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和同开珎小平鉴赏

(2013-03-13 22:00:02)
标签:

杂谈

http://s8/mw690/a49707f0gd7cf3e0ba5c7&690

   直径:24mm           厚:1.2mm           重:4.51g
  http://s5/mw690/a49707f0gd7ceedb17c44&690

扬州首现唐代日本古银币 
陈晓友    顾建中 

 http://s16/mw690/a49707f0gd7cf431ad77f&690

        是一千多年前日本遣唐使阿部仲麻侣,或者吉备真备等日本使节访华时携带的赠品之一?还是唐天宝年间日本学问僧人荣睿邀请当时中国扬州大明寺住持高僧鉴真和尚东渡日本传法时的遗存呢? 

  这是一枚直径2.6厘米、重5.4克“和同开”古银币,是笔者藏友近期在扬州红园收藏品市场一卖旧杂物摊上所购,该币字迹清晰、古朴滋润,银面黑漆古包浆入骨,为一眼真品。

  “和同开”币是日本历史上第一批自铸官币,公元707年末日本元明天皇时(中国唐代中宗神龙三年),日本崎玉县秩父市黑谷首次发现铜矿,次年秩父地方迅速将开采的铜矿样品呈报给日本皇室,这对于金属资源贫乏、国内货币流通依赖于中国和朝鲜半岛流入的日本岛国来说是一惊天喜讯。为庆贺这一历史性发现,日本元明天皇下诏改当年庆元五年为和同元年,并于公元708年5月、8月分别按中国唐朝“开元通宝”制钱式铸造出“和同开”银、铜币作为日本首次自铸法定货币。

  “和同开”币其“和”意为大和民族,“同”为铜意简称,“和同”应是和铜称谓的省略,“开”字可以理解为开始通行之意,那么“”意是什么呢?我国史学家郭沫若先生在1972年发表观点认为“”是繁体字“寳”的简略,依照郭老观点,“和同开”应读作和同开宝,但日本多数学者认为“”是汉字珍的异体书写,既然“和同开”是日本仿制唐开元通宝钱式(唐开元通宝与日本“和同开”首铸期差为87年),日本在中国东汉时又曾被封为委奴国,那么按照中国古文字回避习惯,“”不可能是宝,而只能是珍,因而“和同开”读作和同开珍更妥当些。“和同开”银币日本钱币史载仅流通了一年有余时间,多数又作了赠礼使用,存世极为珍稀。在中国,“和同开”银币也仅于1970年10月在西安市南郊何家村有出土窖藏5枚的记录,扬州这枚传世的“和同开”银币与陈列于陕西省博物院两枚同名银币文字气息基本相符。“和同开”银币出土消息传到日本后朝野震动,日本政府特委派日中协会来我国借币展出,一时观者如潮,日本国民一睹本国国宝,感叹不已。

  那么扬州传世的“和同开”银币是一千多年前日本遣唐使阿部仲麻侣,或者吉备真备等日本使节访华时携带的赠品之一?还是唐天宝年间日本学问僧人荣睿邀请当时中国扬州大明寺住持高僧鉴真和尚东渡日本传法时的遗存呢?当时“和同开”银币入境中华又究意有多少枚呢?这些已无资料考证了,但有一点无疑的是,“和同开”古银币是中日两国友好交流的千年见证,必将引起中日友好人士的密切关注。 

           文章摘自扬州新闻网: http://www.yznews.com.cn/yzwb/html/2007-12/08/content_3546852.htm

        在此谨对作者表示感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