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郊游》教学设计
(2016-03-17 11:38:33)课题:《郊游》教学设计
|
备课人 |
张 娟 |
单位 |
张黄坡小学 |
审核人 |
|
|
学科 |
音 乐 |
年级 |
二年级 |
选用教材 |
人音版 |
教学设计理念:
以音乐审美为核心,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学生音乐学习兴趣的培养,通过音乐实践活动,展现音乐作品丰富的表现形式,注重学生的音乐体验,注重音乐课堂教学活动的延伸。
教材分析:
《郊游》歌曲为台湾儿歌,旋律平易亲切、朗朗上口,为儿童所喜爱。歌曲描写了儿童结伴去郊游的情景。“白云春风”、“青山绿水”一派春意盎然的景象,“我们大家手拉手”“一同去郊游”,清新明了,首尾点题。歌曲为非规整结构,第一句与第三句完全相同。音域不宽,八度。节奏平稳。曲调围绕sol音进行,具有继续发展的不稳定感,尤其是第二句,进行到la,具有小调意味,更加强了乐曲中部的变化发展态势,但曲调很快回到第一句,稳定的结束到主音上。第二句中的“飘”和“柔”都是一个字四个音,音高要唱准确,声音要连贯。
学情分析:
但是学生有意注意的时间较短,二部轮唱的演唱形式学生第一次接触。因此直接讲解二部轮唱的含义和演唱技巧,学生不大容易理解。所以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主要采用聆听、观察、参与体验、讨论的形式,让学生在玩中学。学生在实践体验活动中,学习本课中二部轮唱的知识,先实践后总结归纳,然后将所学到了理论进一步在生活中应用,从而达到教学目的。使学生在亲身体验中进行有效的学习,保持他们学习的欲望和兴趣,从而提高学习效果。
教学目标设计:
1、情感态度价值观:
2、过程与方法:
3、知识与技能:
在歌曲教学活动中,让学生掌握连音和非连音的演唱方法,用轻柔要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
教学重点:
探索低年级轮唱教学的方法。
教学难点 :
二部轮唱的和谐、准确。
教学准备:
钢琴、多媒体。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
一、情境导入:
师:春天是个美丽的季节,蓝天白云,万物复苏。在这么美丽的春天里,同学们最想开展那些活动呢?(生:郊游)
师:今天老师就带领同学们一起去郊游!(板书课题)
二、教唱歌曲
(1)教师范唱
(2)学唱歌曲
①按节奏读歌词
②小声地跟琴演唱歌词
③歌曲处理
A、第一、第三乐句:歌曲演唱情感坚定有力,声音要有弹性。
B、第二乐句:感受旋律的轻柔,用抒情优美的声音演唱。
⑤完整地演唱歌曲
三、歌曲创编——二部轮唱
1、聆听二部轮唱曲《郊游》示范。提问:同学们听一听,同样是这首歌,他们的演唱形式和我们有什么不同?
(我们是一起唱,他们是一组人先唱,另一组人后唱。)
2、小结:同一旋律先后演唱,形成此起彼伏、连续不断的模仿效果,称为轮唱。请几位同学跟我一起试着用轮唱的形式演唱一遍,大家注意聆听,他们唱到哪我才开始演唱的?
(老师从同学唱到第二小节时开始的)
3、学生分组尝试二部轮唱。
4、提出问题:你们感觉演唱的怎样?我还看到有几个同学捂着耳朵,这是为什么?
5、解决问题:教师指挥,左手第一声部,右手第二声部学生进行二部轮唱训练。
6、刚才咱们轮唱时是同时结束的吗?怎样演唱可以同时结束?
(要同时结束先唱的声部要重复演唱倒数第二个小节)
7、小结:怎样才能唱好二部轮唱?
(节拍要准确,速度要一致;音色要统一;音量要控制、注意聆听别的声部。)
8、小组轮流进行二部轮唱展示,学生互相进行点评。
四、拓展环节
1、歌曲《闪烁的小星星》尝试以轮唱形式进行演唱。
2、歌曲《小宝宝睡着了》尝试以轮唱形式进行演唱。
3、小结:同学们,并不是每一首歌曲都适合用轮唱形式,什么样的歌曲适合轮唱呢?同学们可以进行探讨和尝试,总结出其中的规律。
课后反思:
本节课进行了二部轮唱的创编活动,因此教学设计中去掉了歌表演的环节,这也是对歌唱课教学设计的一个创新。避免千篇一律的打击乐伴奏、歌表演固定模式的创编活动,激发学生的兴趣,更加丰富学生的音乐体验。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