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钠、镁、铝单质的金属性强弱

标签:
杂谈 |
分类: 福建省高考必考22个必做实验 |
探究钠、镁、铝单质的金属性强弱
[复习导入]
1.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呈现周期性变化。
2.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原子半径呈现周期性的变化。
3.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化合价呈现周期性的变化。
[思考与讨论]
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的金属性、非金属性是否也呈现周期性的变化?如何比较元素的金属性及非金属性?
引导学生阅读教材P5中的“信息提示”
[投影]元素金属性强弱判断的依据:
1.单质跟水(或酸)反应置换出氢的难易。
2.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氢氧化物的碱性强弱。
3.单质与盐溶液的置换反应。
4.金属活动性顺序。
[设计意图]使学生明确金属活动性强弱的判断依据,为下一步探究确定方向。
[讲述]根据资料卡提示,利用大屏幕上所给出的试剂和仪器设计实验方案探究钠、镁、铝的金属性强弱顺序?
[投影] 试剂和仪器:
钠、镁条、铝片、稀盐酸、蒸馏水、酚酞溶液、滴管若干、小试管、烧杯、砂纸、酒精灯、试管夹、镊子、滤纸
[讨论与分析]请同学们在金属性强弱判断依据的基础上在下面讨论和分析实验方案。
[提问与分析]哪位同学说一下的自己的实验方案?
[分析实验方案]学生有关的实验方案。
方案1:
方案2:
………
从中选出探究学生分组实验的具体方案。
[设计意图]学生缺乏实际探索经验,探索线索需要引导。提供线索后便于开展,有利于循序渐进的掌握探索方法。有助于培养思维的严密性、完整性。
[分组实验]
[实验1]:Na与Mg与水反应:
[实验2]:Mg与Al与盐酸反应:
http://s9/middle/a4c16b76g79eceef41a18&690
[分析]分析探究实验的现象
Na、Mg、Al金属性比较:
性 质 |
Na |
Mg |
Al |
单质与水(或酸)的反应情况 |
与冷水剧烈 反应 |
与冷水缓慢、与沸水迅速反应,与酸剧烈反应 |
与酸迅速反应 |
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强弱 |
NaOH 强碱 |
Mg(OH)2 中强碱 |
Al(OH)3 两性氢氧化物 |
[提问] 以上实验说明了钠、镁、铝的金属性是如何递变的?为什么会有这样的递变规律?
[结论]金属性Na>Mg>Al
[设计意图] 培养亲自动手加强实验能力、培养观察能力和概括能力,从而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分析和小结] 钠、镁、铝的金属性依次减弱。
因为从钠到铝,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依次递增,元素的原子半径依次递减,原子核对最外层电子的引力逐步增强,原子失去最外层电子的能力逐步减弱,所以,元素的金属性依次减弱。
[设计意图]从实验和原子半径理论两方面入手分析钠、镁、铝的金属性强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