鄠邑区小课题《中小学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效途径研究》开题报告
(2019-12-20 09:50:19)2019年鄠邑区基础教育科研小课题研究实施方案(开题报告)
课题 编号 |
HYKT--19008 |
课题名称 |
中小学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效途径研究 |
负责人 |
王帆 |
所在单位 |
鄠邑区第一中学 |
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我们民族的瑰宝。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体现了我们民族的语言习惯、文化传统、思想观念、价值取向,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的文化沃土,对延续和发展中华文明、促进人类文明进步,具有重要作用。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基础。 然而,当前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令人堪忧。一些不合语法规范、低俗、搞怪、让人不知所云的词语充斥网络, 给规范的汉语言文字带来巨大冲击;一些外国节日的泛滥,冲淡了传统的民族节日,外来文化不断渗透,越来越多的中国孩子开始热衷于外来文化,渐渐抛弃了中华传统文化;此外,拜金主义、享乐主义、重利忘义等价值观正在成为当下年轻人的追求,而民族传统文化中的先人后己、重情重义、拼搏向上等观念正在被丢弃。可以说,许多优秀传统文化正在消失,我们先辈传承了几千年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正面临断层的危险。 习总书记说:“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如果丢掉了,就割断了精神命脉。”党的十九大报告也强调:“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 目前关于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研究还处于探索阶段,面临着诸多问题:教育内容的系统性、整体性还明显不足;缺乏系统的传统文化课程开发体系;师资力量薄弱,教师传统文化素养缺乏;重知识讲授、轻精神内涵阐释的现象还比较普遍等。如何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激发人们的爱国主义情怀,特别是如何在中小学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应该而且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为此,我选择这一研究课题,旨在探索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效途径,将我们的传统文化发扬光大,让我们祖国的优秀文化代代相传,永远熠熠生辉。 |
||
课题名称的界定和解读 |
一、课题名称的界定和解读 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优秀成果的汇聚,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文化思想、精神观念形态的总体。中华传统文化不仅思想深邃圆融,而且内容广博高深,为国人提供了立身处世的行为规范,以及最终的精神归宿。其主要由儒、佛、道三家主流文化组成,还有由此衍生出来的文字、语言、书法、音乐、武术、曲艺、棋类、节日、民俗等。 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以古文、古诗、词语、乐曲、赋、民族音乐、民族戏剧、曲艺、国画、书法等为载体,引领学生学习传承优秀文化,将祖国灿烂文化发扬光大,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从而提高民族道德素养,更好地推进祖国文化建设。 《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强调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传统文化智慧。” 本课题以《语文新课程标准》和中华传统文化的基本内容为指导,依据中学生的成长特点,研究以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为核心,以家国情怀教育、社会关爱教育和人格修养教育为重点,着力完善学生的道德品质,旨在培育理想人格,全面提升中小学生综合素养。促使教师加强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不断地汲取文化精华,提高文化素养,同时不断探索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方法,不断提升理论研究水平,成为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学者型教师。通过研究,总结出指导中小学生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效途径,并用其指导实践,让师生均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者和传播者,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不息。 二、研究内容: 1、调查当前中小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现状,研究分析形成原因。 2、创造性地运用教材,充分挖掘教材的文化内涵,探索在教学中如何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3、召开以传统文化为主题的班会,系统讲授传统文化知识,寻找提高学生的传统文化素养的途径。 4、利用学校环境,研究因地制宜,巧妙地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元素融入到校园环境中,浸润熏陶学生的良策。 5、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通过形式多样的传统文化活动,研究激发中小学生学习传统文化兴趣的方法。 6、尝试开发弘扬传统文化教育的校本课程,为传统文化教育寻找新的载体。 三、研究主体: 四、研究方法: (1)、文献检索法, (2)、调查研究法,(3)、案例分析法,(4)、经验总结法, |
||
课题研究的步骤和举措 |
本课题的研究时间为2019年6月——2020年5月,共分为三个研究阶段。 (一)准备阶段:2019年6月——2019年7月 成立课题研究小组,确定研究方向,搜集本课题研究现状,制定研究计划、设计研究方案。 (二)实施阶段:2019年8月——2020年3月 1、采用问卷调查、访谈等形式对学生进行调查,了解目前传统文化弘扬的实际情况,以及学生对传统文化的掌握程度。 2、对调查结果和课题研究现状进行分析研究,探索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效途径。 3.将研究方案用于教育实践,及时记录研究成果,并对研究成果进行对比分析,不断优化研究方案。 4.筛选出最有效的方法运用到教育实践中去,并在教学实践中不断修订、完善、创新。 5.将收效良好,并且便于操作的有效方法总结出来,推广应用到教育实践中,用以指导中小学生乃至整个民族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三)总结阶段:2020年4月——2020年5月 整理研究过程性资料,总结研究成果,撰写结题报告,教育论文,上报研究成果。 |
||
课题成果的预期和呈现 |
1、 结题报告 2、课题成果的附件
|
注:正文楷体小4号,篇幅控制在A4纸6页的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