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絮语泉城(十八)

标签:
都市风光谈天道地说古论今 |
分类: 随笔杂谈 |
策杖采菊千佛山
http://s8/mw690/a47c2d92gd4926327b5b7&690
自古以来,重阳节登千佛山就是济南人的重要习俗和一大乐事。清代人施闰章有一首七律《济南九日登历山》,实属登临千佛山吟咏之佳作,其诗云:
看山结伴太逡巡,杖策贪趋采菊辰。
天际长风正落帽,樽前今日是闲人。
苍岩石壁孤城影,深洞莓苔古佛身。
薄暮寒烟连海色,华峰千丈独嶙峋。
施闰章(1618-1683),安徽宣城人,字尚白,另字纪云,号愚山,晚年号矩斋,又号蠖斋,清初学者、诗坛大家,有《学余堂文集》28卷、《愚山诗文集》50卷等著述传世。他在顺治六年(1649)中进士,居官三十余年,其中自顺治十三年(1656)十月起任山东提学道,在济南工作和生活了四年。在此期间,他遍览泉城名胜古迹,多有题咏。之后他在仕途屡有升迁,官至翰林院侍读,任《太宗圣训》纂修官。清初诗坛领袖王士禛曾有评价说:“康熙已来,诗人无出‘南施北宋’之右。宣城施闰章愚山,莱阳宋琬荔裳也。”
http://s11/mw690/a47c2d92gd492652aa3ea&690
诗题中“九日”即农历九月九日;“历山”即千佛山。
首句中的“逡巡”意为徘徊不前。“看山结伴太逡巡”大意是说诗人与朋友们相约登临千佛山,因留恋美景而徘徊不前。“杖策”即拄杖,也可写作“策杖”;“贪”为贪恋;“趋”即赶往;“辰”指时日,“采菊辰”即九月九日。古代有习俗:人们在重阳节要采菊、赏菊、饮菊花酒,并将菊花插在头上。“杖策贪趋采菊辰” 大意是说在重阳节拄着拐杖登山,趋采山间野菊花,兴趣盎然。
http://s8/mw690/a47c2d92gd49267bebca7&690
“孟嘉落帽”为重阳节的典故,涵义为风流倜傥,潇洒儒雅。《晋书·孟嘉传》记载:晋代孟嘉任征西将军桓温的参军时,曾参加桓温在九月九日宴请僚佐的聚会。当时“佐吏并著戎服,有风至,吹嘉帽堕落,嘉不之觉。温使左右勿言,欲观其举止。嘉良久如厕,温令取还之,命孙盛作文嘲嘉,著嘉坐处。嘉还见,即答之,其文甚美,四坐嗟叹。”孟嘉在聚会时风吹落帽仍旧风度翩翩,当人们嘲笑他时,又能从容应对,使大家叹服。施闰章诗中“天际长风正落帽”是说在高耸的千佛山上,天空来风吹落人们的帽子,而人们依然不减游兴,洒脱堪比昔日之孟嘉。这里的“天际”是天空的意思。
“樽前”为席前,意指在宴会上。“樽前今日是闲人”是说平日忙忙碌碌,而在重阳节的菊花酒宴上得以休闲,极其惬意。写到此处,笔者联想到唐诗中 “又得浮生半日闲” 的佳句。唐代诗人李涉在暮春时节的镇江登山,写有一首七绝《题鹤林寺僧舍》,诗云:“终日昏昏醉梦间,忽闻春尽强登山。因过竹院逢僧话,又得浮生半日闲。”这位李涉路过翠竹丛生的寺院,无意间与一位僧人相谈了许久,这才发觉自己在浮沉奔波的人生中,又得到半日的清闲。终日忙碌之人偶尔抽出空闲散心,实为难得。
http://s2/mw690/a47c2d92gd4926919bea1&6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