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浅谈如何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钟晓艳)

(2014-04-03 10:47:24)
标签:

个体

科学

实效

成一定

新课程

分类: 教学随笔、体会

浅谈如何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

 自贡市蜀光绿盛实验学校     钟晓艳

 

    在我国目前进行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从新课程标准的制订到实验教材的编写,都倡导自、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方法。随着课改的深入,课堂教学的组织形式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于是,原本“安静”的课堂一下子就“热闹”起来了,以小组合作为代表的合作学习被教师们广泛采用。教师从讲台上走了下来,不再“居高临下”,师生之间的距离拉近了,学生也动了起来。小组合作学习是以学习小组为基本单位,多方调动课堂内各因素之间的互动,共同达成教学目标的学习形式。其实质是提高学习效率,培养合作品质。然而,教师在操作过程出现的最突出的问题是“流于形式,缺乏实效”。那怎样才能有效提高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真正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呢?在这次的外出培训中,杜郎口中学的专家和昌乐二中的老师精彩的讲授,让我获益匪浅。

    科学组建合作学习小组学习小组是小组合作学习的基本单位,它建构的是否科学,关系到合作学习效率的高低。我们传统的分组有三种方式:按照天然座位分为四个大组,或再细一点把四个大组切分成八个小组,更细一点就是在四个大组的基础上前后桌四人为一组。这样的组别不适合进行新课程的小组合作学习。因为传统的座位编排重要是以下因素决定的:学生的身高,男女的搭配,守纪的程度,视力的好坏等。新形势下分组要打破常规,按照“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原则进行。即每个组的成员都有高、中、低三个层次的学生,而且各组之间必须大体持平。这样做既有利于小组之间的公平竞争,又有利于小组内成员互补互助。为以后的小组合作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精心选择合作的内容小组合作学习固然是一种比较好的教学策略,但也不是说它普遍适用于各种情况。有的目标可以通过学生自己的学习达到,没有必要再去合作学习;有的只有学生自己完成才能收到好的效果,采取小组合作的方式反而不利于达标。这些都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来确定,千万不能过于追求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而忽视了对其内在的需求。一般来说,只有那些重点目标,难点目标,高层次目标或不适合学生个体达成的目标,才有必要采取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

   重视小组学习过程的组织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教师一般是安排一定的合作程序,要求学生彼此合作,以保证小组成员进行高效的学习。只有学生具备了一定的合作技能才能顺利地开展合作学习。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指导学生合作学习的技能。预习时小组内各成员都要提出自己的疑问,然后逐一商讨,把不能解决的问题汇总,以便在课堂上交流。针对课堂上的问题和任务,小组内先互相交流,再派代表陈述。发言时要轮流,不能由少数人垄断。课后集体性作业先独立试做,疑难之处互相讨论解决。无力解决时派代表询问老师,再对小组成员讲解。作文写好后在小组范围内多方修改、润色。读书心得互相交流体会。教师要创设情境,促使学生在实际锻炼中学会如何与他人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养成合作学习的习惯。如在开始运用小组合作学习策略时,多布置集体性作业,使学生不得不学习运用合作技巧来解决问题。小组内的组长、记录员、监督员等各种角色应定期调换,使学生在形成一定的合作习惯的基础上培养全面技能。

    要积极参与,及时指导。除了事先宣布合作规则外,在很多情况下,教师必须对小组的合作学习进行现场的观察和介入,为他们提供及时有效的指导。比如:小组活动开展得非常顺利时,教师应给予及时的表扬。对小组的任务还不清楚时。教师要有耐心,向学生反复说明任务的内容及操作程序。小组讨论的声音过大,教师可以抽取小组中的一人作操音监督员,或让这组学生的位置互相移动一点。如果小组讨论接下来声音小多了,教师应及时返回去表扬。

    进行科学的评价。评价要面向小组。学生小组讨论后,老师根据巡视和组际交流的情况,对认真讨论、发言完整正确的小组进行表扬;对不够认真、意见零散的小组提出希望,增强了小组的集体凝聚力,培养了学生参与、合作等现代意识。

    评价要多形式。针对高段学生的年龄特点,建议运用各种表扬机制使他们体验成功。除了平常的加分制外,还可以设立了金、银、铜牌奖,由老师和同学一起评出。获金牌的在全班交流经验。这样,引发了小组展开竞争,这种竞争调动了每个学生的积极性,促进了小组成员间的团结协作。

    评价要全面。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对于一些有独特见解的学生,要给予积极鼓励和赞赏。在学习中出现的认真仔细的学习态度、团结协作、相互谦让的精神、虚心听取别人意见的好习惯,也要及时的进行表扬。

迷茫于新课改的我们,慢慢已经找到了航灯,虽然已是春风拂面,但脚下却是荆棘万千。在创建高效课堂的道路上,我们会继续努力。我们将迈着坚实的步伐,勇敢、坚强地走下去。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