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数学有效课堂提问的作用

(2016-04-24 21:40:49)
分类: 2015小课题

新课标提出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问题是启发学生思维的活动,数学课堂教学是以问题解决为核心展开的。数学课堂提问是激发学生积极思维的动力;是开启学生智慧之门的钥匙;是信息输出与反馈的桥梁;是沟通师生思想认识和产生情感共鸣的纽带,因此教师应充分发挥课堂提问的效能。有效课堂提问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教师实现有效教学。教师提出问题的目的是对教学的目标,教学的过程,教材的内容,学习的动机,学习的方法,学习上的困难、进度、评价等方面的检验与推进。根据教学目标,围绕教材中心,考虑学生要学到什么,思考什么,会行成何种能力和品质,教师设计问题。通过有效课堂提问的切入,可以把抽象的知识点转变为感知的对象。提出清楚、明确的问题,能够为学生指明思维的方向,激发学生的主题意识,引导学生积极思考,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从而增强学习数学的动力,进而达到教学效果。如教师可用求同答案的(唯一正确的)问题考察关于信息的记忆;以求异答案的问题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二、增进师生交流。教学活动是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的双边活动,师生在教学中存在着大量的知识信息和情感意向的交流。这种交流又是在融洽的师生关系,和谐的教学气氛下进行的。教师有效课堂提问能够尊重学生,讲求提问的态度、方法和技术,会将师生间的认识和感情紧密联系起来,架起师生双向交流的桥梁,保证师生交流讯道的畅通,实现师生互动。

三、集中学生注意。当教师提出有效课堂问题时,往往会使学生的注意力处于高度集中的状态。或独立思考,或相互讨论,使课堂教学秩序静中有动,动中有静,但都朝着一个共同的目标驶进,引起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良好的教学提问艺术既是一种镇静剂,又是一股凝聚力,它能保证教学活动的顺利进展。

四、激发学生的兴趣。好奇是人类的第一美德,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学的最大成功是学生乐学。数学课知识性强,不可避免地缺乏趣味性的内容,若教师只是照本宣科,则学生听起来索然无味。教师精心设计新奇蕴疑的课堂提问,可以激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和浓厚的学习兴趣,创造愉悦的情境,激发学生根据提问进行积极思考,为学生创造思考和探索问题的条件。

五、激励学生参与。教师的有效课堂提问为学生提供一个表现自我的平台,让他们展露才华、发表见解、陈述观点,还能锻炼口头表达能力和语言组织能力,争先恐后的发言能够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与课堂反应的灵敏度。师生之间的互动可以促进人际交流,沟通感情,发扬民主教学,凸显主体意识。课堂教学的核心理念是以学生发展为本,新的数学课程改变了传统的知识呈现方式,为学生的探索提供了空间。有效课堂提问可以引导学生去进行“观察、实验、猜想、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激发学生的主题意识,鼓励他们积极参与教学活动,从而增强学生学习的动力。

六、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德国著名教育家第斯多惠指出:“一个差教师奉送真理,一个好教师则教人发现真理。”

教师的有效课堂提问有助于启发学生的思维。问题是思维的表现形式,问题就是个体在满足需要的认识和实践活动过程中,由于主客观要素的缺损和障碍而使活动中断时所派生的一种需要。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向学生提出挑战性的问题,可以引导学生发展智慧。”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教师提出的疑问,能激起学生的认知冲突,学生认知结构内的矛盾,能使学生的求知欲有潜状态转入显状态,刺激学生去想问题、研究问题,通过自己的思维活动和实际操作来解决问题,获取知识。或者学生因质疑而生的“悬念”,都是学生求知欲的催化剂,也是他们思维的“启发剂”,它能使学生产生许多“为什么”,进而“打破沙锅问到底”。

发散思维是一种创造性思维,教师若能在课堂中提出激发学生发散思维的问题,引导学生纵横联想所学知识,以沟通不同部分的教学知识和方法,对提高学生思维能力和探索能力是大有好处的。

在数学教学中,有时教师课堂提问后,可鼓励学生敢于猜想,并引导学生进行猜想,培养学生的猜想能力是提高学生创造能力的一条有效途径。

有效课堂提问重要的是促使学生积极思维并且能更加深入地探究,提问具有一定的启发性,这也是关系课堂教学成败的关键。

七、支持与强化学生的学习行为。各种数学概念、定理、法则的习得离不开发人深思的问题的启发;知识与技能的巩固强化同样来自精心设计问题的诱导;有效课堂提问,不仅能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而且还能促进其知识内化,构建认知结构,强化综合应用能力。教师有针对性的提问可以揭示内容的重点,引起学生充分的关注;针对易混淆或似是而非之处的提问,有助于学生理清概念,明辨是非;分析应用型的提问课促进知识内化,有助于学生认知结构的建构;教师对学生回答的介入与追问,可以加深印象,巩固所学,进而拓展引申,提高学生思维的层次。

八、利于教师反馈信息、有效诊断与评价。反馈也是实现调控的必要前提。教师的有效课堂提问,可以了解学生能否使用数学语言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的思考过程,是否找到有效地解决问题的方法,是否有反思自己思考过程的意识。不仅关注学生数学学活动的结果,更关注他们学习过程中的变化和发展,并对学生的思维过程进行指导和评价。可以通过获得的反馈信息,找出问题所在,并据此对课堂教学进程作出相应的调整。当学生思维出现偏差和可让出现冷场时,教师一个导向性的问题可及时引发学生的思维活动,以此来控制教学方向和进度。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