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诗歌的情趣与理趣

(2017-03-16 11:53:25)
分类: 转载
 诗歌的情趣与理趣

2014年浙江高考诗歌鉴赏题考查了一首南宋诗人徐照的诗《三峡吟》:“山水七百里,上有青枫林。啼猿不自愁,愁落行人心。”问的是这首诗的抒情方法,答案解释为“以理写愁”,很多学生答不上,估计看答案也很难理解。这涉及诗歌的“情趣与理趣”问题。

情趣,重在抒情,唐诗多数充满情趣,比如唐代诗人崔道融的《溪居即事》: “篱外谁家不系船,春风吹入钓鱼湾。小童疑是有村客,急向柴门去却关。“这首诗写眼前所见,信手拈来,自然成篇。所写虽日常生活小事,却能给人以美的熏陶。这首诗勾画了一幅恬静、平和的水乡春景图,特别是那个小孩儿的无限童趣,给读者极深的印象。

理趣,重在说理,以宋朝的诗歌为多,宋诗受理学影响,加上以文为诗的时代风气,重说理而忽视形象塑造。优秀的诗人既能说理,还能重视形象塑造,虽说理,但也形象生动。比如苏轼的《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既有生动的现象,又蕴含哲理。

来看徐照的这首《三峡吟》。

徐照,南宋诗人,家境清寒,一生未仕,布衣终身,喜游山水、吟咏,以诗游士大夫间。这首《三峡吟》的三、四句,并不是写旅途中看到的实景,而是总结一种情态,三峡的啼猿不知道什么是愁绪,只有人才能有此情感,这首诗写的是漂泊在外的行人的羁旅之愁。写猿不是写景,是借猿在说这个道理。

改动一句话,再一比较,就会非常明显。改动如下:“山水七百里,上有青枫林。猿啼随行舟,愁落行人心。”这样,三、四句是写景,写舟中所见,景中见情,愁情毕现。

这是情趣与理趣的区别。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2017.2.27
后一篇:管和不管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