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年级写话教学策略优化
(2012-06-04 10:38:33)
标签:
杂谈 |
分类: 教学案例 |
在低年级写话教学中,怎样激发孩子的写话兴趣,使孩子愿写、乐写,为今后的习作打下基础呢?我们从学生的“生命”本体去考察,小学低段的孩子个个都是天真烂漫的,他们天生就是诗人,对万物有他们自己至真至纯的独特体验。低段写话需要回归这种纯真本色,让孩子用自己的眼睛观察这个世界,说出孩子的话,让写话展示他们的生命活动,表现一个原生态的自我。
针对当前写话教学存在的种种现状,我对新课程标准下的小学低年级写话教学进行了探索与实践,用“以生为本、关注发展”的眼光,从“提高写话兴趣、积累语言厚积薄发、丰富写话形式、优化评价”等方面提出了写话的优化策略,给孩子的写作心灵开辟一片绚烂的天空,努力使孩子在写作时释放心灵、驰骋想象、喷发情感、展示个性。
(一)给“活力”
常言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入门的向导。”因此激发学生写话的自信心,培养学生写话的兴趣,使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就显得极为重要。教师应准确地揣摩学生的内心世界和情感轨迹,努力地寻找学生表达喜、怒、哀、乐的突破口,利用一切手段,激发他们写作的兴趣。
情境是写作素材之源,尤其是生活情境。教师应把学生带入社会、带入大自然,从生活中截取画面,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
如第一次上写话课,我先让学生收集自己与动物的合照,然后制作成课件。上课时,便有了如下师生对话的场面:
生动的教学情境把学生引领进入了真实的生活场景,使外部的环境与学生的情感建立起了密切的联系,从而激活了他们生活的原生态,唤起了他们生活的真实体验。实践证明,学生对临近或现实的经历是最感兴趣的,思维也是最兴奋的。我充分利用学生的这个心理特点展开写话的起始教学。
儿童对于图画书有着出自本能的喜欢,绘本中精美的封面,生动的故事,鲜艳的画面还有有趣的形象,无不契合了孩子们对于美好世界的所有想象。绘本正凭借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孩子们的注意力,让他们沉醉其中。在绘本的图文并茂中,孩子们找到了专属于他们的表达方式。不仅如此,绘本在吸引孩子阅读的同时,更激发了他们的表达欲望:图画间预留的大量空白,让他们在尽情想象的同时,更希望用自己的语言将它填满;故事情节曲折生动,让孩子们情不自禁地想要添上一个自己喜欢的结局……来自绘本中强烈的阅读感悟,让他们产生了不吐不快的情绪,写话也便成了顺其自然的事情。
绘本以它独特的魅力,让孩子爱不释手,让孩子们在阅读中被感动着、陶冶着,也快乐着、享受着……有人形象地称之是“无压力阅读”,我们要将这种“无压力阅读”进而演化成“无压力作文”,让孩子在写作中趣味十足,快乐无比,主动积极创造性的作文,在作文中得到美的享受。
(二)给“钥匙”
在课堂教学中,教材是学生练习写话的一块肥沃土壤。让学生“依葫芦画瓢”写话,或变换句式进行说写,或拓宽句子的内涵、外延说写,对于低年级孩子来说,是跳一跳就能摘到的“果子”。教师应该紧紧地依托文本教材,整合各种资源,采用多种方式来培养低年级学生的写话兴趣,交给学生一把写话的“钥匙”,为学生写话能力的发展创造一片天地。
著名语言学家张志公先生曾说过:“模仿是学习的必经之路。”模仿优秀作品进行写作不仅可以使人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大家之作灵气的熏陶,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而且可以不断增加自己的语言积累,更重要的是在依样画葫芦中,感受作者的表情达意、遣词造句的精髓,在模仿中锻炼自己的表达能力。低段写话指导中模仿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教学实践证明,对文中人物的外貌、对话或物体的形态等进行描述,抓住句式特点进行摹仿说,对于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作文水平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低年级教材的很多课文都句式整齐,易读易记。如《雨点》一文中采用了“雨点落在
例:《雨点》是一首诗歌,诗中分别描写了雨点落进池塘、小溪、江河、海洋里的不同动态。整篇诗歌句式结构整齐,都是“雨点落在
师:小雨点们,还想到其他地方去玩吗?
生1:我想落到花瓣上
师:好啊!怎么玩呀?
生1:去滑滑梯 。
师:会这样连起来说吗? 雨点落在
生1:雨点落在花瓣上,在花瓣上滑滑梯。
师:祝你玩的开心!还有小雨点想去不同的地方吗?
生2:雨点落在荷叶上,在荷叶上跳舞。
生3:雨点落在雨伞上,在雨伞上翻筋头。
……
师:把你们说的写下来,不就是一首小诗吗?
一行行欢快的文字如雨点般在沙沙的笔尖下跳跃着,谁说他们不是“天生的诗人”?比喻、拟人在他们那里根本就不是修辞方法,而只是他们说话的方式而已。
教师应充分挖掘课文中的习作资源,让学生从“读”的此岸到“写”的彼岸,递给孩子一把钥匙,他们就能打开快乐习作的大门。
(三)给“灵性”
创新思维必定是个性思维。在习作教学中要给学生一定的自由,要培养他们个性化的思维。教师可以从培养学生想象、求异等方面入手,不断拓宽写作的思路,增强创新意识,这样学生才能充满灵性,才能有真正的和有个性的自我。
记得在一次写话课上,让孩子们写几句话描述一下自己的爸爸,大多数孩子都无话可说,言之无物。于是我先让他们阅读了《我爸爸》这本绘本,“我爸爸吃得像马一样多。”这样富有儿童情趣的句子在图片的配合下,孩子们一下子迸发出了无限的灵感,争先恐后地要仿照这样的句式写一写自己眼中的爸爸:
“我的爸爸像松树一样挺拔。”
“我的爸爸像熊一样强壮。”
“我爸爸的胡须像仙人掌的刺一样扎人。”
……
孩子们的创作依旧带有他们年龄的烙印,却生动无比,让人忍俊不禁。
又如在一次美文欣赏课时,我们阅读到了一篇关于“幸福”的文章。于是我让孩子们谈谈自己什么时候会有特别幸福的感觉。我们班的陈淑雅就写下了她的《小幸福》:
妈妈已经一连好多天没有买糖了,我就像禾苗没有喝到水一样,快要枯萎了。我再三提出了自己的申诉,可都被妈妈以充分的理由驳了回来,我束手无策。终于在一次测试中我得了满分,这才换来了妈妈给我买糖的机会。吃着甜蜜蜜的糖果,我觉得我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了。
朴实的语言,看似并不太贴切的比喻,却让我们读出了孩子内心最真实的想法,这样的文章有情、有趣,充满了灵性。
(四)给“自信”
新课程标准关于评价提出了新的理念,评价的目的是为了学生更好地发展。提出“实施评价,应注意教师评价、学生的自我评价与学生间互相评价相结合”。对学生的写话评价更应注意保护孩子积极性。所以我十分重视习作后的交流与展示,让习作交流中所产生的成功感,持续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给予学生写作的自信。
1、情感符号批改,分享学生的快乐。
学生的大作我采用“情感符号批改法”进行认真批改:画只眼睛,表示学生是火眼金睛,善于观察;画只大拇指,表示学生很能干,善于把动作描写清楚;画对翅膀,表示学生很会联想,拥有丰富的想像力;画个问号,表示再仔细想想,可以改一改吗?画张笑脸,表示老师和学生共享了习作的快乐。
2、小题大做,充分享受成功的喜悦。
为了让每个学生都有展示自己写话成果的机会,我建议在四人小组中开展“寻找闪光点”的评议活动,还鼓励学生回家读给爸爸妈妈听,让他们分享习作的快乐。
在一切为了学生的教学观念下,我们的习作教学更注重学生个体的真实体验和感悟。低年级的写话就更应该从儿童的视角出发,采取一定的策略来优化写话训练,让孩子在绚丽的习作天空涂上自己心中的那一抹蓝。同时写话也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要一环,是习作教学的起步。所以低年级的写话教学就是整个习作教学的根本,更应该体现“以生为本”的优化写话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