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碳酸饮料》综合实践活动案例
(2013-10-15 14:10:59)《走进碳酸饮料》综合实践活动案例
一、活动设计理念
综合实践课是着眼于生活本身的课程,针对综合实践课标的设计理念,整合各学科知识,进行综合实践学习已成为现在和今后世界教育发展的一个新的特点,也是美术课程应该具有的特征.教师可以更大限度的发挥创造性,设计出有趣多样的教学活动设计,贴近学生在各科所学到的知识及生活经验,以学生的问题和兴趣出发,在活动中掌握比较,探究,合作的学习方法,使学生形成对身边世界的兴趣,培养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多元学科不同领域的综合运用能力.
二、活动主题产生的背景
碳酸饮料是夏季饮品中的宠儿,深受大众的喜爱,特别是年轻人和学生。随着气温的升高,喝碳酸饮料的学生越来越多。本次活动意在以学生熟悉的碳酸饮品为例,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对碳酸饮料进行关注,进行研究,使儿童在调查、制作、思考中了解社会,学会生活,热爱生活,提高对生活的能力。引导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往往可以从捕捉学生的喜好开始,对学生的日常行为给予更多的关注。小学四年级的学生已具备一定知识和经验,也已具备了一定的自主意识和自主能力。在这次活动主题的选择上,充分尊重了学生的主动权,紧贴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特长去选择和设计内容,并从课堂延伸到家庭、社会,充分利用多方资源组织活动,尽可能地让孩子们全身心地投入一次,收获一次。
三、活动目标
活动第一课时,着重让学生梳理问题,选择有价值的问题进行研究。在计划的制定过程中重点突出引导学生针对不同的主题和内容选择合适的研究方法,预设成果显示的方式。在老师的引导下、同学的合作下逐步完善活动计划。
1.知识目标:学会调查研究和收集资料的方法,增长学生的知识面及实践活动的能力,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参观、访问、调查研究、经验交流,获得直观、真实的印象,通过调查访问、查阅资料等方式,让学生了解碳酸饮料的相关知识,拓宽学生知识面,了解碳酸饮料的组成成分以及相关的健康知识。
2.能力目标:培养筛选局部和整体信息的能力和独立阅读能力,通过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培养获取网络信息,整理和加工网络信息的能力。改进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促进学生主动学习、综合学习、探究学习、实践学习,全面提高学生主动适应社会变化的素质和综合实践能力。
3.情感目标:感受“碳酸饮料”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的变化,初步培养每个学生的形成健康饮食意识。培养学生小组合作的精神,学会互相帮助、互相学习、团结合作、共同进步,知道小组合作的重要作用。
四、活动准备
教师准备:
1.饮料的相关知识、图片、视频
2.教学课件
活动者特征分析
1.个性心理特征:
A、四年级学生求知欲高,好奇心强,乐于接受新事物,有观察的兴趣和要求,只是逻辑判断力有待加强,分析点评时容易以偏盖全。
B、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感官,自己的头脑,自己的性格,自己的知识和思想基础,自己的行动规律。教师不能代替学生感知、观察、分析、思考,只能让学生自己感受事物,明白事理,掌握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教师要尊重其个性发展,让其自主探究学习。
2.媒体操作能力:
学生已具备一定的电脑操作能力,具备一定的打字速度,小组内能够主动协作,共同交流,能够通过网络环境获取一定的信息,但仍需要教师的耐心引导,尤其是在获取有用信息和整理加工信息方面,教师要避免学生在网络资源面前盲目浏览或不知所措的现象。
五、活动实施
本次主题活动可以分为四个阶段实施:
准备阶段:确定主题、分小组并制定小组活动计划、小组成员分工。
实施阶段:修订方案,准备实施。学生查阅资料,走访调查,动手实践。
总结阶段:筛选资料,合作交流探究,研究成果展示方案。
反思阶段:小组成果展示,汇报交流,论证评价。
活动第一阶段:准备阶段
一、主题的产生及围绕主题展开讨论,生成活动研究的内容、方法并归纳指导。
1、学生观看碳酸饮料广告片。
2、通过上网收索了解碳酸饮料的概念,渗透上网查询的方法。
3、通过学生视频、网上搜索及自己的生活经验,提出自己知道的关于碳酸饮料的问题。师生共同从问题中归纳提炼学生想研究的主题、内容以及研究的方法。对学生完成综合实践活动计划表进行引导。
二、成立研究小组,制定研究计划
1、小组确定最感兴趣的研究主题及内容。
2、小组讨论初步制订小组活动计划。
3、小组代表交流,其他小组提出改进意见,完善活动计划。
三、教师总结
时间过的很快,接下来同学们就要开展研究活动了。相信在同学们的共同努力下一定会了解更多碳酸饮料的知识。期待大家精彩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