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试题回放
(四)阅读下面诗歌,完成21--22题(4分)
雨晴
(唐)王驾
雨前初见花间蕊,雨后全无叶底花。
蜂蝶纷纷过墙去,却疑春色在邻家。
21.诗的前两句通过-----手法,突出了这场雨对花的摧杀,表达了作者的-----之情。(2分)
22.诗中“--------------”一句,既表现出作者-----------,又衬托了蜂蝶寻找春色的生动情态。(2分)
二.试题解析
21题考查学生对诗歌表现手法的分析和对诗歌思想感情的把握,22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和作者思想感情的把握。
21题要抓住题干中“前两句”的提示,确定鉴赏的范围。研读诗歌,注意“雨前”“雨后” “初见” “全无”
,理解诗意不难得出答案,这两句是把两种情况加以对比,描绘了一幅雨打花残的衰败之景,从而表达了诗人伤春惜花的哀怜之情。
22题根据题干提示,需要在诗中寻找能集中表达作者感情又能描摹蜂蝶情态的诗句,无疑只有“却疑春色在邻家”一句了。一个“疑”字既是诗人的想法,又是诗人对“蜂蝶纷纷过墙去”的奇妙联想。
三.试卷及答卷分析
抽样调查显示,本题最高得分4分,最低得分0分,平均得分1.1分,得分率为28% 。其中,学生答得最好的是21题第一空(对比手法),失分最多的是22题的两空,其中又以第一空为最。21题第二空,学生基本能够理解诗人感情,但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答题不准确,譬如用“悲伤”“凄凉”“难过”等词来形容。22题第一空,很多学生答成“蜂蝶纷纷过墙去”。这反映了学生对诗歌整体的内容、意境和风格的把握不准确,因而在做题时孤立地看待问题,造成片面看法。
四.对策与措施
1.加强诗歌鉴赏指导,不断探究与总结诗歌鉴赏的的方法和规律。要指导学生学会按照从“整体--局部---整体”的步骤阅读诗歌,按照“读懂内容---读出感情---感悟意境---品味语言艺术”的顺序,由浅入深鉴赏诗歌。强化诗歌整体感知能力,强化联系诗歌内容把感性认识细化成理性分析的能力。
2.强化审题意识,指导学生学会从题干中寻找“暗示”和切入点,揣摩命题人的意图与指向,准确答题。
3.加强训练,提高语言文字的表达能力,让词能达意。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