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古诗词鉴赏试题及试卷分析

(2013-01-05 21:55:28)
标签:

杂谈

分类: 2012年小课题研究

 一.试题回放  

                     

  四)阅读下面诗歌,完成21--22题(4分)

                      雨晴

                        (唐)王驾

       雨前初见花间蕊,雨后全无叶底花。

     蜂蝶纷纷过墙去,却疑春色在邻家。

   21.诗的前两句通过-----手法,突出了这场雨对花的摧杀,表达了作者的-----之情。(2分)

   22.诗中“--------------”一句,既表现出作者-----------,又衬托了蜂蝶寻找春色的生动情态。(2分)

二.试题解析

   21题考查学生对诗歌表现手法的分析和对诗歌思想感情的把握,22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和作者思想感情的把握。

   21题要抓住题干中“前两句”的提示,确定鉴赏的范围。研读诗歌,注意“雨前”“雨后”  “初见” “全无” ,理解诗意不难得出答案,这两句是把两种情况加以对比,描绘了一幅雨打花残的衰败之景,从而表达了诗人伤春惜花的哀怜之情。

   22题根据题干提示,需要在诗中寻找能集中表达作者感情又能描摹蜂蝶情态的诗句,无疑只有“却疑春色在邻家”一句了。一个“疑”字既是诗人的想法,又是诗人对“蜂蝶纷纷过墙去”的奇妙联想。

三.试卷及答卷分析

    抽样调查显示,本题最高得分4分,最低得分0分,平均得分1.1分,得分率为28% 其中,学生答得最好的是21题第一空(对比手法),失分最多的是22题的两空,其中又以第一空为最。21题第二空,学生基本能够理解诗人感情,但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答题不准确,譬如用“悲伤”“凄凉”“难过”等词来形容。22题第一空,很多学生答成“蜂蝶纷纷过墙去”。这反映了学生对诗歌整体的内容、意境和风格的把握不准确,因而在做题时孤立地看待问题,造成片面看法。

四.对策与措施

   1.加强诗歌鉴赏指导,不断探究与总结诗歌鉴赏的的方法和规律。要指导学生学会按照从“整体--局部---整体”的步骤阅读诗歌,按照“读懂内容---读出感情---感悟意境---品味语言艺术”的顺序,由浅入深鉴赏诗歌。强化诗歌整体感知能力,强化联系诗歌内容把感性认识细化成理性分析的能力。

   2.强化审题意识,指导学生学会从题干中寻找“暗示”和切入点,揣摩命题人的意图与指向,准确答题。

   3.加强训练,提高语言文字的表达能力,让词能达意。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