的开导孩子是绝对不会接受的。
  总结我自己的经验:
  1)孩子成绩差
  如果你的孩子学习成绩不好,或者无心学习,这时时候你要以哥哥姐姐的身份来和他对话,问下他学习怎么不好,因为什么?用开导的方式进行,不能用命令的口吻,一但对话中出现不尊重时,孩子不但不会有所进展,而且还会变本加厉,要想惊弓之鸟再和你对话成效就不会有很大的成效了。求学不是求分数,记住,不要因孩子成绩不好就批评, 多点鼓励少点要求,孩子才会慢慢好起来的。
  2)孩子沉溺网吧
  孩子去玩是因为你不让玩,什么打篮球之类的白痴游戏孩子根本就没兴趣,孩子沉迷是因为孩子没有其他爱好可选,子女好与坏,在乎沟通与关怀,不要强迫孩子去学一些自己根本没兴趣的事情,人都是逃避痛苦选择快乐,他是因为得不到重视,得不到快乐,得不到成就才爱上网游的。
  3)孩子离家出走逃学
  在这个阶段的孩子家长们一定要注意,这个时候家长一定不能老是以苦口婆心的样子来说孩子,这样最让人心烦了, 家长要以朋友的身份来和孩子沟通,多点和孩子其他的朋友联系,大家以朋友的身份来接触,约孩子的朋友和孩子一起出去玩,一起吃东西,但注意此时一定不可以再以孩子的家长身份。切记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