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评课

(2015-07-05 23:31:41)
标签:

育儿

分类: 一人一课

学校校本培训活动记录表

工作单位: 平阳县萧江镇第三小学  

项目名称

高段数学教研组教研活动

项目负责人

徐宪业

活动时间

2015.06.11第三节

活动地点

陶艺室

活动主题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评课

主 讲 人

梅川剑

参加对象

温丽辉  林乃庆  梅小青 梅川剑    潘少红  鲍宗楼  徐宪业 高启杰  王大河等人

申请学时

1

活动内容

及进程

2015611上午第三节,梅川剑老师在陶艺室评课。

1.  梅川剑老师课后反思;

2.  潘少红老师主评;

3.  其他教师评课

 

活动反思

与建议

教学效果显著。

过程确认

 

                                    科研处负责人签字:白思敏

说明:活动一周内,校本培训职能部门根据项目负责人递交记录表审核内容并签字确认。考勤表附后。

 http://s16/mw690/0030RUnOgy6TBHu5g6jdf&690

http://s4/mw690/0030RUnOgy6TBHvouxJ33&690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评课稿

潘少红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这一课第十册第六单元的一个学习内容。在这个内容之前,学生已经掌握了分数的基本性质,学会了约分、通分、分小数互化的方法,

懂得了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算理。其中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是本节课最直接的知识起点。本节课的内容又是进一步学习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基础,同时又是本单元的重点。听了梅川剑老师执教的《异分母分数加减法》这节课,本人认为本节课目标定位准确,重、难点突出,有如下亮点:

1、自主探究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算理、计算方法。

教学时,梅老师直接出示生活垃圾这一扇形统计图,让学生通过观察从图中发现信息,并提出问题,然后根据学生的提出的不同问题,指名列式计算。把学习的主动权还与学生,学生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人。在学生自主解决之时,发现分数的分母不同时,梅老师就问学生怎么办?从而引出了课题。接着重点探讨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梅教师又出示了利用小数的计算方法,经过对比之后,发现前一种方法具有普遍性,这样学生就更明确学习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必要性了。

2、教师总结及时有效,关键把握准确。归纳方法时的点拨清晰、条理、明了,并且把异分母分数加减法计算的关键环节是什么,化异为同的这种转化的数学思想给学生加以渗透。

3、教师点拨及时到位,避免了学生很多低级错误。如:通分时要注意什么?转化过程中注意什么?强调能约分的要约分,讲解时又强调为什么要选择最小公倍数做公分母,另外还时时处处强调计算法则等。

4、练习设计题型精、层次明显。如:生活垃圾问题的解决是对所学知识的直接应用,判断题学生不仅要判断,还要找出错处,进行改正,计算题中的解方程,这都让学生很好的巩固了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此外这也很好的体现了本次教研活动主题,很好的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学生完成的得心应手,教学效果很好。

5、教师关注全体学生的同时,对学困生更是关爱有加,肯定了学生的能力,调到了学困生的学习的积极性。教师在细节处理上很细:书写格式的规范、结果最简、时时强调找最小公倍数的方法,总结性很强。

总之,听了梅老师的这节课,我觉得好多好多地方值得我学习。特别有一点,是在学生学习完《异分母分数加减法》计算方法后,梅老师让学生完成前面例题中提出的问题列式还没计算完的题目,这时发现有道题被减数比减数小减不掉,其实一开始大家都没发现,但这时学生计算时发现了,梅老师就利用这时机向学生强调:列式时一定要先看清判断两个分数的大小再列式。在教学中,我也发现学生抓住数字就列式,常常列式错了,真的要特别强调。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