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课堂导入研究》开题报告
(2013-09-06 15:19:13)
标签:
教育 |
西安市基础教育小课题研究实施方案(开题报告)
|
立项号 |
2013XKT-XXYW820 |
课题名称 |
小学语文课堂导入的研究 |
|
|
负责人 |
苟 |
所在单位 |
周至县二曲镇东街小学 |
|
|
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1、背景:在课堂教学研讨活动中,我校语文教师多关注学习目标及内容所运用的方法策略,对于语文课堂的开讲导入思考较少。针对语文教师开讲随意或单刀直入不讲究科学性、艺术性等问题(如呆板生硬,缺乏知识的有效衔接;晦涩难懂,消解了课堂的有效生成;简单随意,忽略了学生的认知起点等),我们开展这一课题研究,带动本校语文教师学习和借鉴语文课堂导入的成功经验,结合教学实践,加强对课堂导入原则、功能、方法、类型、技巧性等的研究,积极探索课堂导入的有效策略,不断丰富自身经验,灵活运用技能技巧更好的驾驭课堂,从容施教,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我们开展这一课题研究,想进一步提升我校语文教研层次,提高教师教研能力,带动并促进教师个人教学风格的形成,引领教师队伍的专业化发展。《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活动,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在新课程基本理念下,教师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要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还要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可充分将此理念融汇在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之中,当然也包括导入环节。 2、意义:导入是课堂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个教学环节。课堂导入、新课讲授和课堂总结等是密不可分的,导入的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学习状态。导入得法,可以充分调动起学生的好奇探究心理,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从而顺利地进入课堂学习的最佳状态。因此,重视语文教学过程中的导入,对于启迪学生的思维,打造高效课堂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
|||
|
课题名称的界定和解读 |
1、本次课题的名称为:小学语文课堂导入的研究。 2、关键词:语文课堂 3、课题解读: 语文课堂导入是课堂教学以及其他学科教学活动的起始环节,是在教学活动开始时,教师引导学生进入状态进行学习的行为方式,课堂导入方法是教师传授知识、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和开发学生智力的重要手段。 |
|||
|
课题研究的 步骤和举措 |
1、研究内容: (1)根据单元体系主题的特点,制定不同开讲方法。(2)依据不同文体制定相应导入教案。(3)阅读课和作文课导入方法的摸索与制定。(4)将语文开讲的多种方法,操作可效性进行整理,建立课堂导入模式库。(5)能对本人或他人的导入技能进行评价。 2、主要研究阶段: (一)准备阶段(2013.6-8):成立课题小组,完成课题研究方案的制定,召开课堂开题会,之后进行理论资料的准备和学习期。 (二)实施阶段(2013.9-11中旬):实施课题研究,开展实践活动。具体步骤如下: (1)2013年9月中上旬,通过教师座谈会等形式,了解语文课堂导入的有效性及存在的问题。 (2)2012年10月下旬至11月,参加研究课题的小组成员共同实施、验证、不断修改总结导入的特点及各种方法的可操作性。并归纳特色导入方案,写出随笔、案例、设计、论文等,上传中期报告。 |
|||
|
课题研究的 步骤和举措 |
(3)2013年12月中上旬至于2014年2月跟踪分析,前后对比,取长补短,确定科学有效的导入方案。 (4)2014年3至4月,课题负责人归类各种资料。 (三)总结阶段(2014.5月下旬):对本课题的研究成果及资料进行整理、归纳、总结分析,准备结题申请和撰写结题报告。 3、研究方法: (1) 文献法:搜集利用有关资料,不断完善本课题的研究。 (2) 行动研究法:以行动研究法为主,结合个案研究。并采用案例分析、学生访谈、调查问卷等手段对课题实施情况进行记录。 (3)经验总结法:广泛总结实验教师的先进教学经验和学习经验。 |
|||
|
课题成果的预期和呈现 |
1、本课题研究预期的成果: 2、本课题研究的预期成果呈现形式: (7)语文课堂导入多样方法的优质课件。 |
|||
注:正文楷体小4号,篇幅控制在A4纸6页的范围内。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