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游览天坛公园 (京津春游系列)

标签:
都市风光谈天论地说古道今 |
分类: 随笔杂谈 |
http://s8/mw690/a47c2d92gdcab8c41a407&690
4月24日上午,我们乘车来到天坛公园南门前,下车后沿着中轴线一路向北游览。
导游王先生介绍:天坛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清乾隆、光绪时曾重修改建。为明、清两代帝王祭祀皇天、祈五谷丰登之场所。天坛是圜丘、祈谷两坛的总称,有坛墙两重,形成内外坛,坛墙南方北圆,象征天圆地方。
首先看到圜丘坛,这是举行冬至祭天大典的场所,主要建筑有圜丘、皇穹宇及配殿、神厨等。
http://s8/mw690/a47c2d92gdcab9022e887&690
http://s2/mw690/a47c2d92gdcab90c18e51&690
棂星门是中国传统建筑中的门的一种形式,形似牌坊。天坛的棂星门以汉白玉雕造,象征天门。圜丘内外各设四组,每组有3门,共8组24座,称为“云门玉立”。
圜丘台各层的汉白玉石栏板以及台阶的数目,均为9或9的倍数,这象征着“天”数。
望灯台位于坛西南面,台上竖长杆称望灯杆,高悬大灯笼称望灯,祭天都在黎明前举行,用它照明。
燔柴炉位于圜丘坛外内东南,座南朝北,圆筒形,绿琉璃砖砌成,其东西南三面各出台阶9级。燔柴炉是举行冬至祭天大典望燎仪时焚烧祭祀正位(皇天上帝)供奉物用的。还有12个铁燎炉,在皇帝祭天时用来焚烧祭品。
http://s14/mw690/a47c2d92gdcab94a8859d&690
http://s11/mw690/a47c2d92gdcab9567c75a&690
皇穹宇院落位于圜丘坛北侧,坐北朝南,圆形围墙,南面设3座琉璃门,主要建筑有皇穹宇和东西配殿,是供奉圜丘坛祭祀神位的场所。殿内满是龙凤和玺彩画,天花图案为贴金二龙戏珠,金龙藻井。皇穹宇殿内的斗拱和藻井跨度在我国古代建筑中是独一无二的。
http://s4/mw690/a47c2d92gdcab9784b8f3&690
http://s3/mw690/a47c2d92g7c778f34d232&690
皇穹宇院落周围的圆形围墙,墙高约3.72米,厚0.9米,墙身用山东临清砖磨砖对缝,蓝琉璃筒瓦顶,这就是著名的回音壁。当人们分别站在东西配殿的后面靠近墙壁轻声讲话,虽然双方相距很远,却能清楚地听见对方的讲话声。
皇穹宇西北侧有古柏一株,植于明嘉靖年间,树龄500余年,高逾10米,树冠蜿蜒起伏,树干有纵向褶皱,将树身分为九股,扭曲缠绕,宛如九龙盘旋,森然欲动,称为“九龙柏”。
http://s8/mw690/a47c2d92gdcab9b5776f7&690
祈谷坛内主要建筑有祈年殿、皇乾殿、祈年门等。
著名的祈年殿在最北方,是天坛内最宏伟、最华丽的建筑,也是想象中离天最近的地方。上下三层屋顶,均用深兰色琉璃瓦铺盖,象征天色。
祈年殿呈圆形,直径32米,高38米,是一座鎏金宝顶三重檐的圆形大殿,殿檐颜色深蓝,是用蓝色琉璃瓦铺砌。殿座就是圆形的祈谷坛,三层6米高,气势巍峨。祈年殿由28根金丝楠木大柱支撑,柱子环转排列,中间4根“龙井柱”,象征着一年的四季;中层十二根大柱比龙井柱略细,名为金柱,象征一年的十二个月;外层十二根柱子叫檐柱,象征一天的十二个时辰。中外两层柱子共二十四根,象征二十四节气。有三层天花,中间设置龙凤藻井;殿内梁枋施龙凤和玺彩画。
http://s15/mw690/a47c2d92gdcab9d23ee0e&690
http://s4/mw690/a47c2d92g7c778fbfb0a3&690
原定在东门出口处集合,约定时分将近,伙伴们三三两两陆续汇至东门。此时,我看到不远处的草地上布放着几块石头,走上前去观看,原来是“七星石”,是明代嘉靖年间放置的7块镇石。另有一块小石,是乾隆皇帝为纪念满人入关,特意下旨添加的,它代表长白山,含“天下一统”之意。
http://s8/mw690/a47c2d92gdcabb8b86ed7&690
天坛是物化了的中华古代哲学思想,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
http://s10/mw690/a47c2d92gdcab9f75e479&6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