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强烈推荐林汉达《中国历史故事集》

(2015-01-09 21:44:57)
标签:

军事

亲子有声阅读交流群

育儿

文化

历史

分类: 儿童文学
        201411月份,一次闲暇的时候去逛连趣网,突然发现有人发的贴子说林汉达先生的《中国历史故事集》图文本全集由春风文艺出版社出版了。一共六册,包括了春秋、前后汉和三国故事。故事中的插图和封面图是由王学成、刘管斌、倪春培、项之华、李翔等十多位当代青年画家绘制的。正好当时京东搞活动,我就毫不犹豫的下了一单,原价180元一套的书最后相当于42元买下。

     林先生是语文大家,是新语文的积极提倡者和忠实实践者。当年他创作如此具有特色的中国历史故事就是从研究语文的角度出发来尝试通俗语文的写作,试着把古代历史中很有价值又有趣味的故事写成通俗故事介绍给中国的老百姓。

    林汉达先生的语言确实精彩,虽然写作的语言都是浅易的大白话,但文字读起来节奏有力,韵律美味,书到手后就放不下了。他笔下的不少历史人物被描写的活灵活现,让人感觉个性鲜明,有如活了一般。林汉生对历史的内容选择相当慎重,按照正史来选题,在写作过程中以客观的第三方讲故事的形式来呈现历史,但当你看了思考之后就会回味很多,最终懂得很多,理解很多。

     http://s7/mw690/0031aa9Gzy6P3jjHV9se6&690


http://s1/mw690/0031aa9Gzy6P3jpzKFj11&690
       上面就是这套书的图片。

    老版的中国历史故事集最早于1962年出版,当年的封面和插图由刘继卤、董天野、王弘力等绘画名家绘制。

   http://s11/mw690/0031aa9Gzy6P3jtGrW2da&690


http://s4/mw690/0031aa9Gzy6P3jtLrnt53&690

http://s11/mw690/0031aa9Gzy6P3jtR2WK4a&690
       这套书80年代曾经再版过多次。下面是80年代再版的版本。
http://s4/mw690/0031aa9Gzy6P3jxqivp03&690

http://s16/mw690/0031aa9Gzy6P3jxpB5Z2f&690

http://s6/mw690/0031aa9Gzy6P3jxv74F35&690
    前几年,中少社曾经再版一个珍藏本。书定价39元,书也很厚,保留了老版的插图。不过就是内容没有春风文艺的这一版本故事全。
http://s5/mw690/0031aa9Gzy6P3jDaQ5e14&690
      此次再版的全集,春秋故事共180 个,前后汉故事140个,三国故事120个,共计440个历史故事。
       [摘录]
     书评人姜昆阳曾于2008年全国少儿图书交易会上这样评价林汉达的《中国历史故事集》:

         历史故事既是历史,又必须是故事,是文学。《兄弟相残》的故事写的是郑庄公和弟弟太叔段争夺王位,在《春秋》里面只有“夏五月,郑伯克段于鄢”九个字的记载,在《左传》里面也只有 300 字,林汉达先生把这段故事展开,写成 3000 多字的完整故事。《一鼓作气》写的是曹刿问战的故事,在《春秋》中只有“春王正月,公败齐师于长勺”十一个字,《左传》只有 500 字,林汉达先生把这一段写成 2000 多字的故事。这些历史素材经过林汉达先生的加工,交待了人物的关系,写出了事情的来由发展,有头有尾,曲折叠宕,有声有色,生动活泼。

       林先生在写故事的时候,既注意了每个故事的完整,又在大故事里面套着小故事,这个故事还连着下一个故事,互相呼应,彼此关联,连缀起来,形成了连绵不断的脉络,成了一部中国古代的简史。

       林汉达先生在写作的时候,作了必要的情节的虚构,如一些人物的对话、心理描写,例如在《孙膑下山》中对孙膑装疯的描写,在《四面楚歌》的故事里,对处于逆境的项羽、虞姬,心理描写细致入微,对话感情强烈,都有很强的感染力。

       在虚构的时候,林先生注意了合理性,做到有根有据,既符合人物的身份,也符合当时的环境。同是《千金一笑》的故事,林汉达先生没有像《东周列国志》那样用很大篇幅描写后妃争风吃醋,而是侧重于交代历史过程。比较起来,有些作者写的历史故事,只是把史籍译成了白话文,十分拘泥死板。还有一些历史文学作品,虚构起来漫无边际,过度夸张,或者流于俚俗。而林先生的历史故事,既有文采,又注意了可信和准确。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