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杨筱艳

(2012-06-05 11:20:10)
标签:

小学语文

教育

分类: 教学随笔、体会

小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

杨筱艳

语言是人们交际的重要工具,语文是学好其他学科的基础。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是落实语文教学目标、推行语文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因此,对于口语交际课程的教学策略进行深入探讨和体验有着积极而深远的意义。

通过本次的外出学习,我对小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有了新的认识。
       
一、立足课文内容,奠定交际基础
        1
、善于朗读,学会倾听。倾听,字典上的含义是细心听取,即要求学生在听的过程中持有谦虚的态度,明确说话人的意思,并及时回应,以培养良好的倾听习惯,具备出色的倾听能力。
       
小学语文教材都是文质兼美、抒情性很强的文章,教学中,让学生以多种方式朗读课文,不仅能使学生从中感受祖国语言文字的美,还能提高朗读能力,学会文明用语。
        2
、勤于思考,学会联想。中国书法中有一种枯笔艺术创作手段,它讲究留空,使实中有虚,造成笔断意连的艺术效果。教师在教学中可借鉴这种方法,讲课时利用空白,或省略,或质疑,给学生以驰骋想象的空间,而后让学生说出空白内容,即可达到口语训练的目的。如《在大海中永生》一文的第二节:飞机在高空盘旋,鲜花伴着骨灰,撒向无垠的大海。大海呜咽,寒风卷着浪花,痛悼伟人的离去……”教学时可让学生讲一下省略号的作用,然后联系上下文朗读并思考:这样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学生思维活跃,张开想象的超脱,思维开阔,一语中的,效果优良。
        3
、注重模仿,学会迁移。有模仿才有创造。学生在朗读的基础上,可以模仿文中某些句式或片断的结构方式进行说话训练。运用这种方式训练,可以使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开动脑筋罗纳外部材料,丰富交流内容,创造优美句段。如讲《妈妈的爱》说说《老师的爱》,学生就能出语惊人,创造出老师的爱是冬天的火……”老师的爱是温暖的毛衣……”老师的爱是夏天的清泉等优美的句子来。
       
二、创设交际情境,拓宽交际内容
       
生动、逼真的情节极富感染性,能够调动学生内在真实的情感体验,教师要善于以生活展现情境、以实物演示情境、以图画再现情境、以音乐渲染情境、以表演体会情境、以语言描绘情境,让孩子在如诗如画的情境中交流,接受美的熏陶。
        1
、借助媒体,激发兴趣。教师在教学中,依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心理特征,自觉创设多元的审美情境,把优美轻盈的背景音乐及与课文密切相关的影视图像等有机结合,都会使学生产生良好的审美心境。
        2
、角色表演,注重体验。表演是儿童喜闻乐见的一种学习方式,有利于调动儿童多种感官的参与学习。表演也是儿童再创造的一种形式,儿童在表演中入情入境入理,人格也会得到升华,美好的憧憬和创新的火花会不时闪现。《狐狸和乌鸦》、《小鹰学飞》等课本剧的表演,能使学生懂得做人的道理,增强生活的信心。
        3
、畅所欲言,评论争辩。学生是课堂的主人,教师要引导学生挖掘课文潜在的可辩因素,组织开展别开生面的辩论机会,给学生创造大量的交际情境,或再现一画面,或听一社会现象,让学生自由评论,使课堂充满挑战的活力和生命的气息。在《如何花压岁钱》辩论会中,学生能抓住对方辩手的观点,针锋相对,各抒己见,表达水平可见一斑。
        4
、合作探究,自主实践。合作探究自主实践方式是富有个性和创造性的方式。教师要引导学生有计划地开展他们喜闻乐见、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如讲故事、演讲、背诗、辩论赛、绕口令比赛等。只有构建和谐民主平等交流的语境氛围,加强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过程,才能使学生全员参与,并在动态的口语交流实践中反复经历、体味,提高思维的敏捷性、逻辑性和语言表达的规范性,逐步形成良好的语言习惯和交际态度。   
       
三、优化评价方式,增强交流动力
        1
、巧用激励语言,活跃学生思维。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过:教学艺术的本领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诸如老师相信你勇敢的孩子一定会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你真了不起,能这么敏锐地发现对方观点的正误等等正面评价的语言激励孩子,能促使孩子的心理经常处于一种追求创新的状态。
        2
、学生自主评价,增强交际信心。培养学生自主评价的能力,要侧重引导学生对自己、他人在口语交际过程中的语言、情感态度进行评价。在评价过程中,学生的听说能力、合作意识得到了发展,也增强了学生交际的信心。如口语交际《招待客人》学生表演后评价:他们表演得真棒,我平时招待客人也是这样的,我从表演中感受到他们真是懂事的孩子,我也想让他们到我家做客!学生如此自信,妙语连珠,教师欣喜地看到了学生语言表达的进步。
       
总之,在口语交际过程中,交际双方是互为主客体的对话关系,只有创设一定的情境,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才有利于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使学生逐步养成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叶英
后一篇:杨菊洁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