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佛说病差总要——海公上师《阿含学记·善聚品(第八经)》学习(三)

(2024-06-26 07:24:38)
标签:

经论学习

《阿含学记》学习

分类: 学习资料

佛说病差总要

——海公上师阿含学记·善聚品第八经)》学习(三)

佛说病差总要——海公上师《阿含学记·善聚品(第八经)》学习(三)

关于第二法,随时而食。

这是讨论“食”与“时”的关系,主要是指修行人饮食时节要求。即如世尊在天道依然要求释提桓因“以人间时节饭食如来。”

海公上师于此释说,“食必有时,若终身食,七日药,早食、中食,若非时食,应知开遮得宜。”这些皆含摄于佛门戒法。

所谓“终身食”。是说一些食材益为行者终生食用而无碍。我们通常食用的“主食”即属此。我们于此试扩展理解其中义理:一是可食用的食材与可以作为终生食用的食材不是一个概念,前广后约,应以区别。二是作为个体而言,长期因缘而相应了的“终生食”,以尽量不轻易改变为好。因为这种改变,隐含“不宜”或“不适应”的风险。尤其是年长者,由于其“终生食”因缘深,如果突然改变就可能引起身体不适。现实中不乏这样的事例。如长年生活在国内的老人随子女去国外生活,很可能因食材突然变化而引起身体不适,

所谓“七日药”。出家人律仪中将各种食材也统称之为“药”。“七日药”,即是按律仪要求,有些食材出家众食用和储有不得超过七日。其中密义不作讨论。我们从中得到的启示是,一些食材不可像“终生食”那样适合长期或较长时间段连续食用,而是食用一段时间后须停隔一段时间可再食用。“七日药”中所蕴含的法义思想和智慧,如何在我们日常生活尤其是祛病康复中具体运用,这里难以一言蔽之。又兴趣者可以自行探讨。

所谓“早食、中食,若非时食,应知开遮得宜”。佛法有说,天道早食,人道中食,鬼道晚食。现实地球人多为早中晚三食。从行人角度言,各宗对七众弟子“三食”要求或有不同。依海公上师释说,应当不违自宗律仪,开遮得宜。

以上都是属于“随时而食”应把握的内容。瘥病之人,应以注意。

现实中,“随时而食”似乎还有一个新课题,即如何对待反季节食材。古代没有这个问题。现在出现的农业生产工厂化,人为改变局域气候等,使得出现反季节食材。依于“随时而食”思想,我们应当尽量选择当季食材,少食或不食反季节食材。

随时而食或许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易于忽略的问题。世尊于此作为瘥病之法教诫弟子。海公上师将“选择而食”、“随时而食”提到“修行之要道”的高度,认为“不善学者病障缠人,乃至终身不能修行用事。善食调身,即名道,善食者依律,调身者修定。”吾等弟子当深体会世尊教诫及祖师释说所蕴含的悲愿与智慧。

待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