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当代太极拳著名大师刘宝余

(2014-09-30 18:18:16)

当代太极拳著名大师刘宝余

                                                          --陈马喜

每当太极拳爱好者谈起谁是最著名的太极拳技击推手大师时,那么上海浦东新区的太极拳著名大师刘宝余必是中老年太极拳爱好者知晓的其中一名。刘宝余先生当过兵,做过工人。在部队时,曾荣获大比武拼刺刀第一名。他即学练过武林前辈常云阶传授的武当太极拳,也学练过武林前辈孟关雨传授的绵拳,也学练过摔跤,也习练过格斗术。曾被许多省市邀请过传授拳技,也同许多武林高手实战较手切磋交流武艺,硕果累累,令人佩服,享誉国内外,因此武林同仁们都愿和刘先生交朋友以及上门拜师。在上世纪80年代就威震上海摊,被武林同仁誉为外滩四大高手之首的武当太极拳传人刘宝余先生。

刘宝余先生对武艺颇有研究,悟性极高,对太极拳劲路的研究精辟独到,造诣很深,曾多次荣获上海和华东地区太极拳推手冠军。1982年4月,中国武术协会秘书长李天骥先生曾专程赶创上海为其摄录技击实况作为技术的研究资料。为此,上海徐汇武协秘书长胡洪曾自豪地称道:“这是上海武术界为全国推手运动的发展所做出的重要贡献。1986年6月,上海武术协会副会长,上海武术馆周云龙老师在会上盛赞刘宝余先生的推手是“真正的推手风格,不愧是上海滩一流高手”。1986年9月,全国武林高手汇集山东潍坊时,国家武术调查组评价刘宝余先生的推手技击手法时说,中国的太极推手就是要走这样的路,我们追求的就是这样的技击风格。这个评价在上海武术界引起很大的轰动。

刘宝余先生借鉴了太极拳推手的方法和结合绵拳的手法,又吸收了其他武术流派的精华,而形成的一种风格独特的太极技击法。这种技击法,主张以静制动,后发先至,决不事前设计什么方法,一切随势而变,在的前提下,寓守为攻,时时处处追求得机得势;劲路使用中,以抖弹劲,弹簧劲和接劲,截劲见长,无论是断根术,击偏术,还是拿放术,都有独到的见解和风格;与人搭手时总给人似有若无,难以捉摸的感觉。引领中,有一种难以抗拒的气势,使你在不知不觉中被束缚了手脚。发劲时,在他人冒犯之前,刘宝余先生决不先行出手,因此也使其在武林同道中有着极好的口碑,大家都称赞刘宝余老先生拳架好,推手好,散手好,功夫好,人品更好。因此很多太极拳爱好者纷纷希望拜刘老先生为师,刘老先生也十分乐意传授自己的技能,至今还有很多太极拳爱好者都纷纷上门邀请刘宝余先生传授拳艺。刘宝余老先生太极技击法的最大特点是:无论何门何派,拳击、摔跤、散打,只要是善意的切磋他都不会回避。刘宝余先生常说的一句名言就是:“真正的太极技击术能适应一切较技的功夫,不能强求别人用什么方法,不管别人用什么方法,你对付不了别人,只能说明你技不如人。”因此,无论是走劲,捻劲,技击推拿,还是踢打擒摔,硬拖乱扯,刘宝余先生总能恰如其分地控制住你,让你身处无术,处处被动,无法施展手脚。

我有缘于相识刘宝余老先生三十多年,本人多次亲眼看到刘老先生演练的太极拳架,以及与他人实战技击推手的功夫。刘老先生的拳架不但美观,潇洒,灵活神妙,而且还借把拳的套路和练功,推手与散手合二为一,形成了独特的训练方法。刘老先生还无数次地手把手地教授我太极技击推手,即还谆谆地告诫我和指点我太极推手的一个“通字,也就是要求我利用推手与别人多交流、多交手、多变化,就能读懂“一通百通的道理所我的太极技击推手受益手刘老先生。在这里我要感谢刘老先生,以表示对他的崇高敬意! 

   (注:上述大部分内容是我收集整理,并摘录于2005年第10期<<少林与太极>>期刊。重新翻阅并摘录这篇文章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让更多的人深入的认识、了解和记住现实中的当代太极拳著名大师刘宝余。如征得刘老先生的同意,我把收藏的珍贵录像资料中,刘老先生演练太极拳拳架和推手的视频片段献给同仁们与之共享。)

 http://s3/small/0030WgYsgy6MrWHrjma02&690

 陈马喜与当代太极拳大师刘宝余(右)合影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