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中国·普洱·景迈芒景旅游区策划案例解析

(2012-07-26 17:33:43)
标签:

中国·普洱

景迈芒景

旅游区策划

旅游区策划案例

文化

分类: 景区规划
项目背景

一、项目背景

2006年普洱市委、市政府做出打造“绿三角”(澜沧+孟连+西盟)旅游环线的决定,这条环线上集中了佤山龙潭、娜允古镇、景迈芒景千年万亩古茶园三个核心项目,具有极强的市场培育价值,非常适宜作为普洱旅游目的地建设的抓手项目来倾力打造。

景迈芒景旅游区位于普洱市澜沧县东南部惠民乡。处于普洱“绿三角”旅游环线、普洱和西双版纳之间,距澜沧县城50公里,距普洱237公里,距西双版纳勐海67公里,距西双版纳景洪120公里,是个典型的“引爆式”结合部。

其区内自然与人文旅游资源数量丰富,种类齐全,品级较高,有千年古茶林、民族村寨、帕哎冷(传说)、土著民族、佛寺、金塔、云海、神树、古树、温泉等。其中,有三项具备“唯一性”的资源——万亩千年古茶林、茶祖帕哎冷文化和沙泉知了。整个旅游区具备极高的历史文化价值、生态环境价值、游赏美学价值和抗体养生价值,总体来说,具备茶林山寨风光可游览观赏、茶祖宗教文化可深度体验、民族民俗风情可休闲娱乐、生态环境和康体养生价值可度假养生四方面的资源特点。

在绿维介入该项目之前,该区域已有《惠民?芒景景迈旅游小镇规划》作为指导,但是由于规划性质的限制,没有系统考虑旅游区运营问题,包括未明确项目地的旅游吸引核是什么,旅游产品是什么,也没有从“吃住行游购娱”旅游六要素出发进行景区设施与服务的配套未能解决旅游区开园后游客观赏、娱乐、餐饮、购物和住宿,以及旅游区的收益模式、管理方式等问题。因此,景迈芒景需要一个完整的旅游区开发与运营执行方案,这也正是该项目中绿维所承担的委托任务。

http://www.lwcj.com/studyresut/images/20120723161556952.jpg

二、项目打造思路

(一)项目的吸引核是什么

在茶资源丰富、民族民俗资源多姿多彩的云南地区,该项目地如何脱颖而出,打造出对市场极具吸引力的概念,成为该项目首要解决的问题。经过对当地各项资源的考察和分析,绿维认为神秘的茶文化无疑是最具亮点的资源。于是,项目组结合古寨、当地民俗民风、传说、茶山、宗教、古树、温泉、祭祀文化等,挖掘出景迈芒景旅游区的五大神奇特征和三大神圣焦点(五奇三圣),为该项目做出“神奇景迈芒景,千年古茶圣山”的定位。

http://www.lwcj.com/studyresut/images/20120723161831791.jpg
 
景迈芒景旅游区的“三圣”

http://www.lwcj.com/studyresut/images/20120723161759350.jpg
 
景迈芒景旅游区的“五奇”

(二)如何打造项目吸引核

1. 保护传承兼备的原则

景迈芒景是一个依托万亩千年古茶园的旅游区,区内居民千百年来以茶为生,以茶维系世世代代的持续发展。因此,在此次开发过程中,对古茶园、古村寨、古民俗等的保护与传承大于一切,四所有开发活动的基础。因此,绿维针对该项目明确提出了“四个保护”和“六项传承”原则。

http://www.lwcj.com/studyresut/images/20120723161926706.jpg

四个保护

http://www.lwcj.com/studyresut/images/20120723161933270.jpg
 
六个传承

2. 合理科学的空间布局

上位规划中,虽然按照原始村寨的分布做出了系统的项目设置,但缺乏科学且主题明确的空间布局,导致政府在旅游区建设过程中,无法做出合理的建设指导。因此,绿维在策划过程中,根据道路和村寨的原始分布、各地块的资源特色以及主题方向等,对旅游区做出了“一心、一环、五区”的空间布局。

http://www.lwcj.com/studyresut/images/20120723162018748.jpg

空间布局图

“一心”是指位于惠民旅游小镇的旅游综合接待服务中心。

“一环”是指兼顾合理的游客游览顺序和大坪掌核心古茶林的保护工作而形成的游览环线。

“五区”是指体现温泉疗养、旅游区次级旅游服务中心、拉祜族风情体验功能的沙泉康疗区;将宗教与茶文化相结合来打造的佛掌闻香区;突出茶祖文化、祭祀方式的展示,将民俗与茶文化相结合来打造的茶祖朝圣区;通过古寨风情展示,将养生文化与茶文化相结合来打造的古寨寻踪区;以养生度假地产为主的云中闲居区。

3. 符合需求的产品体系

根据市场需求,结合景迈芒景旅游区的实际资源状况和项目设置情况,绿维为其打造了观光旅游产品、体验旅游产品、休闲旅游产品、度假旅游产品、节庆旅游产品和养生旅游产品等系列产品。并根据产品体系进行细化,为项目地创新设计出“长寿探秘系列”、“祭祀祈福系列”、“千年一品系列”等独具项目地特色的旅游商品。

   创新系统的游憩模式

4. 创新系统的游憩模式

在景区(旅游区)运营过程中,游憩模式设计既能指导运营者的工作,也可以对游客活动做出引导,让景区(旅游区)的核心吸引力通过实际的体验活动,深入地传导给受众群体。因此,绿维对景迈芒景旅游区的项目设置和产品打造进行深入研究,设计了“五寻长寿密码”、“六祭普洱茶祖”和“七品千年古茶”三大系统游憩模式,使该旅游区的核心概念实体化和实感化。

http://www.lwcj.com/studyresut/images/20120723162117354.jpg

五寻长寿密码

http://www.lwcj.com/studyresut/images/20120723162141785.jpg
 
六祭普洱茶祖

http://www.lwcj.com/studyresut/images/20120723162149249.jpg
 
七品千年古茶

三、重点项目设计

1. 惠民旅游小镇游客接待中心设计

绿维提出了“文化地标?旅游门户”的总体打造思路:建筑与景观不仅要有较高的审美价值,也应当充分体现普洱“绿三角”的文化特质和天然“旅游门户”概念,即打造成为“文化地标”式的旅游门户。

在空间布局上,为很好的服务游客并使他们提前对景区有清晰的认知,绿维将主体建筑分为三层,集办公、游憩、接待、解说、购物等多种功能于一体;并依据游客入园游览习惯,对整个室内空间进行合理布局,售票、游憩、集散及购物等空间流线设计明晰;办公区、贵宾接待区分区设置,以避免客流与景区办公人员交叉。

在建筑风格上,项目组结合民俗文化,以傣族、布朗族等当地民族的建筑特点为基础,运用生态建筑设计手法,设计了四套方案,其中方案一得到了甲方高度认可。方案一中,屋顶采用傣族建筑的典型三段式人字形屋帽外形;屋面采用十字坡屋檐,分段迭落,呈现优美起伏的曲线;立面以千年古茶树剪影为意向,作为大厅立面装饰,与景点千年万亩古茶园景点有机呼应;建筑构架则采用现代干栏式,运用简洁、通透的设计手法,将建筑和当地环境融为一体。

http://www.lwcj.com/studyresut/images/20120723162256854.jpg

惠民旅游小镇游客接待中心设计方案一

http://www.lwcj.com/studyresut/images/20120723162305492.jpg 
惠民旅游小镇游客接待中心设计方案二

http://www.lwcj.com/studyresut/images/20120723162313744.jpg 
惠民旅游小镇游客接待中心设计方案三

http://www.lwcj.com/studyresut/images/20120723162332277.jpg 
惠民旅游小镇游客接待中心设计方案四

2. 景区第一道大门设计

这是一处具有景观功能的山门,不设检票门禁功能,仅作为进入景区的标志性景观。我们认为大门的设计应当传神的反映出该景区最核心的旅游价值。而此景区的价值可以从三个层面来解读:一是作为“古茶山”,即作为拥有千年万亩古茶园的古老茶山,主要体现的是物质层面上的价值;二是作为“茶魂山”,即作为拥有普洱茶祖帕哎冷人文遗存的茶魂山,主要体现的历史文化层面上的价值;三是作为“文明山”,即作为以“艾冷遗训”为载体的千年生息不灭的文明之山,主要体现的是一种蕴含了生存哲学与智慧的文明传承的价值。以上三个层面的价值结构中,以第三层面最为核心和最具凝练性。因此,大门设计应当以“文明山”这一价值主题为中心理念,以“艾冷遗训”为主要素材。我们选择用象征着景迈山的景石作为载体,刻上帕哎冷像、七公主像和遗训,来体现人文价值,用树化石的群组小品做装饰,体现景区的古老文化。

http://www.lwcj.com/studyresut/images/20120723162420324.jpg

景区第一道大门设计方案

帕哎冷宫区域景观设计

3. 帕哎冷宫区域景观设计

项目组将芒景布朗族文化园(内有帕哎冷寺)进行改建,并改名为“帕哎冷宫”。主要通过博物馆的方式,集中展示布朗族的文化精髓,体现布朗族迁徙历史、民族文化、茶祖文化,以及与茶相关的其他故事,是游客了解布朗族历史、民俗的高地。功能上具备展示、住宿、会议等。展示是其最重要的功能,主要通过高科技以及实景表演来实现。

该区域的景观设计则从细部切入,以一系列体现布朗文化的景观小品烘托帕哎冷宫的民族氛围,从装饰节点、图案、建筑材料、装饰色彩方面进行风貌控制。参照布朗茶祖祭祀与当地建筑文化,新增入口门廊、图腾柱、景观墙等景观,并对既有景观,如帕哎冷寺、公主亭等景观进行细部改造。

http://www.lwcj.com/studyresut/images/20120723162513886.jpg

帕哎冷宫区域总平面图

http://www.lwcj.com/studyresut/images/20120723162521692.jpg
 
帕哎冷宫区域鸟瞰图

http://www.lwcj.com/studyresut/images/20120723162528928.jpg
 
帕哎冷宫区域核心区景观效果图

http://www.lwcj.com/studyresut/images/20120723162535839.jpg
帕哎冷宫区域局部景观效果图

http://www.lwcj.com/studyresut/images/20120723162544271.jpg
 
帕哎冷宫区域局部建筑改造设计图

http://www.lwcj.com/studyresut/images/20120723162551454.jpg
 
帕哎冷宫区域局部建筑改造设计图

4. 古茶氧吧景观设计

大坪掌的古茶林保存最好,也是游客体验的重点区域。项目组选择大坪掌至茶马小镇之间的古茶林作为游客体验区域,其他古茶林区域以保护为重点。开发区域长度控制在1公里左右,现状为土路穿越古茶林,生物多样性保护较好,主要项目包括茶语步道、古茶养吧。

景观设计方案中,结合古茶林的自然环境优势,设计了4处生态体验区,包括禅宗古茶氧吧、原始古茶氧吧、民族古茶氧吧、自然古茶氧吧。以林中木屋、竹楼、木栈道、茅草亭、砾石路为景观元素与功能设施,最大化地避免了人工痕迹的出现。

http://www.lwcj.com/studyresut/images/20120723162629126.jpg

古茶氧吧局部平面图

http://www.lwcj.com/studyresut/images/20120723162640525.jpg

禅宗古茶氧吧设计图

http://www.lwcj.com/studyresut/images/20120723162659612.jpg 
原始古茶氧吧设计图

5. 茶魂台设计

为更好体现布朗族神圣的祭祀文化,景观设计以茶魂台入口为切入点,并以图腾柱作为景区入口处的亮点景观,同时改造茶魂台祭祀区的功能设施,增设木围栏及仿生座椅。另外规划处结合祭祀活动的景观区和祈福区,目的是展现布朗族祭祀文化的神秘与庄重、给游客增加情景化的景观,达到祭祀茶祖的神圣感,以更好的体现景区植物的多样性。

http://www.lwcj.com/studyresut/images/20120723162723918.jpg

茶魂台设计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