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复述”与“讲讲”
翻开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从低年级开始,一部分课文在课后的练习中,安排了“复述课文”的要求。以五年级上册为例,有六篇课文安排了这项训练,其中《推敲》和《伊索寓言》要求“讲讲故事”。为什么有的课文要求“复述”,有的课文要求“讲讲”呢?“复述”与“讲讲”之间有什么区别呢?作为语文教师如果不能廓清对这两个概念的认识,势必影响对教学目标的把握,教学策略的运用,以及这项训练的效度。
从概念上看,“复述”在词典中有两个义项:(1)把别人说过的话或自己说过的话重说一遍。(2)语文教学上指学生把读物的内容用自己的话说出来,是教学方法之一。显然,阅读教学中的“复述”应该选择第二个义项。而“讲讲”就是“说说”的意思。二者在语义上都含有“说”的意思,都是训练学生说话的有效的形式。再从内含的范围来看,“复述”可分为“概述”、“详述”、“转述”等,它的内含范围要比“讲讲”大,可以说“讲讲”只是复述的一种形式。
虽然二者存在从属关系,而且都是“说话”的练习,但是在要求上还是有区分的。“复述课文”一般要求学生能够立足教材,用自己的话把教材的内容说出来,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概括性复述”的训练,把课文重要内容说出来。也可以进行“详细性复述”的训练,把课文原汁原味的说出来。还可以进行“创造性复述”的训练,针对课文重点,发挥自己的想象,把课文有创意地说出来。同时,年段不同,要求也应该不一样。低段复述的重点应该放在能够完整地把课文说出来;中段在概述和详述上着力;高段则要在创造性复述和转述上下功夫。要体现出由易到难,螺旋上升的训练过程。“讲讲课文”一般针对的是故事性很强的文章,这类课文有人物,有情节,生动有趣,富有启迪意义。笔者以为“讲讲课文”一要完整,二要生动。要像讲故事那样,把课文完整地、有声有色地讲出来。可以就课文内容去讲,也可以对课文内容进行创造性的发挥。讲的时候可以加上表情、动作,以增强讲的效果。可以说“讲讲课文”要比“复述课文”的要求更高一点。当然,要求复述的课文中,也有不少课文适合“讲讲”,比如《嫦娥奔月》、《林冲棒打洪教头》等,教师教学时可灵活把握,有效训练。
由此可见,编者在教材中安排“复述课文”和“讲讲故事”的意图,一是丰富说的形式,二是体现不同要求。我们只有充分领会编者的意图,才能针对具体的教材,采取有效的策略。让学生在说的实践中提升说的能力。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