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原创】宛若仙子小青岛

(2013-06-10 06:35:12)
标签:

都市风光

谈天说地

分类: 随笔杂谈

http://s10/mw690/a47c2d92gdec04c7ecd79&690

平日里,我常在栈桥一带向南眺望,只见浩瀚的碧波之中,绿树葱笼的小青岛风姿绰约,岛上白塔亭亭玉立,宛如凌波仙子。20世纪二三十年代,有一位乡土诗人刘少文先生,他描述小青岛时有诗句云:“神仙宛在水中洲。我对小青岛久有倾慕,然而“常常思游览,屡屡错机缘”......

今日天气转晴,我乘坐公交车到鲁迅公园站,然后步行去小青岛游览。小青岛形如琴,水若弦,风吹波涛似琴声,所以又称琴岛、琴屿。它与栈桥如同两颗璀璨的明珠,都是青岛的象征。


http://s13/mw690/a47c2d92gdec04e80b90c&690
    我沿着琴屿路前行,只见大海里波涛涌动,扑向礁石,冲起巨浪,水花飞溅,景色颇为壮丽。遂将相机取出,随机抓拍着海景,不短的一条路,不知不觉间就走完了。


http://s14/mw690/a47c2d92gdec05001deed&690
http://s12/mw690/a47c2d92gdec0506d0c7b&690
    最后一段路是在堤坝上,堤坝是1942年日占时期所建,长377米,宽8米,钢筋混凝土结构,使岛屿同陆地相连,成为陆连岛。有将近一人高的厚实坚固的拦海坝墙挡在南侧,起着防止台风、风暴潮和海浪侵袭的作用。这座大坝与我同龄,70余年来,历经疾风、暴雨、狂涛、巨浪的冲击,依然顽强地屹立,令我感慨不已。


http://s4/mw690/a47c2d92gdec0525c7943&690
http://s14/mw690/a47c2d92gdec053da084d&690
http://s10/mw690/a47c2d92gdec0543d4819&690
    据有关资料介绍,小青岛距海岸720米,原名青岛,面积0.012平方公里,海拔17米。德国占据青岛后,派兵驻守称为阿克那岛。于1900年,在岛上建立一座灯塔,为往来船只进出胶州湾导航。

日本第一次侵占青岛时,改名加藤岛。1932年,这里曾一度被辟为公园。日本第二次侵占青岛时据为军事基地。1942年,日军在岛的北面打了一个山洞,设为军火库。当时运输军火的轻便铁轨,现在依然保留着,这是日本侵华的历史见证。


http://s2/mw690/a47c2d92gdef5a31326ce&690                日寇运送军火使用的轻便铁轨


http://s12/mw690/a47c2d92gdef5a1de25de&690               在小青岛看栈桥一带

 解放后,对灯塔进行了大规模维修,增高了塔身,灯塔现高15.5米,为国内外船舶进出胶州湾的重点航标。1988年小青岛辟为公园,2006年小青岛灯塔作为青岛德国建筑群之一,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小青岛南面地势平坦,建有一个小巧的广场,鲜花盛开的花坛中间,有一座琴女雕塑(1989年建),吸引着游人的目光。


http://s10/mw690/a47c2d92gdec059e75c29&690                   白天正常拍摄的琴女


http://s5/mw690/a47c2d92tdf033703e9e4&690                   夕照琴女

      每当夜幕低垂,月光下的“琴女”雕塑楚楚动人,岛上灯塔红光闪烁,忽明忽灭,飘浮于海面波涌之上,灯影波光交相辉映,飘飘如梦,像一幅飘动的彩绸,形成青岛的—大美景——“琴屿飘灯”。 


http://s7/mw690/a47c2d92gdec05b187426&690                    笔者2013年6月9日在琴岛留影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