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课堂导入技能的意义和作用

(2017-10-27 17:58:04)
分类: 说课资料

课堂导入技能的意义和作用

一、 课堂导入技能是什么?

      “导”就是引导,“入”就是进入学习。导入技能就是指教师以教学内容为目标,在课堂教学的起始阶段,用巧妙的方法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目的,引导学生积极地进入课堂的学习上来的教学活动方式。

二、课堂教学导入主要作用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沟通

     导入语的“沟通”有两层含义:一是心理沟通。古人说得好:“亲其师,信其道。”有经验的教师登上讲台,往往不匆匆开讲,而是先用亲切的目光和关爱的语言架设信任与理解的桥梁,使学生在心里上接受教师。二是教学内容的沟通。教师根据本节课的教学目的,用简明扼要的语言由旧知识引入新知识,或作与教学有关的介绍,引导学生进入新课的学习。

2、激情

       学生兴趣是直接推动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心理动因,语文课的导入设计必须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为了使导入环节发挥激趣的效果,教师作了精心的设计,布置教室,演示课件,使学生自然入情入境,与课文产生共鸣,激发了他们浓厚的学习兴趣,使语文课堂充满活力。

3、设疑

      亚里士多德说,思维自疑问和惊奇始。好奇心是小学生最显著的心理品质之一,出奇制胜乃孙子兵法之道。打破常规、巧设疑问是语文教学的至高境界。设疑有一定讲究,提出的问题要匠心独具,具有独创性、科学性、规范性。在导入环节中连环设疑,学生的兴趣如久塞顿开的泉水,汩汩不绝。孩子们迫不及待地打开课本,他们渴求了解知识的欲望油然而生,很快就能进入到要学习的内容中去。

4、激情

    “激情”就是激发学生情感,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俗话说,若要学生动心,教师先要动情。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如此声情并茂感人至深的导入,定会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