摔跤(下)

标签:
摔跤(下)体育 |
摔跤(下)
我的摔跤生涯是从学习武术开始的。文革开始后学校停课,很多孩子在家没事可做,我和街上的几个小伙伴开始到离家不远的东关公园学习武术。一开始也没有老师,每天天不亮就起床,走到公园大概二十分钟,开始时先看别人练,自己偷偷学,后来跟我们一起练习的小伙伴叫龚学俭,他的哥哥教给我们几趟形意拳,劈、蹦、钻、炮、横,五行连环等拳术。
这样练习大概有一年。虽然时间不,但为我今后在摔跤专业的训练打下良好的基础。我的性格天生好斗,自己单练不跟别人交手,时间一长就没什么兴趣。恰好有一天我的一个街坊对我说:晚上跟我去看摔跤,当时看起来简简单单的一句话,奠定了我一生的事业和成就。
保定市房管职业中学,一个规模不大的中专学校。文革中因停课教室没有用,当时保定几个摔跤名人在学校一间教室里铺上垫子成了一个摔跤馆。大概是在六八年夏天的一个晚上,我跟随我的街坊曹建新,小名叫“石头”到这个摔跤馆看摔跤。
我记得当时摔跤馆了人很多,都是保定非常有名的人物。杜三、老碓儿、张增全、阎玉林,张丙炎……。垫子上一对大个子正在抢手,其中一个身体虽胖可非常灵活,跤摔的非常好,动作利索,大小掰,前后动作都有。特别是一个叫“跪腿得合勒”(满语)的动作吸引了我,就是这个动作成为我今后的绝招技术。后来知道这个人叫陈志刚,是一个天津下乡知识青年,来保定以跤会友的。打那以后,我几乎天天到场风雨无阻,慢慢的在保定摔跤圈了也小有名气。
一般人练习摔跤基本固定在一个地方,有老师和伙伴。而我喜欢到处乱转,哪有跤场往哪跑。去了以后先看,呆不了一会儿就手痒了,找跤场的师傅请人家给安排一场。我的身高和体重都不大,所以也不会引起重视,有时人家会问,你会摔跤吗?别伤着你。等摔完后师傅会另眼看待,说:小伙子明天还来吧。
我在保定去过很多跤场。有址坊頭、南大场、西菜园,东关,南皋儿,还跑过清苑,高阳等县城。我在保定的老师是杜三,他的跤摔的非常好。后来他的徒弟很多都被选调到河北省队,最著名的要数张建忠、张国军,这种情况一直延续到69年秋季。
接第六篇 复课(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