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科学观摩教学活动

(2013-12-09 10:47:14)

大班科学活动---小小潜水艇

 

 活动时间:2013年11月28日       教:王馨怡

 活动目标:

1.乐于探索,喜欢观察,对科学实验有好奇心,体验成功带来的满足感。

2.明白小小潜水艇能够上浮和下沉的原因。

3.能够用简单的语言表述自己发现的现象,并能够积极动手   制作魔术道具进行表演。

活动过程:

1.教师以魔术师的身份导入主题,用魔术表演的方法吸引幼儿的注意力。激发幼儿探索秘密的兴趣。

2.教师动作夸张,让幼儿模仿教师的动作,试一试能够像老师一样表演魔术吗?

3.教师带幼儿小结。魔术里面都存在很多秘密。揭示魔术的假动作。引导幼儿思考除去假动作,这个小瓶子能够上浮和下沉的原因是什么?

4.请幼儿再次不带假动作来尝试,怎样能够让小瓶子上浮或者下沉。(幼儿会尝试捏瓶子)这时候鼓励幼儿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达看到的现象。

5.教师和幼儿一起小结小瓶子上浮和下沉的原因现象(下沉时,小玻璃瓶的水上升。上浮时,小玻璃瓶的水减少)请幼儿简单想一想日常生活中有没有见到过这样的现象。

6.教师引导幼儿了解潜水艇的原理(有多媒体视频就能够让幼儿观察到这个现象)然后引导幼儿来自己动手制作一个小小潜水艇。

7.请幼儿分5组,自己观察后,动手制作。

8.教师请制作成功和没有成功的幼儿,都来分享自己的制作过程。和自己的思考。

9.教师小结正确的制作方法,让幼儿再次尝试制作。

10.幼儿自己制作,并且将制作好的小小潜水艇拿来给身边的妈妈或者老师分享。体验动手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自然结束。

 

 

 

 

 

中班科学活动----淀粉与碘伏

 

活动时间:2013年11月27日      执教:聂秋歌

活动目标: 
1.通过实验感知淀粉遇碘伏会变深蓝色,学习用碘酒检测哪些常见实物中有淀粉。

2.激发幼儿探索的欲望,提高分析、比较、判断、以及与同伴的合作能力。

活动准备:

1.一幅用淀粉水画成的画
2.淀粉水、碘伏、醋、雪碧、可乐、各种蔬菜水果切片若干。

活动过程:

1.小实验导入课程。

教师:小朋友们,我这是一张画,上面画了什么?谁来猜一猜。(出示一瓶喷剂)这是一种神奇的药水,我用它喷一喷,瞧,这是怎么回事呢?我们先来做这个实验。

2.出示淀粉水让小朋友做一做。
(1)教师:你们看,这是什么?(出示淀粉水)它和自来水有什么不一样呢?这种水叫淀粉水。这个淀粉水很神奇,只要和它的好朋友在一起,就会有奇妙的变化,白色的淀粉水马上变成深紫色了。

谁有这么大的本领,让淀粉水变成蓝色的呢?我这里准备了四种材料,先来看看、闻闻、说说这些是什么东西?(把这四种材料展示给幼儿辨别,说说都是些什么)这四种材料里哪一种是可以让淀粉水有变化? 请小朋友大家动动小手试试。

).提出操作要求和介绍记录方式。
    每张桌上有四杯淀粉水,四个贴上标记的小碗里装着四种材料,请用小勺子把小碗里的水轻轻舀到小杯子里,一个杯子放一种水,看看是哪种标记碗里的水可以让淀粉水变深紫色。然后你们一张桌子选一个代表在记录纸上记下来。(出示记录纸,介绍记录方式) 

(3)幼儿操作并记录,教师巡回指导。

(4)讨论、交流,请小朋友们说一说自己的发现。刚才你们在玩的时候发现了什么?是哪个碗里的水让淀粉水变成深蓝色了? 小结:碘酒让淀粉水变了。

3. 找一找常见实物中有没有淀粉。 

(1)刚才我们发现淀粉水遇碘酒会变蓝色,那什么东西里有淀粉呢?(幼儿自己猜)你们说了这么多,到底哪里有淀粉呢,我们一起来找一找。(出示米饭,黄瓜、西红柿、土豆、山芋的切片)猜一猜,这些东西里有淀粉吗?那怎样才知道呢?刚才我们做过了实验,淀粉遇到碘酒会变深蓝色,只要用小棉签蘸一点碘酒,在这些东西上涂一涂,就可以知道了。

(2)出示记录纸,介绍怎么记录。 

(3)幼儿第二次操作并记录,教师巡回指导。
(4)交流讨论,谁找到了淀粉,你是怎样找到的?

 4、两个实验做完了,现在你们知道这幅画中的秘密吗?(用淀粉水画的,碘酒喷上去,就看到了) 

活动延伸:用淀粉水画画真神奇啊,你们想不想试试,那下次我们上美术课的时候就用淀粉水和碘酒来画一幅最神奇的画,好吗?

活动反思:这是一节趣味性、探究性较强的活动,在本次活动中,我运用了提问法、设疑法、猜测验证法,活动的一开始以实验导入,激发了幼儿的兴趣。猜测验证法是活动中最重要的一个教学手段,猜测验证法加强了科学活动的探究性,幼儿和教师的有效互动提高了学习的效率。在实验的过程中,幼儿刷出小花图案时候显的非常兴奋,可见幼儿对实验结果的期待!小花图案是幼儿平常熟悉的,符合幼儿的认知特点,增加了趣味性。让幼儿动手试一试,玩一玩,是活动的重点,真正把幼儿当做活动的主人,提高了互动的有效性,活跃了教学气氛、让幼儿在轻松的活动中了解了科学知识,美术区角的延伸让幼儿能自己动手画一画,延续了游戏的情节,每个人画的都不一样,都很有趣。

活动中还存在许多不足之处,在活动中,课程细节上还需要在注意,这样就可以达到科学的严谨性,给幼儿一个简单明了的答案。中班这个年龄刚刚接触表格,对于表格还不是很明白,更别说填表格,在实验时不应该每人一张表格,这样影响幼儿对实验时变化观察的过程。同时也减少的幼儿之间协商合作的机会。试验后让幼儿来说明自己的实验结果并不是十分具体,请来讲述的幼儿表达欠完整,还应鼓励他们把实验结果讲完整。在活动中,幼儿操作难度较小,在幼儿的记录表中,不应该出现一栏猜测,应在实验前幼儿与教师共同猜想,这样让幼儿进行实验前后的对比,更能体现实验的真实性和正确。0s

.com。http://s6/bmiddle/0030YCAOgy6EQXoPDGl65&690

http://s12/bmiddle/0030YCAOgy6EQXGq5PZ1b&690



 

 

 

 

托班科学活动---好吃的水果

 

活动时间:   2013.11.24         执教:郝瑞

活动目标:

1.能说出几种常见水果的名称,尝试用各种感官感知不同水果的颜色、形状、味道,在活动中感受分享的快乐.

2.发展幼儿初步的探索精神

3.吃水果要养成讲究卫生的好习惯,不乱扔果皮、果核。

活动准备:

1.剥掉皮的橘子一个,用消过毒的手帕包好

2.桔子,苹果、梨、香蕉等多种水果

3.盘子若干。自制神秘箱一个。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1.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一样东西,请小朋友用鼻子闻一闻,看看是什么?桔子宝宝长的什么样?是什么颜色的?什么味道的? (出示用手帕包好的桔子,引导幼儿用鼻子闻出桔子。)

2.鼓励幼儿大胆说说手帕里包的是什么水果,自己是怎么猜出来的,并打开手帕,验证结果。

、共同观察其它水果。

出示常见的几种水果,如:苹果、梨、香蕉······等。

引导幼儿说一说:你认识它们吗?是什么颜色的?它们叫什么名字?吃起来是什么味道的?

、游戏《神秘箱》。

教师在神秘箱中放上一个水果,让幼儿通过摸、闻等方式猜猜神秘箱中的水果是什么?

四、请幼儿品尝水果,教育幼儿不乱扔果皮、果核。

1.教师切开各种水果,引导幼儿说说水果娃娃里面长得什么样子。

2.教师、幼儿及家长一同品尝水果,教师用自身的行为影响幼儿慢慢地品尝水果。

3.鼓励幼儿与同伴说说自己尝了什么水果?它的味道怎样?

五、请幼儿说一说:自己喜欢吃什么水果?除了今天品尝的水果外,你还知道什么水果?

六、教师小结:

每种水果的味道都不一样,但都很有营养,我们小朋友一定要多吃水果,你的身体就会很健康。

 http://s12/mw690/0030YCAOgy6EQV7lsTN9b&690好吃的水果



  http://s6/mw690/0030YCAOgy6EQVe6sh725&690  颜色对对碰

 

 

 

 

小班科学活动《颜色对对碰》

 

活动时间:2013年11月26日           执教:李宁

活动目标:

1.激发幼儿对色彩的探究欲望,培养幼儿动手操作的能力。(情感、能力)

2.幼儿能够积极关注生活中各种事物的不同颜色。(能力)。

3.幼儿初步感知红、黄、蓝三种颜色其中两种配色后的变化。(知识)

活动重点、难点:

    充分感知并初步了解两种颜色混合后发生的变化。

    幼儿能积极主动并有秩序的操作各种材料。

活动准备:

    矿泉水瓶子、瓶盖、红黄蓝颜料、托盘、素描纸、背景音乐等。

活动过程:

1、教师魔术表演,激发幼儿活动兴趣

    教师出示水瓶,并表演魔术,让幼儿观察清水变出颜色的过程,激发幼儿操作的兴趣。

2、幼儿变魔术,观察水宝宝的颜色变化

(1)请幼儿取一个水瓶,玩变魔术游戏,体验清水变出颜色的过程。

(2)请幼儿按水宝宝的颜色分组互动,增加趣味性。

(3)引导幼儿说出,生活中还有哪些东西是红、黄、蓝色的。

3、幼儿换瓶盖,观察两种颜色混合后的变化

(1)引导幼儿发现瓶盖上的秘密,并按水宝宝的颜色分组换瓶盖。

(2)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两种颜色混合后变出的新颜色。

(3)请幼儿将自己的水瓶按颜色放回相应的筐子里。同时教师小结:两种颜色宝宝在一起又会变出新的颜色来。

活动延伸:

 师幼动手玩颜色印画游戏

(1)教师示范颜色印画游戏,并启发幼儿观察想象。

(2)幼儿动手操作,教师指导。

(3)鼓励幼儿大胆创意想象,并把自己的作品与老师和小伙伴分享。

活动反思:

    本活动是让幼儿通过自己动手操作,了解到两种颜色混在一起会变成另一种颜色,也让孩子在活动中体验到颜色变化的乐趣。活动开始以魔术的方法导入主题,吸引孩子的注意力,激发孩子的兴趣。活动中让幼儿自己当小魔术师,从而体验魔术师带来的快乐。整堂活动达到了目标的要求,让幼儿在操作中发展了想象力和动手能力。但也有欠缺之处,在活动小结的环节考虑还不够细致。这也是在以后的教学中我需要改进的地方。

    




    http://s13/mw690/0030YCAOgy6EQVezfEEbc&690 孩子玩色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