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小学五年级综合实践《哪种洗涤用品的去污效果好》教案

(2013-04-24 10:40:06)
一、活动目的:
1、学习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实验法。
2、学习捕捉生活中有研究价值的问题。
3、开展一次洗涤用品去污效果的实验研究。
    掌握一些基本的生活常识,丰富生活的经验,提高解决身边麻烦事的能力,增强用科学改变生活质量的意识。
二、活动准备:
1、教师准备:烧杯、角勺、水、粉碎好的肥皂(或调制好的浓肥皂水)、洗衣粉、草酸、植物油、旧报纸(保持清洁,易于清理)。
2、学生准备:多块质地相同的布料(浅色)、筷子、自备“污物”。
   活动过程:
第一课时
1、创设问题的情景法。
教师可以拿着一件衣领沾有污垢、衣襟沾有油迹、衣袖沾有墨汁、衣角沾有血迹的衣服,沮丧地说:今天,老师打扫卫生,不小心把衣服弄脏了,你们瞧,这衣领沾有污垢,这衣襟沾有油迹,这衣袖沾有墨汁,这衣角沾有血迹,哎(大叹气),怎么办呢?
2、师生谈话法。
教师可以问学生:“你们在家洗衣服吗?(大多数学生不洗衣服),知道妈妈是怎么洗衣服的吗?如果衣服上沾有油迹、果汁、墨汁、血迹等,妈妈是怎么处理的呢?”
学生讨论、交流。
引发兴趣。
3、确定探究内容范围:
   究竟哪种洗涤用品的去污效果好。
4、布置作业:
回家向家长调查,家里用的是什么洗涤用品,效果如何?
第二课时
一、调查作业交流:
妈妈是怎么洗衣服的吗?用什么牌子的洗涤剂?效果怎样?如果衣服上沾有油迹、果汁、墨汁、血迹等,妈妈是怎么处理的呢?
全班交流、分享。
引发探究兴趣。
二、选择研究内容:
同学们各自有什么探究目标?想研究什么?
四人小组讨论。
派代表上黑板把选题写上。
三、全班交流
根据同学写的探究内容,进行分析比较。
强调:选题要求——有价值、可操作性(可实现)
四、分组,再次修正、确认小而实用的选题。
比如:
不同品牌洗衣粉的去污能力有什么不同。
普通洗衣粉和加酶洗衣粉去污效果哪个好。
    洗衣粉、肥皂、领洁净哪种去污能力强。 
第三课时
设计实验表格
1、引导学生讨论,这个实验需要记录哪些内容,目的是什么?
   四人小组交流,记录。
2、全班交流。板书记录表的要素。
3、以四人小组为单位,设计表格
   上交。
4、实物投影仪展示每个小组的表格。
   互评、相互学习,发现问题,修正调整表格。
5、确定最佳表格。
复印分发给同学,准备下节课的实验。
第四、五课时
    按照实验表格上的项目逐一完成:
1、让学生猜猜,哪一种污迹用哪一种洗涤用品效果好?并将猜测的结果填写在书中。
2、组织学生探讨如何控制实验条件。如选择布条上污迹的大小、浸泡布条的水量多少、倒入肥皂、洗衣粉、草酸的多少…
3、通过讨论,一定要让学生明确:在这个对比实验中,其他条件都要一样,只有洗涤用品不一样。
4、建议第一个实验选择的污物最好是比较常见的,如油迹,用肥皂或洗衣粉就能洗去的,然后再选择墨汁或血迹,用肥皂或洗衣粉洗不净,而用草酸效果却非常好。这样,实验的难度逐渐加大,学生的兴趣也会逐渐增强。最后,将观察到的现象填写在表格中,并将结果与猜测比较,从而认识一些科学事实。 
5、分组实验探索。建议不同的小组选择不同的污物,如圆珠笔油迹组、蓝墨水组、红墨水组、血迹组等等,仍然按照上述控制实验条件的方法开展探究,最后,全班同学汇报实验结果,把大家共同的意见填写在下面的表格中。
    污渍包括:油污  圆珠笔油  菜汁  水彩颜料  果汁  蓝黑墨水
    安全教育:在家不要随便使用汽油、酒精等洗涤污物。
第六课时
1、四人小组汇总记录表。
2、选派代表上台,通过展示台展示自己小组的记录情况。
3、根据记录项,指导统计。
4、在全班汇报统计结果。
5、指导学生进行数据分析。
从数据中整理结论。
6、教师可以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把肥皂或洗衣粉去污原理做成多媒体课件,生动的画面和精彩的解说。
7、最后,教师要引导学生明白:不管选用哪种洗涤用品洗涤,都是为了使污物发生变化,溶解到水中,达到去污的目的。
第七课时
1、讨论:如何写研究报告。
2、师说注意事项。
3、学生写提纲。
4、教师点评。
5、学生现场写研究报告。
    作业:回家继续把研究报告完成。
第八课时
1、学生撰写的研究报告,进行小组评议。
2、大组择优选送。
3、全班展示、评选优秀。 
预设资料:
[有去污本领的肥皂] 
    洗衣服要用肥皂,这是常识。可是肥皂是怎样去污的呢?化学家把高级脂肪酸的盐类,称作肥皂。我们日常用的肥皂,主要成分是硬脂肪酸的钠盐,也叫钠肥皂。肥皂的分子有个特点,分子的一端具有亲水性,另一端具有亲油性。如果衣服沾有油污,把它浸湿,擦上肥皂,轻轻揉搓,肥皂分手中的亲油部分会同油污“抱成一团”,互相融合在一起,形成外表亲水的微小“胶团”。这样,油污被肥皂和水包围起来,渐渐地从衣服上溶解到水中,再经过清水漂洗,油污连同肥皂分子一起被水清洗掉。在洗衣服的时候,轻轻地揉搓,可以帮助肥皂分子同油污更好地接触,增加了把油污从衣服上“捉下来”的机会,使油污和衣服纤维间的附着力越来越小,最后跟着肥皂分子到水里去了。同时揉搓的时候,空气也来帮忙,它使肥皂液出现许多泡沫,把肥皂液“膨胀”了,增加了肥皂液的表面积和表面张力,好像孙悟空变成了许多孙悟空,把油污灰尘和汗水等脏物,统统地从衣服上“抓下来”,同水一起漂去,衣服自然就干净加酶洗衣粉洗涤效果好] 
   合成洗涤剂是根据肥皂去污原理合成的分子中具有亲水基和增水基的物质。它分固态的洗衣粉和液态的洗涤剂两大类。根据不同的需要,采用不同的配比和添加剂,可以制成不同性能、不同用途、不同品种的合成洗涤剂。市场上有各种洗衣粉、但去污能力要数加酶洗衣粉最好,尤其是对沾有血迹、汗迹、奶渍等蛋白质污垢的衣服,它更能大显身手。加酶洗衣粉去污能力特别强,这是因为在洗衣粉中添加了一种能分解蛋白质的活性酶——蛋白酶。蛋白酶遇到含有蛋白质的污垢,如血迹、奶溃等,能使蛋白质分解,并溶解在洗涤液中,达到去除污垢的目的。加酶洗衣粉中活性酶虽然去污力强,可是它很“娇气”。一般在50℃时最活跃,温度过低或过高,酶的活性就失效了。所以,用加酶洗衣粉洗衣服,最好用40℃~50℃的温水。
[洗衣除渍的窍门] 
(1)洗衣服上的红墨水渍:新渍先用冷水洗,再用温肥皂液浸泡一会儿,再用清水漂洗;陈渍可先用洗涤剂洗,再用10%的酒精溶液搓擦即可去除。(2)墨渍:可用饭粒和洗涤剂调匀,涂在污溃部分搓擦,再用清水漂洗干净;也可用一份酒精、两份肥皂制的溶液反复涂擦,亦有良好效果。(3)圆珠笔油渍:首先要看衣服是什么料子,一般做法是在污溃处下面放一块毛巾,用小鬃刷沾上酒精顺丝轻轻刷洗,待污渍溶解扩散后,再把衣服泡在冷水中,抹上肥皂轻轻刷洗,这样反复两三次,就能基本除去圆珠笔油。(4)霉斑:用2%的肥皂酒精溶液攘拭,然后用漂白剂3%~5%的次氯酸钠或用双氧水擦拭,最后再洗涤。(5)汗渍:衣服上沾上了汗水,时间一长容易出现黄斑,有了汗溃可把衣服放在5%的食盐水中浸泡川、时,再慢慢搓干净。(6)羊毛衫上的污迹:用开水将中性肥皂液体溶解并加一汤匙硼砂,等温度降至60’C时,把羊毛衫放入皂液浸泡三四小时,再在40’C~50’C的温水中轻轻揉洗,最后用温水漂洗。(7)血渍:刚染上的血渍可先用冷清水浸泡几分钟,然后用肥皂或酒精洗涤。如是陈迹可用柠檬汁加盐水除掉,也可用白萝卜揩擦,但切忌用热水洗。也可以用清水将血渍洗至浅棕色后,再用甘油皂洗涤,最后在温水中漂洗干净。(8)烟筒油渍:衣服上染上烟筒油渍要立即用汽油擦洗(从污迹外部往里擦洗,避免污迹扩大)或用温皂液洗涤。
(9)蜡纸、复写纸色迹:先用洗衣粉洗,再用汽油洗,最后用酒精擦。(10)咖啡迹:不太浓的咖啡污迹可用肥皂或洗衣粉浸入热水中清洗干净;较浓的咖啡则需在鸡蛋黄内洒入少许甘油,混合后涂抹在污迹处,待稍干后再用肥皂及热水清洗即可。(11)鸡蛋迹:衣服,尤其是饭桌的台布上常有鸡蛋的污迹,先把台布浸在冷水里,浸透后用棉布蘸少许食盐擦拭,最后用温水清洗。(12)口红迹:染在浅色服饰上的口红,可先浸透汽油,然后再用肥皂水擦洗便可洗净。(13)口香糖污迹:沾在衣物、墙壁或其他物品上的口香糖污迹,用棉花或布巾漫上白醋,用其擦洗污迹处,可擦洗干净。(14)桐油渍:先用汽油将桐油渍浸软,再用豆腐渣擦洗,可除净。(15)膏药:用温白酒洗除。(16)碘酒污:用面粉洗除。(17)红汞污:用醋洗除。
[除铁锈的草酸] 
    用铁夹子夹湿衣服,衣服上会生出锈斑,无论是用肥皂还是洗衣粉都洗不掉。对付这种讨厌的铁锈,可以请草酸帮忙。草酸是白色的晶体,很像白糖。在洗涤前,把一份萆酸溶解在20份水中,配成草酸溶液。然后,把它滴加在衣服的锈斑上,经过搓洗、漂清,铁锈就不见了。草酸能除锈,是因为它有很强的还原能力。铁锈里的铁是三价铁,不溶解于水,但一碰到草酸就还原成二价铁并能溶解于水。草酸还能对付蓝墨水里的铁。如果衣服上不小心沾上了蓝墨水,得赶快用清水洗,要是时间长了,就很准洗掉。因为蓝墨水里有一种叫做鞣酸亚铁的化合物,它遇到空气中的氧气,就会被氧化成黑色的鞣酸铁。鞣酸铁在水中不溶解,这样墨水迹就不能用清水洗掉了。如果用草酸来还原鞣酸铁,使它溶解于水中,衣服上的墨迹就可洗去。草酸虽然能帮助洗去铁锈和蓝墨水,但也会腐蚀衣服,把衣服的颜色也洗去。因此,在用草酸溶液洗污迹以前,最好在衣服的边角等不引人注目的地方试一下,看是不是褪色。另外,在用草酸洗墨迹后,要多用清水洗几遍,不让多余的草酸留在衣服上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