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体验活动 ---《包饺子》
(2013-04-02 11:05:47)生活体验活动 ---《包饺子》
活动分析:
儿童的手工活动是靠手的技能和使用简单的工具,对材料进行加工成型的一种造型活动。通过手工活动,除了可以发展儿童双手动作的精确性、灵活性和实际操作能力,还能培养儿童耐心细致的工作态度。
首先让孩子们很快就掌握了做饺子的技巧:团——压——捏。
做饺子的主要方法有:
第一步:团(第一步一定要记得团,把“面团”团得圆圆的才行!)
第二步:压 (第二步我压我压我压压压!我把它压得平平的才好)
第三步:捏(延边捏捏捏,捏的圆圆)
第四步:放上一小勺馅,对着成半圆,用大拇指按压饺子边沿,最后将饺子左手上,用有右手的食指和大拇指在此捏饺子边沿,防止饺子露馅。
活动目标:
1.情感态度目标:结合音乐游戏体验生活活动的乐趣。
2.能力方法目标:练习团圆、压扁和捏边的技能
3.知识经验目标:知道饺子是中国人爱吃的一种食物。
活动准备:
1.知识经验:幼儿有吃饺子的经验。
2.物质材料:
(1)饺子范例:音乐《喜洋洋》。
(2)面团、饺子馅。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与幼儿交流,说出自己最喜欢吃什么饭。
2.饺子的基本结构特征和制作方法。
二、基本部分:
1.出示饺子范例,引导幼儿观察。
2.教师示范包饺子的方法。
将面分成大小不同的块,将面放在手心里,先团圆后压扁成薄片就是“饺子皮”,再用小勺挖取饺子馅放入饺子皮上,将饺子皮对折两边进行捏边,饺子就包好了。(强调饺子边沿一定要捏紧)
3.幼儿包饺子。
(1)分面。
(2)做饺子皮。(教师指导幼儿练习团圆和压扁的动作,做好饺子皮。)
(3)捏饺子皮。(教师指导幼儿将饺子馅放入饺子皮,,对折后捏边,对掌握不了的幼儿教师进行个别指导。)
(4)包饺子
教师指导幼儿教教子边沿捏紧,防止露馅
三、结束部分:
活动延伸:
手工区提供橡皮泥进行练习,进行过家家游戏。
活动反思:
本节课原本是一节简单的泥工课《包饺子》。如果按原教材上本节课的话,那么目标和重难点将远远不同,在没有改动的情况下将只是一节简单的手工课,学到团圆、压扁的技能。在我的改动下孩子们不仅仅是学怎样包饺子,更重要的是感受到的生活的乐趣。改课之后我也有一些顾虑,担心孩子会搞得一团糟,可是在实践中证明我的担心是多余的,孩子不但没有想象的差,比预计还好的多。瞧,我们的宝贝们也不赖,看他们那股认真劲儿,不亚于专业人士。孩子们拿着自己的作品,到处向其他人炫耀,快乐得不得了。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幸福、快乐的笑容。感受生活,乐在其中在活动中孩子用他们开心的笑,告诉我他们太高兴,太喜欢上这样的课了。
本节课孩子们不但收获到的包饺子的技法技能,难能可贵的是用真正的食材让孩子感受到包饺子的全过程。让学习生活化、游戏化,让孩子从生活的经验积累中发现问题,增长知识,从而保护孩子的学习兴趣,激发孩子的探究欲望。孩子们从本节课的准备原料,到包饺子、煮饺子、再到左后尝饺子的过程,体验到的是生活的幸福、劳动的快乐。正如《刚要》中要求的:“教育活动内容的组织应充分考虑幼儿的学习特点和认识规律,各领域的内容要有机联系,相互渗透,注重综合性、趣味性、活动性,寓教育于生活、游戏之中。”同时,我们也要为幼儿提供可以操作的活动环境,例如:面案、操作台、烤箱、电磁炉等硬件设施,因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我们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