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九篇武汉体育学院讲课
(2025-04-27 09:52:18)武汉体院摔跤队授课提纲
王彦会
各位同学大家好:
很高兴来到武汉体育学院,和大家一起学习探讨中国式摔跤训练和比赛方面的问题。3月17号下午接到郭阔老师的电话,就这次讲课的内容提出三个题目。
一、比赛中技战术的制定和运用。
二、特点技术,得意技的培养。
三、运动员心理素质的培养。
实事求是的讲,这三个题目即难又不难。难的是时间有点紧,没有充足的时间认真准备。17号接到电话,18号准备一天,19号飞机到武汉,20号开始全国培训班讲课,所以这次讲课有些仓促。
不难是,这几条都是教练员应该具备的基本能力,也就是教练员需要掌握的最基本的知识。但是,这些知识并不是说是教条的,框框的,书本的和一般经验的说教。要根据比赛的不同,面对群体不同和对手不同而采取的不同方法、手段。这种能力是一种综合素质,是教练员和运动员驾驭紧张激烈和千变万化的比赛所需要的知识、智慧、灵感和决策。下面我根据自己的经验简单的谈一下涉及这几个方面的问题,讲的不对大家提出批评。
一、比赛中技战术的制定和运用。
我首先提出一个问题,
第一、自己的情况。技术特点、素质水平、竞技状态。
第二、对手情况。老对手还是没碰过,对方的情况是非常了解还是一般掌握,或者是一点不清楚。如果了解对方的情况,就是知己知彼,战术的制定肯定要扬长避短。如果不了解对方,战术的核心就是主动进攻,先抢手,先绊绊、先得分。根基情况随机应变。
只有前面了解和掌握这些基本情况才能有效的制定比赛战术。
第三、如何在比赛中运用。这个问题不是一个绝对的问题。首先比赛要按照既定战术执行,但是有句话叫“计划赶不上变化”。比赛场上千变万化,不是以我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如果出现这种情况就要随时调整,否则就会导致失败。我讲一个例子:三运会我和内蒙古队员马权的比赛。他是提前制定好的战术(略)
第四、为什么说比赛一定要制定战术,这个问题有两个方面。一是教练员、运动员共同研究达成一致意见的战术;二是运动员在赛前的思考,以及解决的办法。这一点很重要,运动员比赛前一定要思考,设想比赛总可能会出现哪些问题和如何应对,也就是做好预案。但是要注意,这些预案不是一成不变的,要根据实际情况随机应变。
下面我们谈谈制定战术的指导思想。制定比赛战术,首先指导思想必须明确。确定科学合理的战术是关键,不能想入非非,不求实际或者异想天开。但是要坚定信念:
一是以战胜对手为最终目的地的战术安排,无论对手如何强大,那都是历史,历史的战绩有时候是会改变的。关键看我们应对的战术和实施结果。二是以我为主的战术实施,以我为主是核心,尽管赛前要对对方的情况进行了解,但 不能为其所扰,不能处处考虑对方的特长,处在一个放手状态,这样容易被束缚手脚。三是随机应变的战术灵魂。随机应变是应付一切突发情况和苦难的法宝,随机应变的核心是占据优势。比如在比赛中利用时间、场地、得分、裁判、观众等因素将自己的优势发挥到极致。
比赛的目的是什么,获胜。为什么参加比赛,很简单,比赛就是为了赢,如果不想赢的话干脆弃权。孙子兵法曰,兵者诡道也,比赛亦是如此。但是,比赛又不同于打仗。打仗可以灵活,打的赢就打,打不赢就跑。比赛不行,打的赢也要打,打不赢也要打,而且没有选择。对手、时间、场地、裁判、状态都不能选择。那么,怎样对待比赛呢,就是要勇敢的面对,充分的准备,灵活的战术,必胜的信念。有的队员说对方实力比自己大,或者以前输过对方没有信心。我们应该知道,比赛是有时间、场地、裁判等因素限制的。平时训练我可能赢不了你,但在比赛规定时间内我赢了就是赢了。虽然你实力比我大,但是在比赛六分钟内我赢你了,就是赢了,要想赢我明年见。如何在比赛六分钟内战胜对手需要的是勇气,信心和智慧。
我借国际跤的一些例子说明问题。古典跤陕西全运会60公斤级决赛湖北谭浩东对新疆瓦里汗的比赛就是绝好的例子。论整体实力,谭浩东稍逊一筹。瓦力汗刚刚获得东京奥运会铜牌,从表面上看瓦力汗处于上风。但是实际上瓦力汗存在一定的劣势。一是连续控制体重,体力消耗较大,二是连续奔波劳累,体能状态不佳。三是谭浩东从来没有赢过瓦力汗,有些轻敌,而谭浩东以逸待劳状态极佳,再加上熟悉瓦力汗的特点因此信心倍增。
在谭浩东第一次被罚消极的时候,没有被动的防守而是快速挣脱,摆脱不利局面。站立摔利用瓦里汗急躁心理连续借手发力,最后11:3淘汰瓦里汗。如果说在赛一场、两场谭浩东也赢不了瓦里汗,但是,就是这样正规的比赛谭浩东依靠信心,战术赢了这场比赛。
如何把握好比赛呢?我考虑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运动员的竞技状态,竞技状态的获得需要科学的调整。俗话说练得好不如调的好,调的好不如心态好,竞技状态是运动员比赛中能否正常发挥的基础。有的运动员赛前兴奋,到比赛时状态不佳影响水平正常发挥。我的一位队友在一届全运会比赛结束后对教练说:“教练,我的劲刚来呀”,教练说:劲刚来管吗用,比赛结束了。有的队员赛前情绪较低,东京奥运会前瓦里汗就是如此。在赛前选拔赛中得谁输谁,当时领导考虑换人,我觉得瓦里汗的问题不是身体问题,而是心理。客观的讲瓦力汗正在控制体重,加上即将参加奥运会的心理压力。而他的对手吃饱喝足,没有一点负担。所以状态显得比瓦力汗好的多。选拔赛后我和他谈一次话,告诉他坚定信心,我相信你,也不会换人。这样排除他的忧虑,全身心的投入赛前训练,东京奥运会超发挥的获得铜牌。由此看出,竞技状态的形成不仅仅是身体也包括心理。摔跤项目需要降体重,如何把控是一门科学,如何掌握,是慢降还是速降,降多少为好,根据每个运动员的身体情况不同不能一概而论,有经验的教练和队员会根据不同情况具体安排。赛前训练的运动量和强度,训练内容如何安排,实战多了容易出伤,不实战也怕没状态。这些没有固定的模式,需要教练和队员根据实际情况掌握。国家体操中心原主任高健讲过一句话:“竞技体育总结出来的经验都是落后的,比赛场上面对的永远都是未知数”。
二是赛前准备。赛前准备很重要,我们常说细节决定成败。细节很多今天不展开,只讲两个例子。东京奥运会摔跤比赛第一天,国家古典式摔跤队瓦里汗出场,对手是德国选手欧洲冠军实力不一般。能否做到开门红对于整个队伍士气来讲非常重要,因此必须打好。这时候如果还是老生常谈,什么顽强拼搏、为国争光、不拍牺牲这些口号没有用。至于什么战术也不重要,我对瓦里汗讲你平时怎么练就怎么摔,但是这场比赛能否打好关键是做好准备活动。准备活动将近四十分钟,瓦里汗大汗淋漓,他担心体力受影响。我说没问题,平时我们训练两个小时大运动量,现在不到四十分钟一点问题没有。上场前休息一下,平静心态。果不其然,对手强大的攻势被瓦里汗顶住,最后取得胜利。
最后一场争夺三五,对手是波兰选手,赢了铜牌,输了第五。我对瓦里汗说:你知道你们民族几名队员参加奥运会吗?他说两个,那个已经淘汰了。我说,那好,就剩下你一个了,这场比赛的胜负不仅仅是代表国家,而且还有你的民族,你知道举摔柔中心的项目,柔道、摔跤最后成绩怎么样吗,我给你算算账。古典、自由(男子)12块金牌,男子柔道7块金牌。总计19快,那么还有19快块银牌,38块铜牌。19+19+38=总共76块奖牌,如果我们获胜,可能是中国代表团摔跤、柔道男子项目的唯一,知道他的分量了吗?知道应该怎么打了吗?短短的几句话激发他的信心,最后战胜对手获得铜牌。瓦里汗东京奥运会一共比赛四场,三胜一负。四场比赛一个技术分也没输,这是很难得的。我记得也是在秦皇岛基地,1987年国家集训队邀请一名前亚美尼亚教练,贝努尔、芭莎扬,曾经三次获得世界冠军。他说:“我们选拔队员,不是看你赢多少分,而是看你输不输分”这句话我一直铭记在心。也是我执教过程中重点强调的,试想一个运动员比赛一分不输,是什么概念。
三是战术灵活。战术作战之术,说白了就是怎么比赛,怎么赢你。遇到力量大的怎么摔,速度快的怎么摔、技术好的怎么摔,防守好的怎么摔等等。战术不是一成不变的,要机动灵活,随机应变。前面谈到技术是战术级基础,没有全面规范的技术,战术运用就匮乏。由于时间关系今天也不过多的展开,只讲两个方面。一是比赛中要注意什么,二是简单的一些战术运用。
第一、比赛中注意什么。国家柔道队前主教练刘玉琦讲过柔道比赛的指导思想:先抢手、先拌绊、先得分。意思很明确,主动进攻,抢占先机,把握优势。试想,赢着分比赛和输着分比赛是什么心理。另外比赛表面上看是两名运动员在比赛,实际上是三个人,还有一个裁判。如何把1:1变成2:1是一种智慧。另外比赛是在规定时间内,规定场地内,规定裁判员,根据竞赛规则的规定进行比赛的游戏。所以我们在比赛中要注意几点。看着时间打、看着比分打、看着场地打、看着裁判打、看着教练打。什么时间、什么比分、裁判态度、教练指挥都要注意到,根据不同情况调整战术,最终目的是要赢得比赛。
第二、讲一些常用的一些战术,也不展开了,只是把题目说一说。一是进攻需从试探开始,二是频繁的采用佯攻,三是采用多数量形式各异的进攻动作,四是采用冲击式动作,五是为进攻争取高分(可以解释一下)六是与矮个子队员比赛需要近身(防止抱腿),七是与力量大的队员比赛最好采取散手,八是与速度快的比赛可以采用控制,九是与耐力好的战术安排应力求开始即占上风,十、善于改变进攻速度和节奏,十一、善于运用二次进攻,十二、善于在结尾时有效进攻。 十三、善于摆出积极进攻的架势,真假结合。(沧州比赛的例子)
以上这些战术是在长期的训练和比赛中总结出来的经验和体会,但远远不够,这些东西还应该因人而异,灵活运用,不能教条死板,生搬硬套。正像高张建主任所说“竞技体育比赛,凡是总结出来的经验都是过时的,我们永远面对的都是未知数”。竞技能力和战术意识是一个长期复杂的形成过程。不断的总结、研究项目规律和特点,坚持不懈不断创,新走自己的路,才能在比赛中立于不败之地。
第三、谈一谈对于主要对手情况分析和模拟训练的看法。现在有些队伍,包括国家队,很时髦的一种做法是研究对方的特点。这样的做法是必要的,但是不能过。
昨天看了一段乒乓球刘国梁的视屏。他说这样说的“其实我们不怕泄密,你要是看几场我们的比赛就能赢我们了,那我们的实力,我们的能力从哪来呢?那马龙之所以强大,全世界都在研究他,这么多年了他不是那么简单的事,这次东京奥运会大家看到林昀儒打的非常好,单打比赛中,差一点赢樊振东,樊振东4:3赢了,但算球总的数量上来说他还赢了樊振东一个球,打完之后我们乒超联赛开始,尹萧指导就问我说:国良,林昀儒还能来打乒超吗?我说能啊!他说,他上次在咱这训练完之后进步这么大,对中国队冲击很大,我不知道你们还让不让他来。我说谁来我们都欢迎,越强的人来我们越欢迎,我们是打开门的,我们的技术和我们对乒乓球的理解绝对不是说一两个人可以撼动的,也不是说看一看你就能够打败我们的,如果是这样的话,就太脆弱了。我认为刘国梁见得非常好,他讲了竞技体育一个道理,技术、战术是千变万化的,不是固定的模式和套路。对于主要对手的情况做到知己知彼是很重要的,但是,不能过分。东京奥运会周期汇报,领导问你们的主要对手情况,我说,都是主要对手,对谁我们都没有绝对把握。有的时候我们过多的研究对手,处处提防对手的技术,反而对于自己的技、战术有所影响,不能按照自己的特点去发挥,一但对方有所变化就不知所措。真正的高手就是告诉你我要怎么摔你,你也防不住。其核心就是以我为主,以战胜对手为最终目的随机应变。
二、特点技术、得意技的培养。
特点技术或者叫得意技,简单讲就是绝招技术。我再问一句,何为绝招技术?如何称得上绝招技术?绝招技术就是告诉你我用这个动作赢你,你还防不住。让你倒在我的左面,你不能倒在右边。
(一)绝招技术形成的条件:
1、个人喜爱和长期养成的习惯
2、身体形态影响你的绝招技术形成,比如高个子和矮个子的区别。
3、周边环境,教练和队友的技术会使你模仿的对象。
4、其他情况
(二)得意技的培养
1、千百次熟练,熟能生巧。(小孩子吃饭的例子)
2、专项能力的培养(滑车)比如郭教练的滑车基本功奠定他拉揣技术。
3、配套技术的掌握,配合绝招技术的假动作,会使绝招更容易成功。
4、实战比赛中的运用。绝招技术只有在比赛中运用成功,特别是在对抗激烈的角斗中成功,无论遇到什么样的对手都能成功才能称之为绝招技术。
5、悟性。这一点很重要,悟性不是教练员教的,而是运动员根据自己体会琢磨出来的。
三、运动员心理素质的培养。
运动员心理素质的培养过程也是运动训练过程。心理素质的培养只有在日常训练中磨练才能不断成熟。心理素质包括意志品质,拼搏精神,经验智慧。
心理素质过硬的基础是实力。俗话说艺高人胆大,胆大艺更高,相辅相成。过硬的心理素质是在日常训练中不断培养起来的,是经过失败和挫折后成熟起来。
我讲两个故事。一是河北省女子摔跤队李媛媛。二是河北省古典跤比赛。(这个故事也充分说明准备会的重要性)
所以说,心理素质的培养不是刻意地、教条的、说教的、喊口号的。要潜移默化的,有意识的贯穿于训练合比赛的每时每刻。比如在极端困难的情况下再坚持一下的努力,在暂时落后而不放弃的信心。
由于时间关系准备不充分,简单的和同学们聊一点个人的经验和体会。今天能有机会到大学讲课我感到很荣幸,也非常羡慕你们这些大学生。遗憾的是我在上学时代赶上文化大革命,没有上过大学,甚至中学,就是一个小学毕业。这些经验和体会都是自己的平时的训练合教学中总结积累起来。袁伟民局长曾经说过张荣芳的例子,(略)
2020年我担任国家古典式摔跤队主教练,第一次全体人员大会上我提出三个问题。一是你真的喜欢摔跤吗?二是你了解摔跤历史文化吗?三是你对摔跤的项目规律、特点和制胜因素知道多少。今天我把这三道题留给同学们?希望你们认真思考和用实际行动来回答。今天就讲到这,有不对的地方希望大家批评。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