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初中英语单元教学与资源整合探析

(2012-04-21 21:14:16)
标签:

杂谈

                        

内容摘要:教师、学生、教材是构成教学的三大因素。教师应善于利用教材,活化教材,开发教材。 在初中英语教学中进行单元教学和资源整合即,教师要以积极的心态来理解教材,对教材内容进行分析研究,正确梳理教材信息量,并根据自己学生的认知水平、学习风格、喜好、强势、弱势等,从而有效的评价、选择和调适教材,也就是对该单元的内容进行科学合理地调整、取舍和补充,充分运用远程教育及网络资源来优化英语教学。

关键词:分析   活化   整合

 

一、对现用初中英语教材的认识

笔者认为,现用初中英语教材《Go for it》的编排是单元式编排,每个单元是一个独立的模式,一个单元围绕一个主题展开,解决学生日常生活和学习等存在的问题。内容编排包括单词,短语,句子,对话以及篇章和语法渗透,欣赏不同国家的文化习俗等。其结构合理科学,层次递进,螺旋上升,有系统的进行编排,以保证学生得到充分训练,全面提高学生的英语运用表达能力。

该教材每单元的知识容量很大,这对我们英语教师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笔者经过实践分析认为,英语教师应认真研讨教材和新课标,合理地进行单元整体分析,整合活化单元教学内容,并突出每节课的重难点,选择恰当的教法和学法,最大限度的挖掘学生的潜能,帮助学生灵活、自如地运用所学英语知识进行听,说,读,写,译,赏等能力的形成与提高。

二、初中单元教学与资源整合的意义

著名教育家布鲁钠说过:“学习最好的刺激是对所学教材的兴趣”。对于初中学生来说,“兴趣”将直接影响其学习效果。“多媒体优化”课堂教学模式,远程教育资源中的其他教学设备,常常使教学内容的表现形式变得新颖而引人入胜,所学内容的文化背景,语言背景,通过音像变成了具体的形象,学生们在和谐,自然,轻松,生动,具体形象的教学氛围中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加强了对所学知识的印象,有助于对学生同时进行多形式,多角度,多层次反复呈现所学教材内容,加强提高学生们对知识的记忆力,刺激其进行表达及运用。

远程教育和网络资源为初中英语教学提供了极大的方便,教师和学生有机会享受来自全中国乃至全世界的优质英语教育资源,合理地整合运用这些资源, 不但能刺激和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有利于为学生创设生动活泼的英语语境,促使其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表达的欲望,有利于为学生把难点进行分解、组合,直观地再现所学知识,突破难点,重现重点,并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有利于扩大教学容量,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同时加强对学生进行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熏陶和培养,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英语教师应善于分析每个单元的教学内容,结合所教初中学生的学习特点,进行科学地重整后, 根据整个单元的教学内容,适时、适量、科学地运用远程教育和网络等资源,正确引导学生带着问题去观察、思维,建立直观形象和文字抽象描述之间的联系,进而培养其逻辑思维能力和英语表达能力。教师要善于学习,拓宽知识视野,加强多媒体技术业务进修,熟练掌握计算机技术,积极进行多媒体教学课题的探讨,并把远程教育和网络资源与教学内容有机整合,促进英语教学水平的提高。

三、如何在初中英语教学中进行单元教学和资源整合

笔者认为, 教师、学生、教材是构成教学的三大因素。教师应善于利用教材,活化教材,开发教材。 在初中英语教学中进行单元教学和资源整合即,教师要以积极的心态来理解教材,对每个单元的内容进行详细地分析研究,确定其重难点,正确梳理教材信息量,并根据自己学生的认知水平、学习风格、喜好、强势、弱势等,从而有效的评价、选择和调适教材,也就是对该单元的内容进行科学合理地调整、取舍和补充,并充分运用远程教育及网络等资源,“海纳百川”来优化英语教学。

单元教学分析案例 What are you doing ? (JEC Grade7 Unit5)

本单元从内容上要求学生认识且运用现在进行时态表达现在正在发生的事情。教材本身先从单词,句型操练起,

A: What are you doing ?  B: I am playing。

然后到教对话,并进行对话操练,听力训练,最后描述一个场景,分四课时完成本单元的教学内容。

笔者根据多年来的教学经验,对本单元教材内容进行分析研究并结合自己所教学生的特点认为,我所教的这些七年级学生仅仅学了一学期英语,只会简单描述人和物的一般特征,性质,以及经常性习惯性的动作等,学生思想中还没有动词时态这个抽象概念。 所以我认为,在第一课时,让学生分析以前所学的英语句子特点,体会一般现在时态的结构以及如何运用,学生通过回忆整理得出一般现在时态的结构,

主+am/is/are+表语…

主+动原+…

主(单三)+V单三+…

反复强调动词的形式。

回忆总结在什么情况下使用一般现在时

A:指人或物本质、特征、所在地点。

B:表示人的习惯,爱好,憎恶等。

C:常见的特征:sometimes , often ,  usually,  always , on Sunday , in the morning,  every day 等。

引入要表达正在发生的动作的动词结构,即现在进行时态结构。

We are learning English (now)

主+am/ is /are +v–ing…

强调观察   am/is/are+v–ing 然后再用

A:What is he wearing ?B: He is wearing a sweater。

引入 V---ing的结构法则,帮助学生记忆运用。反复进行操练,直到学生掌握。

在第二课时,教学新动作单词和其它单词,引导其用现在进行时表达,看图描述人物正在进行的动作比赛,听力训练比赛等。

在第三课时,引导学生进行场景描述,一般现在时和现在进行时比较应用,然后,从口头表达落实到笔头训练。

在第四课时,进行阅读训练的同时,进行该单元综合训练。

重新整合后的教学内容条理性更强,尤其适合所教学生的特点,这样做可以避免学生在运用时,出现结构混乱现象,以便学生尽快掌握现在进行时态并进行正确的运用。

把单元教学内容与远教、网络等资源进行有机整合,并选择合理,科学,有趣的教学方法尤为重要。教学本单元内容之前,我从网上查阅了大量的有关本单元的资料,观看学习了好几位教师的优质课,下载了许多学生喜闻乐见的图片,音像资料和课件,经过重新整合加工,做成新的适合所教学生的课件,图片上配上文字,重点地方加上着重号,再配以动画效果。在课堂上, 我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分别采取了比较法、创设情景法、设计任务法、游戏比赛法,测试法等教学方法来提高英语课堂效果。

我和学生一起互动讨论,欣赏纯正的英语,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帮助学生提高分析,理解,运用,归纳知识的能力。如:

What is Yao Ming ?       He is a basketball player。

What is he doing now ?    He is playing basketball 。

What does Wang Fei do ?   She is a singer。

What is she doing now ? Is she singing? No , she is eating。

学生们顿时有了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同时,课堂英语语言训练更具有了灵活性和挑战性,学生们的积极性特强。让学生渐渐进入状态后,加大容量,进行技能技巧训练。然后再通过突出一些重要词语,让学生描述图片所提供的各个场景,用所学英语知识进行阅读理解,推理完成任务的同时,受到美的熏陶。整个单元教学效果极佳。

四、体会和结论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初中英语单元教学和资源整合是一个任重而道远的课题,需要广大英语教师进行艰辛的教学实践,不断探析反思更为科学的教学方案。网络和远程教育资源为英语教学和广大英语教师以及学生们提供了新的机遇,而能否让学生们享受到优质的英语教学的关键在于英语教师。我们应该对自己的教学实践进行理性的思考,不断提高自己的英语能力,学习他人先进的教育教学方法,不断地吐故纳新,并善于研究英语教学内容和所教学生的特点, 探求、总结、应用新颖的、科学的教学方法。同时,要善于学习并更新自己的教育教学手段,以适应现代英语教育的需要。

 

 参考文献:

1、陈瑶 2002 课堂观察指导 [M] 北京:北京科学出版社

2、李大健 2004 课程改革与教师专业发展 [M] 成都: 四川教育出版社

3、王洁 2005 实践智慧在教研中提升 [J] 人民教育 (2)

4、陈琳 王蔷 程晓堂 2002 全日制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解读 [M]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5、张兼中,俞红珍 1998 英语教育心理学 [M] 北京:警官教育出版社

6、王笃勤 2002 英语教学策略论 [M]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7、梅德明 2004b 新世纪英语教学理论与实践 [M]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9、施良方 学习论 [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1

备注  2009.2.24.发表于学英语报教师版第34期,总1300期

国内统一刊号CN14-0702/(F)

 
 
 
 

 

  取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