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简单的排列》开评课(同课异构)

(2015-12-14 15:41:14)
分类: 主题教研

学校校本培训活动记录表

工作单位: 平阳县萧江镇第三小学          

项目名称

低段数学组同课异构

项目负责人

徐宪业

活动时间

2015.12.08上午第二、三节

活动地点

二(1)、2)

活动主题

《简单的排列》开评课

主 讲 人

徐宪业

参加对象

申丽娜 王大河 徐宪业 郑洁 蔡玉蓉

范姿姿 周金叶等18人

申请学时

1

活动内容

及进程

 

2015年12月8,对二上数学《简单的排列》进行同课异构。

1.上午第二节课,蔡玉蓉老师在二(1)班开课;第三节课,郑洁老师在二(2)班开课。

2.于中午12:00中全体数学组老师集中综合楼四楼小会议室进行集体评课。首先,分别请蔡玉蓉、郑洁两位老师进行课后反思;接着分别有徐宪业、申丽娜两位老师对这两节课进行评课;最后,其他老师进行补充。

http://s9/small/0030RUnOgy6XLzCJQWQe8&690

http://s13/small/0030RUnOgy6XLzL9Gpe4c&690

活动反思

与建议

  

   在研讨活动中,大家讨论很激烈,教学效果较好。

过程确认

 

                                    科研处负责人签字:白思敏

说明:活动一周内,校本培训职能部门根据项目负责人递交记录表审核内容并签字确认。考勤表附后。

 http://s8/bmiddle/0030RUnOgy6XLzNwikD37&690

http://s9/bmiddle/0030RUnOgy6XLzNAiU0a8&690

http://s12/bmiddle/0030RUnOgy6XLzNE3I76b&690

 

《简单的排列》评课稿

(徐宪业)

蔡玉蓉老师今天上午上的《简单的排列》,是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广角第一课内容。

在这一节课中,蔡老师以小学生感兴趣的动物为题材,创设了小朋友帮助小动物闯关的情境。这样的教学设计比较新颖,符合二年级小学生的心理特点,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切合了本节课的教学主题。在教学中,蔡老师让学生经历观察、猜测、动手操作、合作交流的过程,比如在本节课让学生找出123三个数字可以组成几个两位数的时候,蔡老师让学生利用卡片进行摆一摆并记录下来,在反馈时,有序地展示出不同的作品,引导出要做到“有序、不重复、不遗漏”。这节课教学目标明确,教学设计比较新颖,符合这一年龄段孩子的心理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方法恰当,较好的达成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也存在一点小遗憾,就是没有充分的暴露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进行辩论以产生思维的火花,以内化知识与方法;在设计表格时应考虑到开放性,以便让学生有较多的遐想。

 

 

《简单的排列组合》评课

(申丽娜)

     《简单的排列》是新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的内容,这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经历探索简单事物的排列与组合规律的过程,初步体会有序思考解决问题和优化思想方法。难点是:有序思考解决问题和优化思想方法的运用表达。

       郑老师在上这一节课时,她按照新课程的要求,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学习实际情况设计了这一堂课,这堂课在教学中呈现出许多的亮点,值得老师们学习和借鉴。

       1.制作的课件可操作性强,真正做到了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增强了教学效果。

       2.情景创设新颖、巧妙。新课伊始,便开始讲小刺猬、小白兔、小鸡等三只小动物雨中撑伞的故事,激趣导入,抓住了儿童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点,让学生思考撑伞的几种情况,这样不仅很快吸引了学生注意力,还激起了他们的求知欲望。

       3.郑老师能够根据新课改的要求,努力做到以学生为主体,以老师主导,组织学生进行简单的排列整个知识的获取,提升学生的参与感。

       这堂课也有几个值得探讨的地方:

       1.这堂课的整体设计其实是不错的,但实施中时间安排不够合理。整堂课给听课老师的感觉有点“飘”,主要表现在给学生自主表达辩驳的机会不多,教师在言语上还要注意思考怎么使语言简洁、精练,怎么进行有效引导。

       2.重、难点的把握不是很好。在这节课中,让学生体会有序思考解决问题和优化思想是一个重点内容,当部分学生会摆、会说时,除了用老师的言语让学生了解在做排列问题时要有顺序,按一定的方法去完成外,教师忽视了引导让学生自己去探索提炼思想方法,本人认为最好让学生自己上台摆一摆、说一说、比一比、辩一辩,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的思维火花真正得到碰撞,如此,学生脑中所能形成的印象才会更深刻,理解会更透彻。

        以上仅代表我个人的看法,有不当之处,请各位领导、老师批评指正。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