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葑门横街,老苏州人的慢生活

(2020-05-16 11:40:34)
标签:

欣赏

文化

杂谈

分类: 图片摄影

 

葑门横街,老苏州人的慢生活


       对旧时葑门横街的记忆是模糊的。

       葑门横街踞苏州古城东南一隅,是一条极平常不起眼的街巷。这里,低矮的瓦屋夹着一条窄窄的石板小路,街南有一条小河浜,问当地居民河的名称,说是叫葑门塘。横街不住达官贵人名家逸士,也没有什么古陈遗迹。

       由于这里靠近城东水乡农村,常有农民摇船进城贩卖鱼虾鸡鸭和菱藕菜蔬菜等物,就近在地处城门边葑门塘系缆摆摊,慢慢形成集市,所以才热闹起来,却仍是寻常百姓光顾的地方。

       现在城市为了向人展现一个光表鲜亮的面目,都在逐步进行改造整修,又拆又建的。一些稍有点名气的老街更是有了大投入,种植了一些原有的或原来根本没有的东西,以此来吸引游人,变成了旅游的景点。

       葑门横街是没有这种福份的,它不会得到游人的青睐,也就少有了有关方面的重视。它仍是一个半露天的农贸市场,街两边依旧为高低不齐的老房子,蓬头垢面,斑斑驳驳,拥挤着各色店面,聚集着流动摊点,整条街呈现给人们的是嘈杂的、纷繁的、琐碎的。可正是这种嘈杂、纷繁和琐碎,让这条街延续着岁月的痕迹,唤起了人们旧时的记忆。

       葑门横街是目前苏城旧痕留存比较多的一条老街了。
葑门横街,老苏州人的慢生活

葑门横街,老苏州人的慢生活

生活集市

       集市,在现在城市人的印象中就是那种大卖场式的农贸市场。为了城市的观瞻,以前那种一根扁担两只筐再加杆秤的农家摊贩越来越少见,他们被挤压、被驱赶,到了横街才稍作喘息,可以神定气闲地在这里做开生意了。

       于是我们又见到了旧时集市的身影。

       集市是喧哗的,吆喝声、讨价还价声此起彼伏,不绝于耳,虽然还不至于如瀑如雷,可着实彰显了一派“闹猛”(吴语,热闹非凡的意思)气氛。

       集市是逼仄的,街面不过三四米宽,店里的商品还要摆到门外来,店与店的空隙处墙角边见缝插针地站满了零星摊贩,行人摩肩接踵,到紧窄处还要侧着身子才能过去呢,透出了一个“轧”(吴语,挤来挤去的意思)字。

       总之,集市的那种氛围是杂乱忙碌的,同时又是有序和谐的,恣意张扬却又循规蹈矩。
葑门横街,老苏州人的慢生活

       观察了一下,菜蔬卖家大多是本地农家打扮,他(她)们是来自近郊的农民。筐内的菜蔬产自于自留地,沾着清晨农田中的露水,鲜激悦目,少有了那种外地长途贩运过来的“宿笃”气。

       一些提篮携桶售卖鱼虾的零星摊贩也操着着本地口音,他们向买家兜售着才捕捞得来的新鲜鱼虾。租着门面开店做生意的,其中相当一部分人是外地人,主要是做水果、水产、禽畜、日杂等商品,他们有着相对固定的经营门面和产品来源渠道,比起那些本地的小摊小贩,显然做着更大的生意。

       苏州是个开放的城市,这种本地人和外地人相处一起各得其所的场面比比皆是,人们早已习以为常。

       一种叫“老虎脚爪”的面食吸引了我的眼球。这种食品孩童时吃过,已经N多年没见过它的模样了。此食做成五角形状,在大饼炉内烘烤出金黄色,因像老虎的脚爪而得名。我买了一个尝尝,皮脆芯软,稍有甜味,还是儿时的那般滋味,既熟悉又生疏。
葑门横街,老苏州人的慢生活
       集市充满着忙碌。当我的镜头对准一些人时,有人落落大方地笑笑,有人不以为然地“呵呵”,也有人不屑地咕哝一声“吃饱了没事干”。确实,在集市上的人都在为生计奔波,一个早市对他们来讲可能就是一场战斗,他们有的是劳累和烦恼,很少有那么多的闲情逸致,对拿着相机在集市上逛荡而不做他们生意的我有点拒绝。我完全理解,只能讪笑着识趣地走开。
葑门横街,老苏州人的慢生活

葑门横街,老苏州人的慢生活

葑门横街,老苏州人的慢生活

葑门横街,老苏州人的慢生活

水巷静静

       水巷是苏城的血脉和精彩。人们行进在水巷,居家在水巷,繁衍在水巷。当然,这是指过去的城市,现在全然不是这样了,只能在城市的某几处,你还能看到过去水巷的一些痕迹,横街的水巷便是其中之一

       两排房屋一南一北夹着一条横街,南边那排房屋与另一排房屋再夹着一条小河。房屋居住人打开前门是街,推启后窗是河,这种格局是古苏城水巷民居的典型状态,所以才有了“君到姑苏见,人家尽枕河”的诗吟。      

       有趣的是,一道房屋隔出了两重世界:屋前那条街是嘈杂喧闹的,而屋后那条河是静谧安宁的。居住在这里的人,打开前门,立即溶入丰富多彩的市井生活;关上大门走过三二井屋便来到临河的后厢房,在这里可以静静地用收音机听评弹了,吴侬软语的精妙说唱在嘈杂的环境中是听不出韵味的。

       在水巷,一切都变得那么幽静,变得那么舒缓,那么心定气闲。这样的生活境况现在已不多见,这大概就是当今人们对苏城水巷仍然充满记念牵挂的缘由吧。
葑门横街,老苏州人的慢生活

葑门横街,老苏州人的慢生活

葑门横街,老苏州人的慢生活

葑门横街,老苏州人的慢生活

葑门横街,老苏州人的慢生活

市井风情

       横街是充满市井色彩的横街,是寻常过日子的横街。

       这里大多是两层楼房,楼下开着店铺,楼上住着人家。居住楼上的人一般从边门和夹弄内进出,边门和夹弄内停放着电动车、脚踏车,没有小轿车,汽车是开不进横街的,如果哪家有车也只能停在街外的某个地方。

       临河的石栏上、窗台边放着盆栽的鲜花,在阳光下伸展着美艳的身姿,倾吐着沁人的芬香,在粉墙黛瓦和水色波光的衬映下显得格外婀娜妩媚。生活在这里的人都是平民百姓,但清贫简陋的条件丝毫不影响他们对美的向往和对情趣的追求。

       才用过的拖把挂在屋后的木头架子上,拖把上面的水淅淅沥沥地滴落在下面的瓦盆内,瓦盆内的香葱和蒜叶绿绿地生长着。这类景象在高层公寓内已经很难看到,在这里仍弥坚地透出家常生活的气息。
葑门横街,老苏州人的慢生活

       屋檐下、窗格前,竹杆挑出了晾晒的衣被,千姿百态,五颜六色,生活是需要吸储阳光的,也因此有了温暖和舒适。内衣内裤在众目睽睽下堂而皇之地迎风招展,在来来往往的行人面前没有一点羞涩之态,而行人有时却不得不在它底下走过。有人可能会说:这多么不雅观,有点煞风景。我却说:这就是市井生活,原汁原味苏城小街小巷的市井生活。

       市井的风情是琐碎平俗的,却仍是引人入胜、令人回味的。
葑门横街,老苏州人的慢生活

葑门横街,老苏州人的慢生活

品味感情

       说到苏州的街,人们就会讲观前,讲山塘,或讲平江,葑门横街是不太容易被提起的。

       观前街、山塘街、平江路,旧时不是“一二等富贵风流之地,就是“尤为游人所争集”的场所,现时也都是苏城的商贸旅游重地,游人如织。葑门横街则无这等风流之名,它既没有深宅大院,也没有堆山叠石,一点也不显山露水,普通得不能再普通,平民得不能再平民,纯粹地就是小小老百姓过日子讨生活的地方。

       所以有人这样说:山塘街和平江路是外在好看,但老苏州人生活的内容少一些,旅游、商业的成分更重些,而横街是内在很真实,它是现在新老苏州百姓自己的横街。山塘街、平江路常常被外来的文人墨客交口赞誉,而横街则为新老苏州百姓、老街坊津津乐道,前者可以用眼睛看,而后者却非要用感情来品味。
葑门横街,老苏州人的慢生活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