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数学阅读教学案例分析

(2014-05-30 08:50:18)
分类: 2013小课题

【数学阅读教学案例分析】

两角和与差的正弦、余弦、正切

一、复习内容:两角和与差的正弦、余弦、正切 

二、复习目标:1.牢记和差公式、倍角公式,把握公式特征;2.灵活使用(正用、逆用、变形用)两角和与差的正弦、余弦、正切公式进行三角变换,三角变换中角的变换技巧是解题的关键.

重点:公式进行三角变换,,难点:三角变换中角的变换技巧。 

三、具体教学过程 

1.课前学生预习准备。

其具体步骤是:讲课组①相应知识的系统梳理;②典型例题的摘录;③搜集平时作业,测验作业中存在的典型错误,组成课堂基础自测题;并进行分工协做。

五个答题组各准备典型题或有代表性、有启发性的题,组成考核卷。

教师与讲课组学生交流,帮助学生整理组织相关内容,结合学生准备做出导学稿,分发给所有学生。

2.课堂过程:

1)教师分析高考考察方向和复习目标.

2)讲课组成员讲解本节考点知识系统梳理。

3)五个答题组各选一名代表完成一道自测题的板演,讲课组成员批改并点评。教师总结点评。

4)讲课组成员讲授典型例题。确立该题所考察的知识点和方法,并互相讨论解题过程中的易错点和容易忽视的问题。

5)答题组对变式训练题抢答完成,讲课组批改,并进行反思总结,归纳出解决问题的关键和方法及其需要注意的事项。教师控制教学节奏,并有机、适时地对有争议的问题或引起认知冲突的部分作相应的释疑。 

6)教师点拨,通过典型例题,并给出答题模版,指导学生领悟通法,规范作答。

7)答题组出示考核题,由讲课组作答,若本组无人会答,则由其余同学抢答。检测学习效果。

3.课尾教师进行点评、归纳、小结(最好由学生自己完成),并评选本课“主讲明星”与“最佳评议”。

【案例反思】 

1.让学生走上讲台,训练学生“说”,既为学生提供展示才华的舞台,满足其表现欲,尝试成功感,又让学生亲历知识掌握的构建过程。 

2.由于要自己完成课前的准备作业和讲解内容,迫使学生进行章节的全面复习,对知识进行系统整理,这一复习环节,训练学生“读”,真正达到了学生自觉地学习,使学生由被动学习转化为主动学习,提高学习效率。 

3.当学生讲解时,学生听的更认真,更敢于质疑,很好的训练了学生的“听” 

4.通过学生板演,能更好的反映出学生的书写状况,使学生的“写”得到训练。

5.组织这样的课堂教学流程,培养了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组织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应变能力、心理承受能力等,培养了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促使学生的个性达到良性的发展。

6.学生有互相帮助的机会,学习较差的学生能直接得到学有余力的同学的帮助和指导,更容易掌握和理解所学的知识,调动兴趣,提高了学习能力。互帮互学为学生营造了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

7.通过学生自己变式,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使他们对一类问题有根本性地掌握,起到以点带面的效果。通过以组题的形式让学生通过有目的的联想,探索习题之间的内在联系,明确问题产生的背景,领会问题的实质,进而找到相应的解题策略,培养学生的思维的灵活性和广阔性,进一步完善、深化学生的认知结构。 

8.让学生分享自己成果的乐趣,体现了“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领者与合作者。”的教学理念。建构主义认为:学生的学习不是被动的接受,而是一种主动的学习,一种知识的重组或重新建构的过程。因此,学习方式的转变,对学生的学习至关重要。本课注重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教者适时点拨,发现问题,培养探索精神。培养了合作精神。通过展示研究成果,让学生感到爱好盎然而布满探索求知的愿望,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发挥。体验成功的喜悦,分享快乐,提高了学习的积极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