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优化作业设计”教师问卷调查及分析

(2013-04-20 16:31:12)
   

“优化作业设计”教师问卷调查

    我校进行新课程理念下的作业设计研究,这需要我们每一位教师的理解、支持和积极参与。您的意见和

 

建议必将使学校作业创新少走弯路。

 

1.您是否为每天布置何种内容和形式的作业而费神?

A、是    B、不是

2.您是否按教学目标精心设计作业?

A、经常  B、偶尔  C、没有

3.您每天处理学生作业需要多少时间?

A、30分钟  B、1小时左右   C、更多时间

4.按您的理解,作业的目的是什么?

A、巩固知识B、培养能力C、两者兼顾

5.学校将进行作业改革,您觉得有必要吗?

A、很在必要B、没有必要C、无所谓

6.您平时留学生的作业类型有:

A、书面作业B、口头作业C、操作与实践作业D、想象作业

7.平时留给学生的作业形式一般是:

A、抄写为主B、模仿型为主C、开拓创新为主

8.您平时留给学生的作业内容为:

A、教材上的B、练习册上的C、自己设计

9.您平时对学生的作业要求:

A、要求一致B、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

10.您平时检查作业的方式

A、全部由老师统一批改B、部分由学生互相批改

11.您平时处理学生作业的方式

A、集体订正B、个别面批

C、批改后发下去让学生订正D、分类讲评与个别订正相结合

12.您对优化作业设计有何建议?(请从作业内容、形式和如何开展设计两方面详细描述)

 

优化作业设计”教师问卷调查情况分析

    本次问卷调查在语数英教师中以笔答的形式展开,共发放调查问卷30份,我们对回收的教师问卷进行统计分析。通过调查我们发现许多教师重视家庭作业的布置,能精心按教学目标设计作业。由于学科的不同,老师们在作业的设置的形式、批改、要求方面上也有所区别,下面让我们来看一组数据:

 

  1.教师每天为作业布置的内容与形式而费神的占66.7%。教师不为每天作业布置的内容与形式而费神的占33.3%。

  2.教师经常按教学目标精心设计作业的占100%。

  3.教师每天处理学生作业所需要的时间,学科、年级间都存在区别,低年级处理作业时间一般为30分钟,而中高年级处理作业时间一般为1小时,语文教师处理作业时间多于数学教师,而数学教师则多于英语教师。

  4.平时布置作业的形式以抄写为主的占20%,以积累为主的占33.3%,以思考为主的占40%。以实践为主的占6.7%。

  5.教师平日布置作业为教材和练习册上的占87.2%,而自己设计作业布置的仅占12.7%。

  6.教师对不同学生提出不同要求的占83%,统一要求的占17%。

  7.教师日常留给学生课外作业的形式以抄写为主的占12%,以模仿为主的占25%,以铺垫为主的占48%,以创新为主的占15%。

  8.教师平时处理作业的方式以集体订正为主的占0%,个别面批的占3.6%,批改后发下去让学生订正的占35.2%,分类讲评与个别订正相结合的占61.2%。

  9.教师布置的作业,学生在课堂内完成的占0%。在课间和中午完成的占23.3%,在晚上完成的占76.7%。

  10.教师在布置作业时能考虑到与其他学科协调的占100%。

    通过以上数据我们不难得出这个结论:教师都能根据教学目标精心设计作业,不少教师在作业的布置与形式上而费神。教师对于布置的作业每天都能进行认真处理,在批改方式上基本采用分类讲评与个别订正相结合的方式。教师能根据不同学生提出不同要求,布置异步作业。但通过问卷调查,我们还发现,目前我们的作业布置现状也并不尽如人意,机械巩固的、统一规定的、独立完成的作业明显多于综合创新的、自主选择的,合作互动的作业。

针对学生不完成作业这一现象,我们通过调查初步找到了问题的答案:

    1.主观原因:学生贪玩,作业习惯差

当学生负责任地参与学习过程时才会促进学习,自觉完成作业。可我们的部分学生不能把学习跟自己的生活有机地联系起来,因此无法自觉地担负起学习的责任,有的甚至意识不到学习就是自己的责任。加之小学生好玩的天性情况就更糟了。只要开始玩,就一发不可收拾,把自己未完成的学习任务抛到了九霄云外,即使有人提醒,也是身在桌旁心在外。

    2.客观原因:

    (1)作业设计不够合理,未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我们的语文作业一般是让学生抄写词句、背诵课文、补充习题中的练习,数学作业就是机械的做题目,英语作业通常是抄单词、背课文,这样的作业,缺乏新颖多变的形式,生动有趣的训练,从而使部分学生产生了怕学厌学心理。

    (2)评价机制不完善,个别学生敷衍了事。

     很多老师对所布置得作业评价方式单一,个别教师不能及时批改,这就给个别学生敷衍了事提供的可乘之机。

那么怎样做才能设计出合适的作业呢?很多教师一致认为:

    (1)认真研究教学目标,布置有效作业。

作业是课外学习的一个有效环节,教师在布置作业前,一定要认真的研究本课的教学目标,围绕教学目标精心布置作业,不能只是应付了事的布置些书面作业。此外作业量的布置一定要合适,宁少勿多,宁精勿乱。

    (2)作业设计符合学生特点,具有趣味性、层次性

    学生有了学习兴趣,特别是直接兴趣,学习活动就不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享受、一种愉快的体验。那么我们设计的作业就要尽量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充满趣味性、创新性,使他们不再觉得完成作业只是无意义的机械重复,只是一种无聊且又沉重的负担。”比如设计这样一些作业①录音作业;②调查采访性作业;③分层作业,适合从学生的不同发展水平出发,确立一些有效的作业形式;④自主型作业,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自主选择、参与作业内容的设计。作业可以自己留、互相留,学生自己出测试卷,交换做、交换批阅,课前自己质疑、自己设计学习思路,搜集与新课有关的信息材料等,这类作业重在培养学生主动学习态度和创新精神,各个学科都可以尝试。⑦养成型作业。教师把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作为养成性作业请家长、社会评价,向学校反馈,既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又沟通了学校与家庭、社会的联系。

    怎样才能使作业布置不流于形式、更具实效,有些教师的建议是很可取的:重视作业评价。

    苏霍姆林斯基说:“千万不要打个分数作为检查知识的唯一目的。”“每一个评分都要有分量、有意义。”对于学生交来的作业,我不仅打上等级,还时常写些激励性的话语。如黄思源经常拖欠作业,收到他的作业本后我工整地写了“优”,还写上了“老师按时收到了你的作业,真高兴。”从此,黄思源基本能按时上交作业了。巩固一阶段后,我在他的作业本上打了个“优”,并写道:“你的字写得真漂亮,可见你能把字写好,对吗?老师期待你写得更好。”渐渐地,黄思源不仅能按时交作业了,而且字迹也越来越端正、规范。此外,我们对学生作业评价的方式要追求多元化,可以让学生自评、小组评、家长评、教师评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