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材培训心得体会
(2013-04-08 20:55:14)
标签:
校本教研教育 |
分类: b北塔b北四家b巴图营 |
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材培训心得体会
巴图营中心小学
朱国森
三月六日下午,全市小学一年级教师在北票教师进修学校聆听了一年级数学网络讲座,历时四小时,受益匪浅。
一、新世纪小学数学始终关注的是学生的学习过程,采取“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与应用”的基本形式。同时又提出了情境加问题串的形式,力图从学生喜闻乐见的一个或一组与课程内容有内在联系的情境出发,达到学习数,发展数字。实现数字课程目标的过程。
二、更加重视学习目标的整体实现。
1、注重基本活动经验或基本思想。
2、注重体现“从头到尾”的思考过程。
3、注重在理解的基础上实现对数学概念的掌握和基本运算技能的形成。
4、注重学习兴趣和学习习惯的培养。
从整体看,教材设计上更加丰富多彩,习题适中,层次合理,形式多样。总之,教材力求从学生已有经验出发,体现“从头到尾”的思考过程。进一步拓展了学生的视野,有利于学习兴趣和学习习惯的培养。
学习体会
王 阁
通过小学数学课程标准的学习,使我对新课程标准有了进一步的理解,对新教材有了一个新的认识,获得了教材实验操作上的一些宝贵经验,其中感触最深的是新教材特别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由原来过多地关注基础知识和技能的形成转变为在学习基础知识和技能的同时,更加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新教材的编写从儿童的现实生活和童真世界出发。图文并茂,版式多样、风格活泼,色彩明丽,能吸引学生阅读,激发学习兴趣。因此,面对耳目一新的教材。我们当教师的就应该理解教材目标,明白把握教材编排的特点,选用恰当的教学手段,努力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有利益学生全面发展的教学情境。从而达到激发学习兴趣,使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教学中来。那下面就根据自己对课程标准的理解谈点体会。
一、 创设亲身体验情境,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习的主动性。
心理学告诉我们,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很大程度取决于学习兴趣。因此,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就要用各种教学手段,努力为学生创设一种宽松、愉快、和谐的教学情境,引发学生积极思考,主动学习。新教材中例题,习题的安排都与学生的生活实际非常接近,许多情境图完全可以通过学生实际活动,亲身体验来表现。同时学生也会感受到学习不是枯燥的,而是有趣的。所以教学时完全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采用游戏,表演等实际活动将情景图所提供的内容进一步动作化,情景化,使学生全身心地置身于真实的数学活动情境中,增加实际体验,亲身感受数学,还可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创设情境,使静态的画面动作,抽象的知识形象化,具体化、渲染气氛,创设学习情境。
二、 创设求异情境,感悟计算方法,体现算法多样化。
新教材体现的是算法多样化的教学思想。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鼓励学生大胆思考,用同一个问题积极寻求多种不同的思路,使之有所发现,有所创新。让学生充分暴露和展示思考问题的过程,发表独特地见解。对于学生的不同想法,教师要及时地给予肯定和表扬,使他们享受到成功的喜悦,增强创造性活动的信心。如新教材在编排“9加几”的计算时,注意体现新的教学理念,设计的情境有利于学生了解现实生活中的数学,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这样既培养学生从多方面,不同角度思考问题的能力,同时学生的求异思维也得到了培养。
当然,教学过程中创设情境,培养学生学习主动性的方法是很多的。手段不尽相同。但无论什么方法,都必须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根本,努力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情境。只有这样,我们的教学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从而为社会培养出一代新型人才。
参加一年级数学教材培训心得体会
3月6日我参加了由北票市教师进修学校组织的对全市一年级数学教师的培训,通过观看现场直播内容,使自己受益匪浅,有了较大的收获。
通过参加培训,使我对如何更好地使用好新世纪小学数学第四版教科书有了更近一步的理解,必将对今后的教学工作有较大的促进作用。
本册教科书安排了六个单元,其中数与代数四个单元,一个单元是数的认识,三个单元是加减法:图形与几何的安排是观察物体和有趣图形,还有“数学好玩”“整理复习”和“总复习”。
此次参加培训,亲自听主编的讲解,我体会最深的一点是:学生对于图形与图形关系的认识和理解是通过实物观察、动手操作、想象与交流的过程,逐步积累习得的,因此,在今天的这方面教学中要鼓励学生实际观察身边的物体,逐步建立起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之间的关系,体会从不同方向去观察同一物体所看到的形状可能不同。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