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居小品

为这篇短文拟写标题时,我想到了《雅舍小品》。我很喜欢著名学者梁实秋先生的这部散文集。这部书中的文章都似信笔拈来,妙趣横生,短小精悍,既博且雅,蕴含哲理。在这里我用“居”替换了其中的“舍”,保留了其余三个字作为标题,借取散文大家的雅致与文气。
梁实秋先生学贯中西,著作等身,堪称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界的泰斗之一。抗战期间,先生在重庆与其同学吴景超夫妇合资在北碚买了一幢房屋,因吴夫人龚业雅的名字含一“雅”字,房屋便命名为“雅舍”。后来,梁实秋先生应邀为重庆《星期评论》写专栏,就以“雅舍小品”为栏目的总题。发表了十多篇文章后,《星期评论》停刊,文章继续写下去,散见于重庆、昆明的刊物。后来陆续结集出版了《雅舍小品》一至四集。新版的《雅舍小品》全集由江苏文艺出版社于2010年6月出版,序言系梁实秋的长女梁文茜执笔。
我这次赴加拿大探亲,曾写了博文《加拿大的民居》,主要介绍当地民居的不同类型。而这篇《雅居小品》,则是以图片为主展示笔者所见到的一些北美民用建筑。
除了高层公寓之外,加拿大民居没有高层建筑,一般为1到2层,再加1层地下室。原因是这里地广人稀,土地资源非常丰富。


老房子多为1层带地下室,新房子多为2层带地下室。也有为数不多的3层独立小楼,不过有些3层的楼房就没有地下室了。

当然,也有例外的情况。在埃德蒙顿市中心的北萨斯喀彻温河畔,就有一座 1901年的老房子,是一座2层的独立小楼,现在作为历史建筑保存下来,称为约翰·沃尔特博物馆。

有些老房子经过装修,看起来不那么破旧,如何鉴别它是老是新呢?可以观察房前屋后的树木,如果树木十分高大,又是1层的房屋,这十之八九为老房子;如果树木较为幼小,又是2层或3层的,则多为新房子。
上图为新房子
下图为老房子

我探亲所到的埃德蒙顿这个城市,新的居民区大多位于临近市郊之处,距离市中心虽然较远,但道路宽阔,四通八达,交通很方便。除了自驾汽车之外,公交车也很多,并且罕见乘客拥挤的情况。有些路线可以乘坐市内轻轨,速度更加快捷。
如果居住的小区附近有河流、池塘,在水一方,近水楼台,那就锦上添花了。

人们选择居住在远离喧嚣的市中心的社区,追求的是环境幽静,空气清新。在蓝天白云之下,绿树掩映之中,我的感受是悠然、惬意,融入了大自然。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