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走进老游戏》综合实践活动说课稿

(2018-05-16 11:10:16)

课题的产生

大家对我手中的玩具并不陌生,看到它倍感亲切,甚至会饶有兴趣的玩上一会。(教师用手中的三个口袋玩几下)这些老游戏老玩具承载着我们童年时代的温暖和甜蜜。

过去的孩子在玩的过程中不仅享受到游戏的快乐,懂得了友谊。本身的灵活性、协调性,竞争意识,群体的合作意识,都在玩乐中不知不觉地培养了。

    “玩,是孩子道德养成的摇篮”,“玩是孩子发现自我的桥梁”,“玩是孩子必需的生活维生素”。玩,在现代理论中,已经被广泛认同。

可是现在我们的孩子游戏情况如何呢?在一起玩游戏的时间少了,游戏的空间小了,亲近大自然的机会减了,甚至学校里流行起玩“粘手”,那样子令人作呕。玩具动手动脑不动窝。孩子素质指标普遍下降。每学期学校都要搞跳绳比赛、踢毽子比赛等,比赛前学生一阵风似的购买、练习,比赛已过就抛之脑后。

另外美国科研人员一项长期的调查研究表明,小时候能够常常进行一些有独创性游戏的儿童,长大后具有更强的解决各种复杂问题的能力。

  玩乐中发展体魄,培育健康的心理,在愉快的玩乐中学习知识,

这比机械地学习会有更加明显的效果。

所以鉴于以上原因又根据我省教科所编发的《综合实践与创新活动》这本教材,确定了《走进老游戏》这个课题。

二、情景设置

出示灯片。

(教师示范跳格子,花样踢口袋,旁边学生围观)。

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我把他们带到操场上。场地上放着一根橡皮筋,一根跳绳,一个口袋,画着几个格子。让学生试着去玩。跳皮筋、跳绳、砸口袋,这些常见的游戏学生能比较熟悉,但面对几个格子,学生面面相觑。一时间,欢腾的操场安静了。

这时我拿起口袋就去跳房子。热烈的掌声过后,学生的眼里流露更多的是羡慕。

我看火口已到,就说“孩子们,老师的童年就是伴着这些老游戏度过的。那时虽然没有电脑,没有电动玩具,但是我们却非常快乐,因为我们有许多许多好玩的游戏。你们愿意走进老游戏,体验老师童年的快乐吗?”这样就和孩子们一起确定了《走进老游戏》这个活动主题。

三、活动总目标

综合实践活动是一种以学生的兴趣和直接经验为基础,以与学生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类现实性、综合性、实践性问题为内容,以研究性学习为主导型学习方式,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及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为主要目的的实践性课程模式。它具有强烈的综合性。我从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确定了活动的总目标。

(出示知识目标的灯片)

知识目标主要是

学生通过自主调查,了解身边老游戏的种类,认识运动的重要性。学会老游戏,梳理老游戏的玩法,能把它介绍给别人,快乐地活动。

能把《三字经》、《弟子规》、《日常生活歌谣》等规范守则,以及古诗文在游戏中自觉诵读。

在整个活动过程中了解和体验研究的一般过程,学习掌握收集、调查和归纳信息、整理信息的方法,能创编简单的新游戏。

(出示技能目标的灯片)

技能目标主要是

通过引导学生开展这个实践活动,学习制定活动计划、自觉参于实践活动,初步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同时通过不同的方式展示与交流,培养学生合作、交流、分享的态度与能力,勇于创新的精神和实践操作能力。

(出示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的灯片)

在实现知识目标和技能目标的同时,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也得到了提升,激发学生爱运动、爱探究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与他人学习交际时彬彬有礼、认真倾听的良好习惯和协作意识,体验运动的乐趣,学习的轻松,激发学生更加热爱生活。

四、整体思路

(出示整体思路的灯片)

活动的整体思路是

1.走近老游戏,了解老游戏。

2.走进老游戏,学玩老游戏。

3.剖析老游戏,发现问题,及时调整。

4. 把老游戏赋予新内容,展示交流。

5.走出老游戏,创编新游戏。

6.开发“快乐游戏,古韵留香”的课程资源。

7.活动体验,把丰富多彩的课余生活写成作文。

五、活动中的重难点及应对策略

    学会老游戏,把它们赋予新的内涵,并在日常生活中实践,体验运动的乐趣,学习的轻松。在活动过程中发现老游戏中不健康的或与不符合时代发展的因素,及时删除或调整。

六、活动过程

这次活动历时两个月,分为准备、实施、总结三个阶段

(出示活动三个阶段的灯片)

(一)准备阶段

首先学生根据各自感兴趣的问题,交流整合,自愿结成小组,并确定小组主题,制定了活动方案。

(出示学生制定的四个活动方案的一幅照片)

 玩具的话题(玩具组)。

家长对玩的看法的调查(调查组)。

我们喜欢的游戏调查(心声组)(见表格1)。

老游戏又回来了(游戏组)。

(二)实施阶段

〔出示“(二)实施阶段”的灯片〕

这是活动的重头戏,大概用一个半月。

1、活动目标

主要是让学生初步学会设计调查问卷,引起人们对小学生“玩”的关注。

初步学会简单处理信息的方法。

能根据访谈所得提出针对性的问题和建议。

自制玩具、自编游戏,充分发展学生动手动脑能力,并学会创新。

玩爸爸妈妈小时候的游戏,与父母更好地沟通,体验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各小组资源共享,激发学生诵读兴趣,减轻学生平时的课业负担,开发“快乐游戏,古韵留香”课程资源。

2、活动流程

(出示活动的三个过程的灯片1)探索与展开

2)调整与深化

                            3﹚拓展与创新

1用三周的时间对老游戏探索与展开,四个小组分头行动。

问卷调查组

首先设计调查问卷,

然后对67名家长进行调查,

师生共同统计问卷,

(出示共同统计问卷的照片灯片)

最后撰写简单的调查研究报告。

玩具组

首先走访玩具店调查玩具的价格及什么样的玩具最受孩子欢迎?

其次进行组内讨论:

a.为什么中国传统玩具离我们越来越远?

b.我们究竟需要什么样的玩具?

第三奇思妙想见行动:

(出示自己动手制作玩具的照片)

旧玩具新玩法,自己动手制作玩具

第四访问家长,最喜欢让孩子玩什么样的玩具?

最后写出自己的收获和感受。

(出示一幅学生写的感受的照片灯片)(出示一幅学生写的感受的照片灯片)

游戏组举动各大

首先通过各种渠道,了解老游戏,走近老游戏。

(出示向家长了解老游戏的有图示、有文字的资料照片)

然后再进行整理可以写成小说明文,也可用录音、画图等方法。

第三梳理老游戏的种类(见表格3)。

(出示统计“老游戏”统计表的照片有学生的字迹)

第四步学玩老游戏

在教师的引导下,让游戏小组的同学去通过各种渠道学会玩老游戏。

(出示一张建军教学生学游戏的照片)

第五写出自己的收获或看法。

“心声组”将“我们喜欢的游戏”调查梳理成报告,来表达孩子们的心声。(可以结合表格1说明).

(出示学生的统计表以及撰写的调查报告的照片)

  2)三周的探索与展开之后,

我就利用了一节课的时间进行调整与深化

(再次出示三个流程的灯片1)探索与展开

2)调整与深化

                          3﹚拓展与创新

各组将前期实践活动进行汇报,通过展示作品、情境模拟、节目串演、图片、数据、表格、论文、调查报告及谈论活动中遇到的困难等形式唤起学生对过程的回忆,这是一次自我回忆、内化的过程。

(出示王宁汇报玩具店采访情景的照片)

这是王宁同学汇报他们小组在玩具店采访时的照片 。他声情并茂地朗读了参观访问记,让大家了解即使访问的经过,知道各种玩具的特点及同学们的喜好。

(出示孙玉梦读调查问卷的照片)

这一组对67名家长进行了问卷调查,回收了56份调查表,从家长所填的情况来看,有50%的家长对小学生的“玩”有不同的看法,所以他我们准备从网上书上多查找些资料,建议开一个全校性的家长会,进行一次“玩”的专题讲座。

(出示裴海涛一家三口共同游戏的照片)

    看,一家三口其乐融融。海涛高兴地说:“通过这次玩爸爸妈妈小时候的游戏,我和他们成了好朋友了。”

    还有的同学得意地向大家介绍自制的玩具。

各小组汇报得津津有味,之后趁热打铁,比较新老游戏的异同,写出简单的体会。

引导各小组讨论发现新问题:如有的老游戏虽然新式活泼,但是内容不符合时代发展,缺乏新意,有的内容不够健康等,进而生出的新的小课题,调整活动策略,确定下阶段活动重点,重新分组,深入后期活动。

(出示重新分组的灯片

赋予新内容,改编老游戏。(改编组)

继续开展自制玩具,自编游戏活动。(自制组)

快乐游戏,快乐诵读。(诵读组)

为“玩”的主题讲座在充分准备。(全体师生)

创编新游戏。(自编组)

有改编组、自制组、诵读组、自编组,各有分工。

3)拓展与创新

综合实践活动的在于实践和创新。根据在“调整与深化”环节中发现的问题、制定的策略,大家集思广益,积极行动。如,改编老游戏,丰富老游戏;自制玩具,编成游戏;摸索在游戏过程中诵读古诗文的方法;创编新游戏等。目的是使学生玩得更高兴、更健康、更有意义。

例如:

(教师出示实物)我们把拍画游戏改编一下,使我们在玩的时候也能巩固识字、积累词语或古诗等。

(出示一张编花篮、拍手、体育课上做游戏的组合照片)

有的老游戏在玩的时候适合背诵古诗文,可以在玩的时候背诵,既锻炼身体又积累知识。如“编花篮”适合背诵古诗词,“对对拍”适合背诵《弟子规》等。

有的儿歌游戏的歌词太陈旧,我们把它改编新童谣。

有的老游戏虽然挺好玩儿的,就是不够环保,我们把它改编一下。

(出示礼仪拍手新歌或规范新歌)

我们把规范守则等编成儿歌,在游戏的时候诵读,随时可以规范我们的行为,有效果又不枯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