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培养学生互评互改习作的能力(论文)

(2013-05-22 19:12:25)
标签:

论文

分类: 2012小课题总结性资料

培养学生互评互改习作的能力

赵向红

  对语文老师来说,作文教学最大的包袱就是作文批改。许多老师花大量的时间、精力对学生的作文精批细改,然而,“学生写,老师改,写完改完一边甩”,学生往往对老师的辛勤劳动不大理睬,无动于衷,上次作文的毛病,下次作文照犯。而部分教师在作文教学中也存在着重视“教作”而忽视“教改”。有的教师认为,作文作文就是教学生怎样作文。学生懂得了怎样作文,自然就明白怎样修改。有的教师把主要精力用于应付检查上,又是改正错别字,又是修改病句,甚至学生作文条理不清楚也给理清了。老师做到了认真批改,但是有没有效果,或者效果好不好,认为不是自己考虑的问题。针对以上现状,我们迫切需要大胆探索有效的作文批改之路。在学习前人的有效经验的同时,我们需要大胆探索,不要怕困难,不要怕失败。

 叶圣陶先生曾这样说:“学生作文教师改,跟教师命题学生作一样,学生处于被动地位。我们思考,能不能把古来的传统变一变,让学生处于主动地位呢?假如着重培养学生的评改能力,教师只给引导和指导,该怎么改让学生去考虑决定,学生不就处于主动地位了吗?养成了自己改的能力,这是终身受用的。”评改是“教”的重要活动,“教是为了达到将来不需要教”,评改则是为达到学生将来能够独立自改。一个学生如果没有养成修改的习惯,也就是谈不上形成写作能力。写作能力的发展只有在不断写,不断改,不断提高的要求中跃上新的台阶。

学生评改能力的强弱是独立写作能力高低的重要标志,甚至可以这样说:不会评改习作不能算真正学会写作。一篇优秀习作的诞生,往往是经过反复修改,字斟句酌得来的。古人云:文字频改、工夫自出。我认为要提高学生习作的能力,学生不但要从指导习作中学习,更应从修改习作中学习,特别是在互改互评中学习。因为学生在互改互评中可以发现不足,寻找差距,在互改互评中汲取别人的优点,取长补短,相互促进,不断提高,培养学生自己改的能力,这是终身受用的”。叶圣陶先生早就指明,学生“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自能作文,不待老师改。”另外,新课程中对于学生习作的要求是“修改自己的习作,并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做到语句通顺行款正确,书写规范、整洁。”

  因此,通过近一年的课题研究,我认为培养学生互评互改习作的能力,既能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又能将老师从大量繁琐的作文批改的工作中解救出来。我是从以下几个步骤实施的:

一、激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培养学生修改自己作文的能力,关键是要激发学生修改自己作文的兴趣。要想引起学生自改作文的兴趣,给学生讲一些古今中外文学家反复锤炼、修改文章的故事,如“推敲”的故事,讲述唐朝的人贾岛“二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的佳句,美国作家海明威不顾体残多病先后多次修改《老人与海》的传说……通过听故事学生对修改有了感悟认识,有了学习的榜样,学生就会对修改产生冲动。让学生懂得文章写完后反复修改,不但能使文章更加完美,真正放射出作品的诱人光芒,给读者以美的享受,更有利于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并通过自身的努力而获得成功,从而感受到学习的欢乐,激发奋发向上的动力,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动机。教师应给学生自改作文展示的机会,让作者和读者反复品读、比较,感受自改与互改作文带来的喜悦。

二、传技法

修改作文的能力和习惯,是在长期实践中逐步形成的,要想让学生能够顺利的修改自己的习作必须上好作文修改指导专项课。培养学生认真修改自己的作文的习惯,不仅可使文章质量更好,而且能培养学生办事严肃认真的习惯。
1
、修改错别字和错误的标点符号。
   
我们首先开展了“有趣的标点符号”的游戏。上课时我在黑板上写出了: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然后让学生读这句话,学生读法不同。有的读: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有的读: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有的读: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我们还让学生读同学中不加标点符号的作文,学生读得气喘吁吁,听的学生乐得前仰后合。这些有趣的活动让学生们意识到了标点符号的重要。然后发给每小组学生一篇作文,让学生找出错字和别字,以及用得不恰当的标点符号和缺少标点符号的地方。学生通过有趣的标点符号游戏,和互批互改作文,知道了作文时要正确使用加标点,标点运用更加准确,作文中的错别字大大减少。
2
、修改句子,做到语句通顺。   
  学生作文中经常出现病句,使得句子不够通顺。作文课上我们开展“挑刺”比赛,学生们找出同学作文中的病句,课上把同学找到的病句进行收集,通过投影出示,然后对典型性的语病进行整理、归纳,然后师生共同会诊、修改。在对诸如“我们要细心听取他人的意见”、 “母亲眼中吐出了两串晶莹的泪”、“操场上立刻马上热闹起来”、“老师的两条腿像两根大柱子”、“对于小时候的我的爸爸总是对我严加管教”、“父母把我一把屎一把屁地喂养大”等不乏谐趣的“精典”病句的修改中,不单只带来了笑声,活跃了气氛,增添了兴趣,更重要的是增强了同学们与语病作“斗争”的自觉意识。

三、教方法

教师要教给学生修改作文的方法,使学生会修改。教师的示范,不光只体现在批语上,对修改符号也要统一,给学生一个很好的示范,使他们终身受用。如果教师在评改作文时使用的修改符号不统一,学生在自改时,也会常常套用教师的批改符号,因此不规范。要求学生不但要学习叶圣陶、欧阳修等古今著名文学家严肃认真、一丝不苟修改文章的良好品质,而且能运用修改符号修改一段话。故此,教师要以这些修改符号来规范学生,不断强化,熟练运用,统一要求。除了用书本上的一些规范符号外,还可补充一些学生易懂的修改符号,如“————”表示句子有毛病、“……”表示好词句等。让学生明确这些符号的特定意义后,学生在批改中就可标上这些符号,再加上启发性批语,让学生动脑、动手去修改他人的习作,逐步形成修改自己作文的习惯。
、反复读

     读作文,其实是推敲的过程,也是欣赏的过程。学生读同学的作文与读自己的作文的感受是截然不同的,读自己的作文,通常是“当局者迷”读别人的作文是“旁观者清”,读自己的作文常常带有主观色彩,读别人的作文比较理性、冷静、客观。曾经我让学生自己读自己的作文,哪知,大部分学生把自己的作文读得一溜烟,一目十行,自己觉得很通顺,并且很满意,基本没有发现自己的不足。但是我让他在我面前认真读事,自己就发现有哪些不通顺的地方,有哪些错别字,找了出来,并加以修改。基于这一点,每次学生习作完后,我至少让他读三遍。而学生读别人的作文,效果就不一样,很容易发现问题,也容易认识到别人的优点。读,可以分为两个步骤,先整体读,再精读。在整体读中,看这篇作文是否符合作文要求,内容是否具体,感情是否真实,中心是否明确,想象是否合理,情节是否怪诞。书写是否工整。精读,通过精读,是找出文章批改的突破点。看语言是否通顺、简练、准确,看这篇作文条理是否合情合理,在这篇作文中运用了哪些写作方法,如果是写人的作文,让学生在精读的过程中让学生去发现作文中哪些地方运用了比喻、拟人、对话、衬托等手法来表现人物的性格特点,如果是写事的作文看是否交代了时间、地点、人物叙事是按时间顺序、事情发展的顺序。,过读通读作文,可以留给自己一个十分清晰的印象。明白这篇作文到底是写的什么。

 、仔细找

     找,是让学生找出别人作文中出现的问题和缺陷,鼓励学生多发现优点。在找的过程中,先找“字”,“字”主要是错字和别字、漏字,学生在写作文时,容易写错字或别字,在句子中还容易漏字,而让自己找自己的错字、别字学生很难觉察,所以让别的学生来找就很容易发现。再找作文中用得词不达意的“词”。有的学生很喜欢在作文时喜欢运用平时积累的一些词语,在作文中词语常常有堆砌的现象,还有用词不当、用词不准的想象,学生在批改的过程中去发现别人的词语是否运用得不合理的情况,及时用修改符号进行修改。再就是找出文中的“句子”,学生在写作文时,语句时常颠三倒四,导致表达的意思不清不楚,让人读起来不知所云,如学生作文“我看见了一个山,从中流了很多的水”从这句话中,很明显看出,量词用错,而且句子也不知是什么意思,找出类似于这种的句子这样的的病句句子加以修改,还原其本来的意思。最后修改选材,做到符合题意。各小组学生在修改作文前,先回顾写作要求,然后针对作文要求检查要修改的作文是否符合题意。例如:在修改《我喜欢的一种游戏》时,作文的要求是:写清楚游戏的过程,表达自己的喜爱之情。针对习作要求学生在互改时说到:“你的作文不符合题意,题目要求写一种游戏,你写了两种。”还有的说:“你怎么写了三种游戏”;还有的学生说:“你只是写了游戏的经过,没有写出喜爱之情呀?”学生通过这样的评改能够知道如何怎样做到符合题意。

六、|公正

评,是学生对这篇作文的一个总体评价,多鼓励学生以欣赏的眼光评价别人的作文,发掘别人的优点。对于别人的不足,应该以婉转的语气提出,这样便于别人接受。另外,本人对于同伴的评价做出反馈,交流。如学生在写父母的爱这篇习作时,杜新月写的作文是《眼睛》,小组互评互改时,刘镕玮评到:“简朴的语句,使你的作文有了与众不同的地方,但有一点不好,你的作文没有把妈妈那双眼睛写仔细,我从你的作文中可以得知,妈妈的眼睛是由于疲劳而变得不一样的,你还应该在你的作文里添上几句感谢妈妈在你得病期间读你多么好的照顾,要知道,你的妈妈宁可失去她那双好似黑珍珠的眼睛也不愿让你难受,可知你的妈妈有多爱你。”评语洋洋洒洒写了半张纸,杜新月回馈到:“大师啊!你的评价科真是又多又准啊,极度感谢。”这样,学生就能在愉快的氛围中互相学习,取长补短。

七、勤反思

,是互批互该改中很重要的一个环节,常言道“知己知彼,百战不贻”,看了别人的作文,发现了别人的作文的缺陷和优点,就要进行思考,首先思考别人的作文,这篇作文是一篇优绣的作文,还是一般的作文,还是一篇比较的差的作文,是优秀的作文,它的优点在什么地方,是比较差的作文,它,差在什么地方,把自己批改的作文进行一个回顾和小节,同时要进行自我反思,想想自己的作文有没有具有别人的优点,如果有,就要求在今后的作文中继续发扬,如果没有,就要学习被人的优点,在自己今后的作文中,如何恰到好处地加以运用。如果是一篇比较差的作文,也要对照自己进行反思,“别人不好的地方,我是不是也存在,在自己的作文中如何改掉这些毛病,怎样把自己的作文写得更好”。“我通过批改别人的作文,我有哪些收获?”这些,都要求学生进行反思。学生把自己的反思写下来,如学生的反思“我看了冬冬的作文,他的语言优美,运用了比喻句、夸张的手法,来写出人物的性格,我要向他学习,不过,他的错的开头没有新意,结尾也很突然,还有6个错别字。”通过这样一种回顾、反思,学生在自己的作文里就会达到“扬长避短”。

八、再加工

    组内互评互改完毕后,本人一定要阅读组内同伴评改后的作文,认真思考别人修改的是否合理,给你的建议是否在理,如果有不同意见可以在组内进行交流,最后根据组内的意见及自己从别人作文中学到的优点,对自己的作文再进行加工,这样一篇好的作文就诞生了。

通过学生的反复读、仔细找、公正评、勤反思、再加工这五个步骤的批改实践过程,学生为自己学好作文搭建了一个很好的提高作文水平的平台了,同时也调动了学生写作文的兴趣,学生不仅准确的记住了写作文的基本要求,而且对写作文的基本方法掌握得也越来越深刻,对习作的辨别能力、鉴赏能力也有了一定的提高,并具有较高的评价意识,知道在自己以后的作文中应该怎样写,不应该怎样写,自然地也提高了自己的写作能力,因此在自己的作文教学中切不可忽视培养学生互评互改的能力。另外,以前学生的作文,我要先看草稿本,进行大量的修改,然后学生誊写到课堂本上,我要再看一遍,而现在,学生的草稿本组内互相修改,修改过程中我巡回指导,我不再看学生的草稿本了,他们誊写到课堂本上以后,自评、互评完毕后,我再进行评价,大大的减少了我的工作量。

因此,培养学生互评互改习作能力,真是一举多得啊!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分组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