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材培训的体会

(2013-04-04 20:29:49)
标签:

教育

分类: s实验s上园
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材培训的体会
上园镇中心小学  刘爽
    2013年,3月6日,我们担任一年级的数学老师,通过网络培训学习了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材,使我对教材的理解及使用有了更深的认识。下面就是这次教材培训,如何在教学中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谈谈自己的几点体会:
 1、新标准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问题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感情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教材也着重强调了数学要注重情境的设置,数学要与现实生活相结合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认为是非常重要的。数学这门古老的学科它源于人类的生活,本来就是为人类解决生产生活问题服务的,它是人们生产生活中交流信息,解决问题的工具和手段,我们作为数学教育工作者有责任让学生掌握未来公民所必须的数学知识和数学技能,而不能象旧大纲、旧教材那样只注重知识传授,脱离实际生活,忽略实践操作,致使学生在数学知识方面空有屠龙之技,在生活实践中却无用武之地。
    2、标准中强调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数学面向每一个人。我认为这是还数学以本来面目,它让数学这个大众的“伙伴”又回到了大众中,它真的回家了。数学本应是大众的数学、平民的数学,而不是少数数学家的数学,过去的大纲和教材强调学究数学,内容繁、难、偏、旧、教学就是机械训练学生,形成固定的思维模式,扼杀了学生自主探索知识的创造性,造成大多数学生感到数学枯燥乏味,产生厌学畏学的心理,使数学曲高和寡象个冰美人,可望不可及。
3、教材要求教师大胆地创造性的使用教材,首先,我们要真正转变旧的教育观念,教师的思想观念必须适应知识经济和科教兴国的发展需要,坚定地树立以“学生为主体,学生是学习的主人”的现代教学观、培养学生学会积极探索,勇于创新,乐于实践的学习方法,过去老师把教材奉为圣经,把教材当成了教育的全部,虔诚的把教材内容搬上黑板,使大多数学生对数学失去兴趣。叶圣陶老先生有句名言:“教材只是个例子”。这不正是鼓励教师创造性的使用教材最好的解释吗?我认为教师只要把握住教学知识的目标,不要拘泥于教材,大胆的让学生生活实践中去经历、体验、探索数学知识,就是创造性使用教材的最好实践。
 通过这次教材培训,我对教学有一些新的感想和收获,下面结合教学实践谈谈我将如何开展教学活动: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自主探索的兴趣
    教材最突出的特点就在于为学生提供了富有情趣并具有挑战性的数学探索活动题材,设计的内容贴近儿童生活并符合儿童年特征。这些内容蕴涵着许多奇妙的知识,首先采用适当的呈现手段,辅之言语引导,激发学生所学知识的强烈兴趣,例如教学“找规律”时,教材提供了一幅小朋友举行联欢会的主题图,我引导说:小朋友"六.一"就要到来,你会怎样度过呢?想知道我们学校一年级小朋友上怎样过的吗?学生一下子激动起来,兴致高昂地进入了新内容的学习。
二、留给学生时间和空间,鼓励学生创新、发现
    教材倡导的解题策略的多样化,答案不唯一性,就是要促使学生尽快形成探究式学习方式,让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体验,用自己喜欢的思维方式自由、开放地探究、发现从而培养学生探究精神和创新能力,例如,教学“100以内加减法”时,我为学生提供学生材料,确定例题——给出学习建议——小组活动、试着算一算——动用所提供的学具方法——组际交流——全班交流,采用分层教学、整个学习过程都是学生在小组中合作,研究,探究出多种解答方法,培养了学生善于发表自己的观点,学会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三、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在实践中体验数学的奥秘
    教学过程中,教师适当地一些间接经验转化为学生学习“再创造”的实践活动,放手让学生实践体验直接经验,例如,教学“认识人民币”时,我先让学生拿出所有不同面值的人民币学具,展示在黑板上,学生按一定的标准分类后发现:人民币的单位有元、角、分。这时有学生提问:为什么人民币都只有1、2、5、10、20、50……这几种呢?我没作回答,让学生们拿着人民币购买东西,在实践中发觉,不管多少价钱,其数值总能用1、2、5组成,学生的疑问就迎刃而解。
在教材教学中还存在着不到位之处,但我还将在实践中不断反思改进,教材给我们的是高密度,高强度的压力,是全新的尝试,同时也增加了我们学习业务的机会,我将和学生一道伴随着课改成长。

《新世纪》小学数学教材一年级下册网络培训研讨会
学 习 体 会
上园镇炒米甸小学   杨桂鹤
由于我是第一次教一年级,对于透彻了解教材还欠缺很多,而三月六日参加的北师大出版社《新世纪》小学数学教材一年级下册网络培训现场会,对于我来说尤为重要,虽然是在场外,却好像身临其境。
张丹老师说:读懂学生,读懂教材,读懂课堂。想想自己,有时顾此失彼,仍然需要加紧脚步,缩短自己与他人的距离,对于数学教材里各个单元的改变之处,做出了明确的分析,让我们知道为什么会有所改变,这样的改变对于我们一线的教学提供了诸多的方便。关于加减法的算法,列式的意义,也有独到的讲解,在实际的教学中,学生能列出算式,但是不容易说出算式的意义,需要耐心,需要循序渐进。
尤其是教材第13页,书中说淘气解决的是什么问题,先找找8表示的是什么,6表示的是什么,这样分开说明,学生更容易理解。这样说的目的在于学生学习结合生活情境解释算式的意义,帮助学生有条理地思考问题,更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
总之,研读教材任重而道远,我会不断学习,不断进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