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雪豹坚强岁月》播出后,周卫国先后的两段感情引来无数争议,某唤从老版看到原著,从原著看到新版,有些话不吐不快。意见相左者请多包涵。
主人公先后拥有两个名字,周文,周卫国。在现在的电视剧中算是独特的了。在这里,名字就真的是个符号了,虽然“周卫国”用的时间多一些,但他是“周文”的时候,某唤就用“周文”称呼他了。
一、如果有一天我消失了——————
周文和陈怡相恋于大学时代,但算起来,他们确认关系后在一起的时间确实不长。周文这厮很明显暗恋姑娘许久,一直傲娇地不表白,占有欲和保护欲却十足。在剧开头,他知道陈怡想去前线,便耐心细致地解释,无果后义无返顾地陪伴;看到张楚对姑娘很热情,便少爷脾气发作,“你哪那么多话呀!”以及无数次白眼。他跟每一个学生时代的男孩子一样,有自己一心想要守护的女孩,这个女孩就是陈怡。
因为如此,他陪陈怡到了前线,见识了战场,周文也第一次强烈的感受到军人的血性和战争的残酷。剧中有一个细节处理的非常好,一个士兵笑话他“怂”,周文躲着炮火还在反唇相讥:“我要是怂有你烟抽吗!”可是下一秒,这个士兵就被流弹击中,口吐鲜血死了,周文的眼神立刻变了。 有后悔、无措、不忍、敬畏,还有亲眼见证死亡的恐惧。
http://s5/large/0030Z81Dzy6M2UoxWyo34
陈怡问他后不后悔,他却在说不后悔之后立刻表白,还有什么比活着说出自己想说的话更加重要!两人因此定情,虽然感情来得突然,但合情合理,生死关头,一同走过来的人一定会更加珍视彼此。正因为如此,他奋不顾身地单独救陈怡而被日本浪人殴打,咽不下这口气而开枪杀人。他在惹了人命官司的时候,还从容不迫地在给女友找地方住,单独约会,还自信满满地要她答应“等着我”,他想以他上海周家公子的身份,杀个日本浪人还不是三两下解决的事,满腔“为中国人长脸”的豪情。准确来说,他从来不觉得自己惹了什么大祸,少年轻狂是一方面,他的身份地位是另一方面,甚至在金蝉脱壳出狱后,他见到陈怡,还帅气地来了一个转身,张开双臂,笑着抱住了她。他抱着所有美好的幻想,以为陈怡和自己会一直走下去。
他没有想到自己会突然被父亲强制送回苏州老家,从此他和陈怡失去了联络。他拒绝了父亲安排的婚事,选择参军。周文改了名字,叫“周卫国”。在某种巧合之下,预示着他和陈怡的这一段情,也就在冥冥中不了了之。半年后,他去寻找陈怡,得到她“嫁人”的消息。喝酒买醉,意志消沉。周卫国认为陈怡背叛了当初“找你半辈子,等你半辈子”的誓言,但他又想不通陈怡这样做的原因。
这里要说说陈怡这个女孩,在原著中,陈怡并不是周文的初恋,原著中周文的初恋叫做“萧雅”,名字只是个符号,剧中的陈怡和书中的萧雅,都是那个年代有主见有思想,勇敢坚强的女孩子。剧中,陈怡在学生时就表现出革命青年的意志和勇敢,她愿意亲自把慰问品送到前线,她住在简陋的房子里不卑不亢,她在高级餐厅勤工俭学。陈怡是个新时代的女性,用很多人的话叫“有大爱”,而原著中,陈怡其实是周卫国北上虎头山途中遇到的女大学生,“有大爱”这一点十分契合,有兴趣可以翻原著,这里不赘述。也许就是她的与众不同,才让学生时代的周文爱得欲罢不能。书中的萧雅则谈吐犀利,让周文刮目相看。编剧把书中萧雅的才情坚韧与陈怡的革命“大爱”融合在一起,创造了我们看到的剧中的“陈怡”。而原著中她剩余的品质,等待守候,温婉恬静,包括结局,则赋予了剧中另一个让人心疼的姑娘,“萧雅”。
二、我是你的阿土猪 —————
剧中,萧雅和周卫国在互相不知身份的情况下相遇,周卫国情场失意,在当铺遇到了这个有点老实过分的女孩,有人说周卫国一见面就对她有好感,如果不是被吸引又怎么会帮忙云云。我不敢苟同,私以为周卫国帮她,第一是路见不平,第二是觉得这个女孩子很善良,但无关感情,就像你路过看到一个给盲人撑伞的漂亮姑娘一样。 当他得知萧雅其实就是当日自己抗婚丢下的新娘子,他无法面对。他对刘远说,“忘不掉”陈怡。但陈怡已经“嫁人”了,他又不得不强迫忘掉,“我认识的她并不是一个轻浮的女孩。”周文对陈怡的爱,应该是存了一些敬意和欣赏的,毕竟周文身为富贵出身受过良好教育的人,一般见识粗浅的女孩也入不了周大公子的眼吧。因为了解陈怡,所以周卫国决定面对现实,面对对他无微不至的萧雅。不得不说周卫国是个很有很有责任感的人,他说“萧雅是个很好的女孩,我要是不好好对她还算个男人吗。”很多人以为他对萧雅是责任,至少老版中,这种体现尤为强烈,但是新版中,这种责任渐渐化作深入人心的爱情。这份感情的开端是萧雅的真情开启的,她天真、善良,充满英雄崇拜地看待周卫国,周卫国要真是个爷们,要不然就明明白白和姑娘明说,要不然就放下过去,接纳这个好姑娘。纯爷们周卫国同时做到了这两点,他试着忘记陈怡,忘记自己的过去,但实际上也印证了他当初那句“忘不掉”,他可以不去想,但是忘不掉。周卫国把关于陈怡的回忆尘封,渐渐地,他爱上了萧雅。他会陪她逛街,送她玫瑰,看着她的笑脸一边不屑一边抿着嘴乐。
http://s15/large/0030Z81Dzy6M2Utb2Sq2e
周卫国还是周文的时候,和陈怡从定情到分离,只有短短几天,这几天中,他们经历了战争的残酷,日本人的欺辱,复仇杀人,约会被人跟踪,入狱,学生请愿被捕,被“枪毙”,重聚时的不舍。无一不是惊心动魄的,所以昀少称这段初恋“刻骨铭心”,因为不平凡的经历,改变了他们的命运,所以才刻骨铭心。而和萧雅的感情,从一味被动地接受她的好,到主动对她好,周卫国品味到正常恋爱的节奏和甜蜜,甚至萧雅亲他一下,周卫国都会不好意思,和他霸道总裁范儿吻陈怡的样子截然不同,他对陈怡的感情是强烈的,他是主导者,愿意为她掌控一切。而在萧雅面前,他是一只被她握在手心的阿土猪,萧雅给他的甜蜜是他过去没有尝到的,他也甘愿露出自己乖巧的一面,跟她讲笑话,讨好她送她玫瑰花。在很久以后,他断臂醉酒,叫着萧雅的名字祭奠她,“我是阿土,阿土猪。”这个称呼是萧雅的专属,周卫国心甘情愿享受这个爱称,萧雅之后,不再有阿土。周卫国对萧雅的爱,怜爱和宠爱居多,当他看着萧雅哭着让他不要去战场,他耐心细致地哄劝说“阿土是军人,军人是要上战场的。”这跟当初他劝陈怡“战场是军人工作的地方,军饷就是他们的工资”何其相似,周卫国没有变,他对自己的爱人都是一样的好,但与陈怡的坚韧不同的是,萧雅是个柔弱似水的女孩儿,她的眼泪和乖顺注定惹来周卫国更多的疼爱。“我有阿土保护我。”萧雅和周卫国相恋的五年一直坚信着这句话,直到1937年日军攻破南京的那一天,为免受辱,她用阿土给她的勃朗宁自尽。
三、萧雅我想你 —————
萧雅的死,成为周卫国一生中最初的痛,也是最大的痛。在此之前,他从来没有面对过亲爱之人的生离死别,他和萧雅相恋五年,萧雅支持他理解他,一直等他。当初陈怡“不告而别”,周卫国醉酒消沉,而眼睁睁看着萧雅在面前自尽,周卫国几乎崩溃,甚至失去了活下去的念头。这个时候,他对萧雅的感情已经远远超出了当年的初恋,周卫国完完全全把萧雅当做妻子, 一个在他眼里已经“嫁人”的初恋,怎么比的上痴痴等他五年的未婚妻呢。所以,当萧雅已经香消玉殒,他对其他的感情选择漠视,萧雅成了碰不得的禁区。甚至看到鬼子欺辱妇女,他也暴怒地残忍杀人,因为萧雅就是为了不被凌辱而自尽的。如果说他一开始对日本人的恨是因为民族大义,现在却因为他死去的妻子,恨上加恨。当他在清风寨上和陈怡再次相逢,陈怡清清楚楚地喊他“阿文”,周卫国的表情惊愕而又恍如隔世,阿文早就不在了,他冷冷地说:“我就是周卫国。”是一个被生死战乱洗涤过,身怀国仇家恨的周卫国。
http://s13/large/0030Z81Dzy6M2UuFwN67c
陈怡的两次拥抱,成了很多人讨厌她“倒贴缠人”的理由,周卫国两次将她推开也着实没有辜负萧雅的在天之灵,这两抱两推,两人的内心世界非常复杂。陈怡一抱,既是重逢的惊喜,又是没想到此生还能再见的感动,她不知道周文这几年经历过什么,但看起来一定受尽苦楚,自己终于和他见面,激动当然溢于言表,化作了一个拥抱。 而周卫国呆愣半天之后却推开了她,他的意味也很明显,你都是别人的女人了,我也不是当初的那个为你做尽一切的周文,还是自重的好。陈怡口口声声叫他“阿文”,他却来了一句“我就是周卫国”。摆明了跟她划分界限,“我这个样子怎么了?我穿这身衣服,比你们打鬼子实在得多。”陈怡不知他怎么会变成这样,毕竟当初一个风度翩翩的少年,突然变成了冷心冷面的土匪,她当然心痛,更心痛他对自己的态度,所以再次拥抱他,周卫国此时的态度已经完全冰冷,没有呆住没有惊异,冷静地推开了她。他对八路军怀有敌视,和陈怡的这些爱恨纠缠在一起,都发泄在她身上了,但他背过身去,立刻不能自抑地流下眼泪。有多爱就有多恨,他为陈怡做了那么多,却换来了她的不告而别;他以为终于找到了真爱,萧雅却在自己面前香消玉殒;他身为军人,却守不住首都南京,只能看着国土沦丧,战友牺牲。他在陈怡离开后经历过的挫折和打击,成了他抵触陈怡的一个重要原因(另一个重要原因当然是陈怡已经“嫁人”了)。但是,他还是让朱子明放他们走了,究其原因也是因为陈怡,爱一个人,即使找到一万种不去对她好的理由,从心底最深处却还是无法控制自己,陈怡何其幸运,周卫国把自己最毫无理由的爱给了她,即使他自己理智上不承认。他现在爱着,怀念着的,还是在南京死去的萧雅,他的妻子。他登上山顶,大呼萧雅的名字,“萧雅我想你。”他想萧雅,因为萧雅给他的爱是轻松的,甜蜜的,这份毫无杂质的幸福在这个四处硝烟弥漫的年代,是周卫国最最怀念的时光。所以昀少说萧雅是“生命中最美好的瞬间。”在这“瞬间”里,没有战争,没有日本人,只有她的笑容和守候,而战争开始,直到周卫国以后的人生轨迹,都不会再有这样年轻浪漫、小儿女如胶似膝的甜蜜,这才是生命中最让人怀念的“美好瞬间”。陈怡对他,家国的情怀和相互扶持的陪伴更加深厚,而能让周卫国不是一个英雄,像正常年轻人一样享受恋爱的人,却是萧雅。
四、在乎—————
萧雅成了周卫国心头的一根刺,他对陈怡不冷不热,对范小雨故作不知,刘远来劝他“以后的日子好好过”,他也说:“装不下。”对陈怡,他是“忘不了”,所以他选择尘封,装在心里不去触动,对萧雅,他是“装不下”,所以他专门为她保留了一个位置,永远铭记。周卫国重感情,讨论他到底对谁是真爱,在我眼里是对他的一种变相侮辱,他对每段感情都投入了他的全部,对谁他都不是一个负心人。他愿意为陈怡出头,不惜开枪杀人,出了事还朝她笑的满足:“有你这句话,我周文死而无憾了。”他在萧雅死后咆哮一声冲上去,如果不是有人拉着,他也就追随她而去了。 你觉得他对谁比较好?拿到那把一模一样的勃朗宁之后,他对陈怡说:“南京城沦陷的时候,我眼睁睁地看着萧雅,我的未婚妻,她在我面前举枪自尽,我当时离她那么近,我却保护不了她。她用的那把枪,是我送给她的一把勃朗宁,跟这把一模一样。”他和陈怡谈起这段往事,就像当初他决定面对萧雅,也说:“我上大学的时候,爱上过一个女孩,因为她,我还杀了日本人。也是因为她,才抗婚考的军校。”萧雅毫无嫌隙地继续爱着他,陈怡则眼含热泪,无声地陪伴。在那之后,好像是周卫国第一次对陈怡露出自然的笑容,“走吧,出操去。”
周卫国爱萧雅,但心中无疑还眷恋着陈怡,证据就是陈怡出现的时候,他的目光会不由自主留在她身上,剧中多处均有体现。但是人家是“有夫之妇”,张楚又每次和她一起出现,周卫国想不误会都不行。 他炸了涞阳军火库受伤之后醒来,看到陈怡在身边,还像一个故人一样说说笑笑,“张楚有没有欺负过你?”“我上军校那会儿,还回去找过你呢。”他面上轻松,好像已经完全把陈怡当作分手后各自拥有新生活的老同学,但是听到政委说出了当年假夫妻的真相,他明显愣在那里。
傻了吧。
原来他这么多年的记恨和郁闷,都是误会?!那个晚上周卫国在窗后沉思,回想他们的过去,如果说在这之前,他有理由告诉自己要克制对陈怡的感情,现在他则找不到合适的借口要与她保持距离。甚至在上海陈怡学习偷钥匙的时候,陪练的周卫国明显假戏真做了,不知不觉陷入自己的感情中。他很懊恼自己的情不自禁,所以一次次把陈怡推给张楚,但在陈怡真的遇到危险的时候,他却平淡地说出:“我比你们任何人都在乎陈怡。”
http://s11/large/0030Z81Dzy6M2UwfTaa5a
救陈怡的那段不必多说,英雄救美历来精彩,也是感情的催化剂。他大巴掌拍着姑娘的后背,脸上在笑,给她拿掉了塞嘴的布,却没有一句安慰。周卫国的“在乎”,不再霸道总裁炽烈如火,而是像骑士一样默默守护。在经历了军队战败、爱人自尽、背井离乡之后,周卫国成长得更加沉稳内敛,尽管他的感情依旧强烈。剧中有一个细节,刘远在江边祭奠死去的曹莹,而他等刘远孙鑫璞走了之后,才慢慢拿出怀里的玫瑰花,送给在南京亡故的萧雅。萧雅是所有人心头的一抹痛,这个新版的细节也注定会成为经典。周卫国在感情经历的上的转变总是让很多人觉得他“不专一”,但一个不专一的人还会在几年之后记得当初的爱人喜欢什么,在她的亡故地祭奠她吗?新版加上这一段,那随着江水渐渐飘远的玫瑰花,也预示着周卫国真正接受了萧雅玉陨的现实,就像一个深爱自己妻子的男人,愿意面对新的生活一样。
直道相思了无益,未妨惆怅是清狂。周卫国如果不再遇到陈怡,那么发生爱情的几率确实很小,但命运让他们再次相见,周卫国做不到继续漠视这段尘封已久的感情。因为,还有一个女子同样值得他爱,他们之间隔了这么多年,兜兜转转,她还是在等他,还是回到了一起,周卫国当初能够坦然接受萧雅的爱,又有什么理由弃陈怡于不顾呢?
五、你是陈怡,我是周文—————
很多人说,陈怡不如萧雅为周卫国付出的多,先不谈爱情中本来就是你情我愿,只说陈怡作为那个时代和萧雅完全不同的女孩,她为周卫国做的,已经对得起周卫国当初的不顾一切。她答应周文“找你半辈子,等你半辈子。”如果留在上海就是“等”,那么“找”从何谈起,私以为她一直不嫁人一直思念着周文,就是一种等待,她说不把鬼子赶跑不会结婚,因为周文就是因为日本人而被“枪毙”,音讯全无的,她把实现理想当成“寻找他”的方式。最终,他们相遇了。周卫国曾对萧雅也说过让她等他,萧雅果真就在南京一直等他回来,两个女孩的性格区别可见一斑。
然而,陈怡在见到周卫国之后数次受到冷漠,以那个拥抱最为显著,上文已提不再赘述。有人觉得她看到清风寨被铲平的时候太过冷静,但如果像范小雨一样不管不顾的往前冲,就不是当初甘愿走向革命道路的陈怡了,俗话说活要见人死要见尸,陈怡如果只凭一个空空的战场就认为周卫国死了,这是对周卫国本事的一种侮辱吧【笑】。她为了留住周卫国,都敢孤身一人穿越封锁线去请救兵,还不敢去清风寨的废墟上看看周卫国是不是躺在那儿吗?
周卫国因为难以释怀萧雅而对她若即若离,陈怡一直默默等待;她知道范小雨对周卫国心思之后,一度解下带在自己身上的项链。陈怡很聪明,很懂得分寸,你不待见我,我不怨你,有人愿意照顾你,我默默祝福。多少人只看到陈怡不告而别,却没看到她从1938年她和周卫国重逢一直到1945年抗战胜利,她用七年的光阴等待这个男人的承诺,更没有看到1932年他们两个分离之后,一个女孩为了等待一个音讯全无的人,错过了自己最美好的青春。萧雅是幸运的,她在自己最美好的年华遇到了周卫国,从此这个男人的心里永远有一方为她保留的土地,永远怀念她。而陈怡最大的幸运,则是周文全部的爱,周卫国爱萧雅的时候,心里还有陈怡,周文爱陈怡的时候,完完全全只有她。
周卫国重伤,陈怡独自拖着他走下战场;当大家伙都不忍心对周卫国说截肢的事,陈怡说:“我去跟他说。”连那些铁骨铮铮的汉子都说不出的话她敢去说,这个女子内心的坚韧勇敢不言自明。她也许已经打定主意,就像她后来对周卫国近乎命令的说“以后不管怎么样我们两个不离不弃”,不论他变成什么样子都要照顾他一生,不管他是否还对她心存芥蒂。
http://s5/large/0030Z81Dzy6M2UyNkage4
周卫国在截肢的时候唱起了上海童谣,人在最脆弱的时候,都会怀念幸福的童年,他一边唱一边流泪,主动去握住陈怡的手,也许只有在这个时候,他不知道自己的命还剩下多少,他才没有顾忌地去表达自己对陈怡的眷恋。他脸上不再有疏离,只有含情脉脉,他从大学时就心仪已久的女孩,在他最无助的时候陪在他的身边,周卫国放下了所有的包袱,这也是他愿意敞开心扉的开始。陈怡在他截肢后日夜照顾周卫国,尽管周卫国没有知觉(这一段卫视剪了,网上的资源能看到)。昀少称这段初恋“历尽沧桑”,两个人从相识十几年,中间虽然有误会,但重逢后同甘共苦,相互扶持,这才叫历尽沧桑。
断臂一节惹来无数眼泪,这是原著中没有的,没有了主角光环的周卫国真实的像每一个遭受命运打击的人一样内心痛苦,据说后来他醉酒崩溃的这一场戏是昀少自己设计的,周卫国独自倒了一碗碗酒,和萧雅、方胜利、范小雨、许光荣、赵守田挨个说话。他的苦闷和心痛,来源于这些为他而死的人恰恰是他认为自己应该保护的人,现在自己不但没有替他们报仇,反而断了一臂,前途更加渺茫。 他摔倒在地哈哈大笑,苍凉之意尽显,但没想到的是,有一个人过来拉住了他,不顾他的挣扎,紧紧地抓住他。这个人就是陈怡。
陈怡拉住他叫“卫国”,他失控大叫“别碰我!”第二次,陈怡对他叫“阿文”,周卫国呆住,表情复杂,良久问:“你叫我什么?” 陈怡回答:“阿文。”周卫国愣愣地说:“你是陈怡,我是周文。”
http://s12/large/0030Z81Dzy6M2UAnQuf2b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周卫国”已经遭受了太多的苦难,几乎要把他压垮,她一句“阿文”,勾起了他所有的回忆。从一句冷心冷面的“我就是周卫国”到一句“我是周文”,他在最消沉最无助的时候,痴痴地说“我是周文”,也许在他内心深处,也在怀念他当初还是上海滩周大公子的时候,和陈怡度过的美好的大学时代。只是他改了名字,从来不去想“周文”的日子,周围的人都叫他“卫国”,除了父亲和哥哥,只有陈怡叫他“阿文”,在陈怡眼中,不论是周文还是周卫国,都是当初那个甘愿为自己出头的“阿文”,这一声也唤起了周卫国心底最原始的感情,他没有推开她,两个人在空地上静静相拥。
六、家——————
尽管播到现在还没完结,但大家恐怕已经都知道了周卫国那句“有我周卫国在的地方就是你陈怡的家。”有人说周卫国最爱的不是陈怡,只是最后能走到一起,我想说一句,愿意为一个人遮风挡雨给她一个家,家意味着要付出自己所有的经营,不离不弃,爱情化成亲情,这样的爱都不是最爱,周卫国不是责任心过度,就是有自虐倾向。 他当初要跟萧雅结婚,视她为妻,但多年过去,陈怡的相濡以沫再次让他激起这样的爱,两者并不矛盾,甚至两个人经历了生死的重重考验,已经更加珍视“家”的重要。阿土已经没能给萧雅一个家,阿文当然更渴望能让陈怡有个家。
之前说陈怡比萧雅幸运,是因为周文只爱着陈怡,但周文毕竟已经成为周卫国,爱着陈怡的周卫国同时也永远怀念萧雅,但当陈怡不叫他“卫国”而叫他“阿文”的时候,周文就又回来了,而且是一个已经成熟,足够优秀的男人。就像萧雅不会介意周卫国的过去一样,陈怡也不会计较他对萧雅的感情,战争让世事变得复杂,却让感情变得纯粹。他们的爱既不是俗套的三角恋,也不是没完没了的宫心计,而是在乱世中寻找幸福、实现理想的故事。陈怡作为女一难免着笔较多,萧雅短短几集也很是抢眼。萧雅香消玉殒,我为她上一炷香,陈怡相伴到老,我衷心祝福。
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