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这个国庆长假,武汉音乐人冯翔并没有休息,他还在准备10月6日晚在5号车间举行的“自由音乐会”。
9月29日晚,谭维维和扎西平措合作的歌曲《窗》,在《中国新歌声》播出后走红,这首歌也是冯翔20年前的旧作。在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冯翔不仅仅讲述了《窗》背后的故事,还表示他被舞台上扎西的藏语歌触动了,但他却说:“接下来我还是会继续推动武汉的方言歌曲。”
20年前的《窗》是怎么完成的?冯翔说他都已经记得不太清楚了,“我1993年开始写,当时我还在医院上班。这首歌先有旋律,没词——我一直不擅长写词。前前后后写了3年,1996年才完成,当时的感觉就是不想写成情歌,只是想写一种感触,就是觉得时间在流逝、人在不断变化,但是心里总有一种希望或者小小愿望,会一辈子跟着你,让你去促成。我觉得这种东西不会消失,是心底最美的东西。”
20年来,《窗》有过很多版本,“摇滚版的,自己都唱得热血沸腾;还有一个人拿把吉他自己唱……”
去年,冯翔参加瓜州音乐节,在音乐节结束后的聚会上,他还是唱了这首《窗》,民谣歌手陈鸿宇主动找到他合作,两人合唱。陈鸿宇还将录音版收录在《众乐纪叁 众声起舞》合辑中。“陈鸿宇这一版的编曲很让人惊艳,说不上东方西方的感觉,把界限都打破了,听了特别感动。”
9月初的某晚,冯翔忽然接到了刘胡轶的电话。刘胡轶是武汉走出去的音乐人,2015年曾经在《中国好歌曲》中凭借一首《从前慢》,引起导师和观众们的共鸣。此次他在《中国新歌声》中担任刘欢团队的编曲和选歌工作。“刘胡轶说他给刘欢老师听了《窗》,刘欢特别喜欢。”冯翔说,“在《中国新歌声》这么大的平台上,能够唱这首歌当然好!”
最终的呈现,让冯翔感觉特别“不熟悉”,不过“挺兴奋的”,“完全突破了我的想象,编曲真敢想。而且谭维维的演唱,第二句就把调子拉得特别稳定,主要突出选手扎西,而不是抢着和选手去表现,特别舒服。”
扎西平措是来自西藏的理科老师,他耳目一新的藏语饶舌,观众们大开眼界,“哇,原来西藏也有嘻哈”。
这让专注于打造汉味民谣的冯翔也有很多感触,“每个民族、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的语言,也有专属于表达情感的方式。方言歌曲是能温暖人心的,推广武汉的方言音乐,我也还是会继续做下去。”
冯翔在位于后湖的艺术空间——“5号车间”,打造了一个属于自己的音乐工作室,这里也成为一帮武汉的年轻音乐人的聚集地。就在10月6日晚,冯翔还会主导一场“自由音乐会”,“你觉得你可以玩乐器,你就去舞台上玩,大家一起快活快活。”
在冯翔的音乐推广计划中,还包括和武汉楚剧院、武汉汉剧院一些方言戏曲剧种的音乐合作。冯翔钟情于方言民谣创作,与自己喜欢戏曲有很大关系。他小学一年级时,第一次看到京剧《智取威虎山》,被莫名深深的吸引,“武汉曾是戏曲大码头。现在,年轻人离戏曲还是越来越远。而我的想法很朴素,就是通过各种方法,让更多的年轻人有欣赏戏曲的环境。”
冯翔透露,他目前正在和武汉汉剧院的音乐家们一起进行跨界尝试,“我的作用更像一张音乐专辑的制作人,比如让戏曲乐队突破条条框框,创作新的作品、曲牌名称,开拓下排练方式,带动整个戏曲的发展。”冯翔笑称自己年纪已经大了,“希望和年轻人在一起开纯粹的戏曲音乐会,大家一起将思维打开,创造出一些新鲜的东西,让各个年龄层的观众,都能听到好听的音乐。”(武汉晚报)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