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灵石历史故事(1)/三湾口大禹治水

(2018-03-07 10:12:06)

 

 

三湾口大禹治水

 

景茂礼

 

打开三湾口,空出晋阳湖的传说由来已久,广为流传;大禹治水的故事更是口耳相传,尽人皆知。相传,今晋中盆地原是一个茫茫大湖,名叫晋阳湖。日久天长,湖泊淤漫,每遇狂风暴雨,湖水四溢,浊浪排空,位于下游的尧王帝都及百姓田园村庄时刻处在洪水的威胁之中。公元前两千多年,尧帝决定派大禹的父亲鲧治水,鲧来到今灵石夏门三湾口,用堵截的办法治水失败而被治罪处死。大禹子承父业,辞别新婚妻子来到三湾口,接受其父治水失败的教训,采取疏导的办法,三过家门不敢入,带领百姓用了十三年的时间,终于凿穿石壁,山开水去,空出了大片平原,形成了今天气象万千的晋中平原及城市乡村。

大禹在灵石夏门三湾口治水的故事历史上确有其事,《史记·夏本记》、《晋乘搜略》等典籍多有记载,同时在此也留下了很多与大禹治水相关的遗址遗迹地名。望川原、王禹原,是大禹治水观察地势、查看水情的地方;王禹村是大禹生活居住、集会办公的地方;坛镇是大禹筑造天坛、地坛祭祀天地、降妖镇魔的地方,天坛所在地名为前坛村,地坛所在地名为后坛村,大禹到工地经常经过的山沟名为禹沟村,而夏门村正是将两山之间凿为门状口子的地方,古人作诗曰:两山俨一门,开辟自神禹。这些名称至今仍沿用不衰。

 

按:灵石是中华民族文明的发祥地之一,自然环境优越,地理位置独特,早在仰韶文化时期我们的祖先就在这里繁衍生息,给这片土地带来了文明的曙光。茫茫五千年浩瀚历史,悠悠两千载置县历程,在这块热土上曾有过多少先民战天斗地、治山治水的英雄壮举;曾有过多少忠臣孝子建功立业、可歌可泣的光辉业绩。大禹治水十三年三过家门而不敢入,介子推不唯名利被焚故里忠孝两全;汉刘邦曾驻扎高壁岭,周宇文盛固守过汾水关;隋文帝北巡傍汾河开道获灵石,唐高祖南下雀鼠谷大战得江山:经宋至元,历明到清,朝代兴替更迭在这里演义变迁,天人和谐文化在这里层层积淀,谱写了无数优美动人的乐章,留下了许多耐人寻味的故事。

三湾口在夏门村西,而不是人们习惯称之为三湾口的段纯河河口三双线与108国道交汇的地方。三湾口,顾名思义有三个湾,汾水东来直注夏门百尺楼底而改向南流形成第一个湾,南流汾水遇韩信岭阻挡折向北流形成第二个湾,北流汾水受阻于秦王岭又折向西形成第三个湾向西南流去,几乎是围绕夏门村转了个圈,而夏门村西口正是三湾之口。这里是雀鼠谷河道最窄的地方即大禹治水凿开的地方,古时这里河道只有十几米宽,经修建南同蒲铁路及几十年夏门石料厂开釆才造成现在状况。如果站在夏门村顶山头上观望,仍依稀可看出原来两山相连属人工凿开的蛛丝马迹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