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轴对称图形》
(2013-06-09 10:41:59)
标签:
教育 |
分类: 小课题研究总结性资料 |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
《轴对称图形》教案
任留小学
教学背景:
2、学生分析:本班学生男生居多,学生思维活跃,喜欢接受新知识,勤于思考,积极回答老师的问题,并且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语言组织能力,积累了一些观察、发现问题的方法,这对于这节课的教学时非常有利的。
(1).有条件的同学收集一些轴对称的图案进行欣赏。
(2).准备一张长方形白纸和剪刀。
1、结合欣赏民间艺术的剪纸图案,以及服饰、工艺品与建筑等图案,感知现实世界中普遍存在的轴对称现象。
2、通过折纸、剪纸、画图、图形分类等操作活动,体会轴对称图形的特征,能在方格上画出简单的轴对称图形。
教材分析:
轴对称图形是日常生活中的常见图形,人们装饰、布置生活环境是也经常利用这些图形。经过轴对称图形的学习,学生既可以了解到轴对称现象在生活中的普遍性,又能提高数学欣赏能力与空间想象能力。
本课教材呈现的内容主要是五个方面:一是让学生欣赏我国民间剪纸艺术以及服饰、工艺品、建筑等美丽的图案,从而感知现实世界中普遍存在的轴对称现象;二是让学生在“折一折、比一比、画一画”等活动中,认识轴对称图形的基本特点,即对折后两边能完全重合,并知道这一条线是对称轴;三是在“猜一猜、剪一剪”的活动中,通过提供轴对称图形的一部分,让学生充分地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进一步巩固对轴对称图形的认识;四是让学生判断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图案,以拓展对轴对称图形的认识;五是安排动手画一画,剪一剪的活动,进一步提高学生对轴对称图形的认识。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掌握轴对称图形的特点,判断一个图形是否是轴对称图形。
教学难点:会找出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及画对称轴。
教学过程:
(一)、情境创设,导入新课
1 同学们,今天,有一个美丽小动物来到了我们的课堂,大家看看
是谁?(出示蝴蝶图片),它今天的任务是带领我们一起学习今天的
内容--轴对称图形,让我们一起走进轴对称世界,来探索它的秘密吧。
板书课题:轴对称图形
2 我们先来看一些图片,观察这些图片,它们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学生独立回答,全班交流,老师总结。
3 你们怎样理解对称?学生尝试发言
(二)、探究新知、动手实践
1、折一折、比一比、剪一剪
2、学生分组实践(折叠长方形):
(1)
教师:观察你折的长方形纸,你发现了什么?
(2)
(3)
小结:如果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两侧的图形能完全重合,这个图形就是轴对称图形。折痕所在的直线叫做对称轴。(板书)
3
4
(三)、巩固练习(课件出示)
(四)、课堂小结
(五)、板书设计
轴对称图形
重合,这个图形就叫做轴对称图形。
折痕所在的直线叫做对称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