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孩子的心在一起

标签:
读后感育儿 |
@喆妈公益阅读
从女儿诞生的那一刻起,我曾对自己无数次的说,我要用尽毕生的精力去爱她。
可随着年龄不断的增长,孩子调皮、淘气、任性的天性逐渐暴露无遗,
我那所谓的不求回报的爱,也随着孩子的变化,偏离了最初的方向。
我开始抱怨,开始埋怨,开始嫌弃,
始终想不清楚,自己怎么生了个这么难缠的小东西?
我怨天怨地,自顾自的蛮横不讲理,
到头来只是让母女俩的关系越来越糟,只会使我那心爱的女儿离我越来越远。
当时申请这本《妈妈,请这样爱我》,源于无奈,源于自己迫切的想改正这种错误的育儿观。
荣幸的是,这本书,让我看到了希望!
这是一本关于生命教育,同时也是关注孩子和父母内心成长的一本书。
从生命本源本心来帮助父母了解孩子,同时也了解自己。
作者林巨,是继小巫、李跃儿之后又一备受关注的家庭教育家。我国心里健康和生命成长教育的开创者和领路人。国内首个将家庭教育与生命成长相结合的家庭教育专家。北大心理系毕业的他创办花径美德幼儿园8年,投身幼儿教育10年。并主张,真正的教育,是人性的净化和回归,是人性光芒照耀的结果。
本书通过30个真实的故事,引出孩子各个阶段的生理和心理发展状态,以及教育者的态度。对每一个故事的起因都找到了正确的答案,并帮助父母找出生命本源的真善美,引导和培养孩子“与心在一起”的习惯和能力,把孩子培养成一个真正的人,以及帮着孩子构建以后具备幸福生活能力的基础。
1.摔倒的故事——无分别的爱。
唯有我们的转变,才可以在生命至关重要的幼年时期,帮助我们的孩子,在心灵深处,种下“无分别的爱”这颗高贵的种子。
2.吃手的故事——满足孩子的安全感
生命必然的天性,都是具有积极的价值和意义的,自然,这其中也包括吃手。
3.生病的故事——真实的价值
孩子怕的,是被欺骗,是被一次又一次地欺骗,一遍又一遍的所谓“不疼”的谎言。
4.糖果的故事——接纳生命的天性
很多时候,我们队生活和生命太悲观、太紧张、太纠结。生活并不可怕,糖果也好,零食也好,电视也好,游戏也好,都是生活必要的组成部分。
5.起床的故事——从自己的心出发
真正的教育,是人性的净化和回归,是人性光芒照耀的结果。生命要发出人性之光芒,就不能对孩子粗糙,不能对自己粗糙。所有,我们除了要学会爱孩子,也要学会爱我们自己。
6.把尿的故事——关注内在的自我
孩子的情感、情绪、意志、思想、欲望等自我,随时随地,都在改变,都在更新,不和孩子的心时时在一起,不随着努力去跟进和了解孩子,怎么能展开教育呢?
7.被打的故事——倾听来自心的声音
有些父母认为,孩子就是白纸,是无知的,需要我们先给他打好底色,搭好框架,甚至很多时候,需要手把手教会他怎么做,怎么说,这样才行,若任他自由发展,就会长偏。这自然也是教育,只是,这是第三第四流的教育,如此而已。
8.怪癖的故事——爱不需要理由
教育的方式看起来千变万化,区别很大,但是,教育的本质和精髓,是无条件的尊重、理解和信任,这个却是从始至终,没有改变也无需改变的。
9.幽默的故事——做一个好玩的教育者
好玩的人,就一定能成为好老师、好父母、好人。
10.狗屁的故事——语言和力量
我们只需要尊重他、理解他、接纳他,当这个时间段过去后,脏话会失去新鲜感,也不会再带给生命什么力量感了,孩子也就不说脏话了。
11.抠手的故事——输赢的学问
很多家长一味关心孩子的行为,一味去努力纠正孩子的行为,殊不知,真正强化孩子不良行为的,正是这些爸爸妈妈的“奋斗”精神,正是这些爸爸妈妈的要执着证明孩子不对,要孩子“输”的精神。
12.“撒谎”的故事——没有压力的世界
没有压力,自然健康长大的孩子,心灵是自然本真纯净的,自然而然就会展现人性的光辉。
13.学习的故事——爱上学习的艺术
生命厌恶的,不是学习,而是“一定要学好”,而是“学不好”后带来的严重后果,带来的无尽的痛苦、烦恼和伤害。
14.早产的故事——重建生命的信念
当我们把孩子和孩子的行为分成三六九等,当我们的心和孩子的心不在一起,当我们忘记了尊重、理解和信任……各位,生命就很容易种上“我不行”的“早产儿”信念,而人生的悲剧,几乎皆源于此信念。
15.“完美”的故事——规则与教育
规则天热是一种限制,一种约束,是对力量的某种打压,所以,规则不是不可以用。但是,使用时要慎之再慎,要小心再小心,是要讲究高超的智慧和艺术的。
16.伤痕的故事——人生成功的标准
每一个有分别的爱,注定都会给生命留下伤痕,哪怕只是轻轻一句话,简单一个动作,随便一个眼神,轻微一个表情,都会对孩子造成伤害。
17.“凶恶”的故事——有分别的爱的根源
生命教育讲信任孩子,是无条件的,就是不管孩子你做得怎么样,做得好还是坏,有没有证明,你都是永远地值得信任和尊重的。
18.发火的故事——打开心灵的大门
只是述说自己的情绪感受,只是诉说自己的喜怒哀乐,只是诉说时间的客观过程,不夸张,不变形,不攻击对方,不指责对方,也就是说,只是倾诉自己的心声,就是“和心在一起”的表达方式。
19.玩具的故事——努力的方向
孩子需要我们解决的,到底是什么呢?当孩子的心真正沉静下来,很多时候,他们自己就会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
后面还有很多条,我就不一一介绍了,给想看书的读者们留个悬念,嘿嘿。
其实仔细看来,好像每一个故事里,都曾有过自家女儿的影子。可看过以后,我的内心被一种叫做愧疚的东西填满。这么多年来,我始终打着爱她的旗号,去自以为是,总是以为自己的方式都是对的,却很少站在她的立场上换位思考,更不曾和她的心在一起,说起来,我这个妈妈是多么的不合格啊。
感谢林巨老师,他的话犹如点亮了我人生旅途的明灯,照亮和指引着我成长的方向,真正的成长,从这一刻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