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数学《5.1矩形》说课稿

标签:
教育 |
分类: B12各学科集体备课活动 |
《5.1矩形》说课稿
峙口中学
一、教材分析:
矩形的概念及其特征,是在平移与旋转、平行四边形的概念及特征和判定的基础上学习的,是这一章的重点内容之一。因为矩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而后面要学的正方形又是特殊的矩形,所以它既是前面所学知识的应用,又为后面学习正方形奠定基础,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同时,本节课的内容还渗透着转化、类比的数学思想,重在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观察、分析、归纳、总结的能力。因此,这节课无论在知识上,还是在对学生能力培养上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2、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过程与方法:
(1)通过折叠、动画演示等,探究矩形的特征。
(2)使学生能够有条理、清晰地阐述自己的观点。
(1)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激发他们学好数学的信心。
(2)经历探究、说理的过程,使学生养成科学、严谨的学习习惯。
4、教学重难点:
重点:矩形的特征
难点:矩形特征的灵活应用
二、教法、学法:
教法:
以实验发现法为主,直观演示法、设疑诱导法为辅,放手让学生操作探究。
学法:
三、教学流程:
1、创设情境,引出问题。
新《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开展观察、操作、猜想、交流等活动,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根据教科书的特点和学生的认知基础,我利用四边形的不稳定性,通过电脑演示活动的平行四边形,让学生观察思考:
(1)在变化过程中,这个四边形还是平行四边形吗?为什么?(是,根据两组对边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2)
么图形?(长方形,也叫矩形))
这两个问题的设置,一方面让学生形象地认识到矩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明白矩形和平行四边形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另一方面引出课题,得到矩形的定义。
2、自主探究,发现新知。
作为一名数学老师,不仅要传授给学生数学知识,更重要的是传给学生数学思想、数学方法,因此本环节着力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通过自己动手、动脑来构建数学知识。重点让学生思考以下两个问题::
(1)矩形具备平行四边形的特征吗?
(2)矩形肯定有自己独特的个性?请同学们通过探究发现并表达出来。
1、精彩回顾,温故知新。
想一想:平行四边形具有哪些特征?同时思考在研究平行四边形的特征时,是从哪几个方面观察的?
学生思考讨论后,我出示以下表格,让学生口头填写:
类别 |
边 |
角 |
对角线 |
对称性 |
面积 |
平行四边形 |
对边平行相等邻边不确定 |
对角相等,邻角互补 |
对角线互相平分 |
中心对称形,对称中心是对角线交点 |
底×高 |
用表格的形式复习平行四边形的特征,一目了然,同时,也启发学生用类似的方法探究矩形的特征。
2、观察猜想,获取新知。
(1)矩形是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那么矩形具备平行四边形的一切特征,师生共同把矩形和平行四边形相同的特征进行填写。面积因为小学曾经学过长方形的面积,所以很容易解决。
(2)电脑演示,让学生观察猜想:矩形有自己独特的个性吗?
类别 |
边 |
角 |
对角线 |
对称性 |
面 |
平行四边形 |
对边平行相等邻边不确定 |
对角相等,邻角互补 |
对角线互相平分
|
中心对称图形,对称中心是对角线交点 |
底×高 |
矩形 |
对边平行相等邻边互相垂直 |
对角相等,邻角互补,四个内角都是直角 |
对角线互相平分且相等
|
中心对称图形,轴对称图形,对称轴是经过对边中点的直线,有两条对称轴 |
长×宽 |
学生通过矩形的定义,知道矩形有一个内角是直角,根据矩形的对角相等,可以得出另一个内角也是直角,再利用矩形的邻角互补,就能得到矩形的四个内角都是直角。
对于矩形的对角线的特征,学生知道是互相平分的,即OA=OC=1/2AC,
对称性方面,同样通过动画演示,让学生观察把矩形沿着经过对边中点的直线对折,看到了什么现象?说明它是什么图形?有几条对称轴?
根据学生的回答情况,教师把上表补充完整。
接着,师生共同把矩形独特的个性用几何语言表示出来,即:
∴∠DAB=∠ABC=∠BCD=∠CDB=90º(矩形的四个内角都是直角)
或(AC=BD=2OA=2OC=2OB=2OD)
3、应用拓展,鼓励创新。
设计矩形特征应用的例题。先让学生试试,教师在此基础上进行分析,师生共同完成板书。
如图,矩形ABCD的两条对角线相交于点O,
分析:∠AOD=
B
例题不仅仅是矩形特征的应用,更重要的利用它,进行创新,发现题目中存在的结论,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我设计了以下活动:
让学生观察例题的图形和结果,看看还会有什么新的发现?为帮助学生探究,我把图形做了改变,并设计了以下几个问题:
a、∠AOD=
b、在例题的分析过程中,我们知道△AOB是等边三角形,所以在Rt△ADB中,OA=OB=
如图,在Rt△ADB中,∠BAD=90º,OB=OD,你能说明OA=1/2BD?。
分析:延长AO到C,使AO=OC,
A
这是向学生提出一个挑战,新教材重视学生通过直观的方法发现结论,在此,我先让学生自己任意画出一个直角三角形和它斜边上的中线,测量斜边上的中线和斜边的大小关系,然后启发他们用所学的矩形的定义、特征进行理论说明,得出结论。同时让他们分享成功的喜悦,告诉他们这两个结论是我们千辛万苦推理出来的,以后可直接作为推理的依据。
评价学生的数学学习不仅应关注其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学习的过程;不仅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本环节为学生创设了一个良好的开放探究氛围,学生通过“想、做、说”一系列活动,在掌握知识的同时,使其动脑、动手、动口,积极思维,进行“探究式学习”,
4、趣味练习,评价体验。
巩固练习是学生进一步理解掌握新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智力的关键。练习的过程是一个比赛的过程,同时许诺给获胜队一件神秘的礼物,设下悬念,激发学生的兴趣。
练习设计如下:
(1)快速抢答-大显身手:
1)在下列性质中,矩形有而平行四边形不一定具有的(
(2)推理论证-真才实学:
如图:矩形ABCD的周长为24cm,对角线AC、BD交于点O,如果△BOC
(3)实际应用-风采展示:
现有如图所示的一个矩形操场,请用三种不同的方法把它的面积分成相等的四个部分。
此时,揭晓神秘礼物,送给“数学明星组”的是教师和全体学生的掌声,也让学生为自己喝彩。这样,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另外,学习小组之间的竞赛活动,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同时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5、总结升华,拓展内容。
活动如下:
(1)你能用自己的方式画出四边形、平行四边形、矩形之间的关系图吗?
(2)设计问题“你今天有什么收获?”让学生自我小结,后师总结为:
<</SPAN>一>矩形的定义: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
<</SPAN>二>矩形的特征:1、矩形的四个内角都是直角。
<</SPAN>三>利用矩形的定义和特征,我们找到了两个非常宝贵的结论:
1、
2、
(3)异想天开:(推荐作业)
a、某生活小区为绿化环境
b、思考探究:
你自己画一个矩形,仔细观察后,回答:
有没有特殊的矩形?如果有的话,说出它到底特殊在什么地方?
新课后的学生自己小结,不但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而且还有利于帮助学生理清知识结构,形成知识网络,从而达到对知识的完整认识。推荐作业的布置使学生的知识面更加开阔,链接了生活,给学有余力的学生提供了一个充分发挥自己空间,也为下一节正方形的内容提供了预习方法。
四、板书设计:
定义: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
特征:1、平行四边形的一切特征。
关系:
(这样板书简洁、直观,有层次性;突出了教学的重难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