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区角活动中低结构材料的投放
(2018-09-30 14:52:08)
标签:
区角游戏论文 |
“低结构材料,即结构简单、获取方便、可变性强、可塑性高的基本简单材料,它是区角游戏活动开展的基础,是幼儿建构知识的依托。”在区角游戏中,低结构材料和高结构材料相比又存在哪些优势呢?
其一,就材料的制作与准备来说,低结构材料简单、获取方便,如大自然中的水、土、沙、石等等,不需要老师精心制作,拿来就可以用;而高结构材料往往需要老师花费大量时间、物力、财力进行制作。
其二,从幼儿感兴趣层面来说,低结构材料没有规定玩法、完全放任幼儿自由探索挖掘,会让幼儿觉得像挖宝一样想出多种玩法,这些行为产生的经验会让幼儿觉得特别有成就感、满足感和喜悦感,有利于幼儿创造性思维的发展;而精心制作的高结构材料,往往在一开始能激发起幼儿的兴趣,但稍微玩个几次,幼儿就会觉得局限、觉得没有突破空间而厌倦。
当然,尽管低结构材料有这么多优点,它的投放也并不是随意的,也是要遵循一定的投放原则的。
第一,低结构材料的选择要遵循生活化原则。一个材料要引起幼儿兴趣,应该是比较贴近幼儿的生活,能引起孩子生活经验的回忆,
第二,低结构材料的选择要遵循适龄性原则。幼儿在不同的年龄段,喜欢的材料肯定也不一样,比如小龄幼儿会对一些颜色鲜艳的、能弯曲变形的、能动起来的材料感兴趣,如瓶罐呀、吸管呀等,而大龄幼儿则喜欢材料能多发挥多种功能的、便于创新的材料感兴趣,比如石头、纸杯等。随着幼儿年龄增长,经验越来越丰富,在游戏中表现出的表征、合作、构造、规则等行为水平提高,幼儿喜欢的材料会逐渐发生变化,因此,教师在投放活动区材料时应体现年龄梯度,照顾不同年龄幼儿的能力差异和发展需要。当然,根据幼儿的年龄所预设的活动内容和活动材料并不是固定不变的,教师在活动中还需要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第三,低结构材料的选择要遵循有效性原则。低结构材料的选择要具有一定的有效性,所谓有效性就是:
1、材料要有吸引力,教师要通过观察孩子对环境材料的反应及表现,及时调整材料的提供方式。当老师提供的材料,幼儿不主动去探索时,老师就应该及时调整。老师也可以通过与幼儿的接触、交谈,了解幼儿的兴趣,根据幼儿的兴趣进行投放材料。
2、材料便于探索,比如对于小年龄幼儿来说,要挑选一些便于取放的材料。如果物品太大太重,每次要花很多力气,他们肯定也会嫌麻烦,不会探索太多。
3、材料丰富多元化,同时也要适合“一物多玩”,一方面,幼儿之间存在兴趣和能力差异,我们所提供材料应尽可能满足幼儿发展的需要;另一方面,材料的投放要有利于促进幼儿创新能力的发展。同一种材料,要让幼儿能够通过探索,发现多种不同的玩法。如前面我们提到的“瓶盖”,可以匹配瓶子、比大小、按颜色分类、玩碰瓶盖游戏、瓶盖拼画、和盒子一起做小汽车等等。
4、材料安全卫生,保障孩子的安全和健康。生活中的废旧材料,如:瓶子、瓶盖等,要清洗干净;小年龄段的幼儿不适宜投放树枝、筷子、小豆子等材料。安全和卫生是幼儿园区角游戏材料投放中最基本的原则。
我们所提供的材料,应能促进幼儿自主选择、自主探究、自主发现和创造。低结构材料既然是要让幼儿去充分探究和创造的,那就应该把更多的权利去还给幼儿,允许鼓励他们进行多角度多形式的呈现。在低结构活动中,在材料准备的有效而充足的前提下,老师不应要求幼儿做这、做那,而是把探索的权利归还给幼儿,让幼儿成为活动的主人,顺应幼儿自我发展的需要。而教师要做的,就是要考虑幼儿的实际需要,根据不同幼儿的年龄、性格特点,及时更新材料投放思路,细致观察了幼儿的活动情况,及时反思、调整,给予幼儿充分自主权,肯定他们的探索行为和经验,帮助幼儿在协商、谦让、资源共享与交换的游戏氛围中,学会分享与合作,体验成功与挫折,让幼儿善用巧用这些材料,促进各方面的能力发展,并带动更多角度的成长。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