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析《树》
(2012-04-20 17:38:40)
标签:
杂谈 |
分类: 学习金典 |
艾青
一棵树,一棵树
彼此孤离地兀立着
风与空气
告诉着它们的距离
但是在泥土的覆盖下
它们的根生长着
在看不见的深处
它们把根须纠缠在一起
【题解】
诗人.走在湖南新宁的旷野上,这美丽的有山有水的旷野把诗人.吸引住了。这里的一草一木都激发起诗人.浓郁的诗情……
诗人.的足迹,是诗人.自己把握的呢?还是命运使然呢?1939年的秋天,正在桂林生活的艾青,因有人请他到湖南新宁县衡山乡村师范学校任教,他就答应了,来到这山水之间作了国文教员。这里,会对他的诗创作产生怎样的影响呢?这里的山山水水、一草一木似乎都有灵性,使诗人.获得了颇为丰厚的收获。 《树》这首诗,就产生在这个时候。
新宁县是一派田园风光,似乎离抗日烽火很远,似乎听不见中华民族的勇士们与日寇浴血奋战的枪炮声和呐喊声。但诗人.的心并没有沉醉在这一派田园风光里,他的心伸出了无数的触角,时刻感受着民族存亡大搏斗的脉膊。他的心不能平静,他的诗仍关怀着天下兴亡的大事。
也许这里的树有其特殊的风姿吧,也许此时此刻,诗人.对这里的树有一种特殊的感 情吧,这里的树引起了诗人.的注目和沉思。《树》这首诗产生了。
【作品赏析】
《树》这首诗并不长,只有八行。然而,这首诗却有着巨大的涵量。
“一棵树,一棵树/彼此孤离地兀立着/风与空气/告诉着它们的距离”。
这前四行诗,写出了一种景象,这景象是实实在在的,不仅是诗人.,别人也能够感觉到。世界上的树都是单独的立着的,彼此间都有一定的距离。单看这四行诗,似乎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如果不看下面,别人也很难知道诗人.这样写的用意。但是看了下面的诗句,这前四句的涵意就明朗了,在这朴素平易之中,有着一种具有社会性的概括力。
“但是在泥土的覆盖下/它们的根伸长着/在看不见的深处/它们把根须纠缠在一起”。“但是”,一个转折,把读者的目光从地上转移向地下,这首诗的博大涵意逐渐清楚了。这一个“但是”,有着巨大的力量,诗人.是要人们知道,别只看树在地面上孤离地兀立,更重要的是要看树在地下的情景,在地下,树的根是“纠缠在一起”的。
这首诗的结构很清楚,前四句写树的地上景观,后四句写树的地下景观。这两种景观都是树的生存景观。
看完全诗,读者就会明白,这首诗决不是只写树的生存景观,而是在写一种社会的、人民的生存景观。更确切地说,诗人.是在写当时中华民族的一种生存状态和精神。
诗人.的概括是极为准确的。在那个时代,中华民族处于水深火热之中,长期的阶级压迫,使人们过着食不果腹的苦难生活,长期的奴化统治,使人们的精神萎靡不振。他们之间,似乎都是在为自己的生存而挣扎,他们似乎都是彼此孤离着。但这只是生活的表层景观,就像树在地面上的景观。中华民族是有着凝聚力的,这不仅是中华民族的历史证明了这点,它的现在也证明了这点。当遇到压迫的时候,特别是当民族危亡无情地置于人们面前的时候,清贫的中华儿女们会团结起来,进行殊死的斗争。诗人.是深切了解中华民族的,他知道中华民族内在的巨大凝聚力。因而,当诗人.看到树的时候,便想到了中华民族。《树》这首诗,生动形象地表达了诗人的所思所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