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教材是载体教语文是核心——《教材解读》讲座心得牛欣

(2018-11-18 15:03:41)
标签:

教育

教材是载体 教语文是核心

——听盟教研员孙宝琴老师讲《教材解读》有感

                                                                           音六小  牛欣  

       教材中的课文只是教语文的材料,是“载体”,就像叶圣陶先生说的只是“例子”,语文课就是用课文这一“载体”或“例子”来教学生学语文。然而这只是我们长期以来对语文课程的一种理性认识,遗憾的是“教课文”却是当下语文课堂中的一种常态,很多教师客观上还是在教“课文”,也包括我。教学目标主要指向课文思想内容的讨论,一堂课下来,最后能够总结的也往往是学生在课文思想或人文情感方面的收获。针对这些问题,很多专家警惕起来,向我们教育工作者敲响警钟,作出纠正。为此,我旗教研室副主任贾楚漪特邀请盟语文教研员孙宝琴老师为全旗语文老师进行《教材解读》的讲解。

       一、什么是教材解读及它的意义何在

       孙宝琴老师首先为大家讲解“什么是教材解读?”就一篇课文而言(狭义的),教材解读,就是通过对一篇课文的反复揣摩,对课文的内容、表达的情感以及“布局谋篇、篇章结构、表达方式、表达顺序、表现手法、材料安排、修辞手法、遣词造句”等全方位、多角度进行全面、细致、深入地剖析。立足于教材,超越教师用书,读出自己对课文的深入理解和独到见解。

       接着又逐一地分析教材解读的六大意义:

       1.使用好部编教材的需要。

       2.文体意识回归的需要。

       3.阅读教学多元指向的需要。

       4.回归语文学科终极目标的需要。

       5.非常规课型的需要。

       6.树立正确价值取向的需要。

       通过学习使我深深地知道:细读文本,可以很好地、很准确地明确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核心要素,准确地制定一个合理的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首要任务。而语文教师对教材的解读,直接影响着教学目标的制定和实现。语文教师拿到一篇课文,必须懂得对学生“教什么”,结合教材的性质去思考:文体的特点;课型的特点;课时的特点;年段的目标;单元训练目标等去确定课堂教学目标,把握本文的教学核心目标,再围绕核心目标确定其他目标。心中有了标,往下的教学工作就有方向,有目的地开展了。

       二、如何解读教材

       就“如何解读教材?”这一问题,孙老师给我们整理出五步:

      1. 整体感知。

      2. 理清脉络。

      3. 分段理解。

      4. 逐句剖析。

      5. 品词析句。

       这也就给我们语文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想给孩子们一杯水,着实需要我们教师有源源不断的自来水。解读好教材,才能确定好内容选取。选择教学内容,确定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设计的基础工作。众所周知,教学内容的准确选择,是语文教学获得实效的关键所在。关于教学内容选择的问题,吴教授提出这个问题需要从两个层面思考。首先是从课程论层面宏观考证语文教学的宗旨和任务。其次是教学论层面的微观思考,就一篇课文的教学来说,要看其属于上述哪个范畴,然后才能有针对性地选择教学内容。我们的语文教学已经习惯于用“高大”的豪言壮语来演绎教学,产生的结果却是学生老爱编造一些“高大”的空话、套话以迎合老师的胃口。

       结合孙宝琴老师《教材解读》的讲座,本人认为教材是载体,教语文是核心,我们重在教语文,教语文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必须有解读文本的能力,才能开展教语文的活动,指引学生学语文,学习、积累与运用语言文字等一系列的教学活动。方面所能发挥的作用,解读并选择有利于小学生学习语文的教学内容。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