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活动设计——小班数学《喂宝宝吃“饼干”》
活动目标:
1、乐于参加数学活动,能边送饼干边讲述“给你吃圆形(正方形、三角形)饼干”。
2、观察和发现圆形、正方形、三角形等不同形状的饼干,能按形状对饼干进行分类。
3、会用视觉、触觉等感官感知饼干的形状。
活动准备:
1、饼干(装有圆形、正方形、三角形饼干的小包装)若干,食品盘子4个。
2、几何图形片、小盘子若干、瓶子宝宝(嘴巴分别是圆形、正方形、三角形的)若干。
3、活动前组织幼儿洗手。
活动过程:
1、认认、尝尝饼干。
(1)请幼儿每人拿一袋饼干,摸一摸、猜一猜里面是什么形状的饼干。
(2)饼干宝宝真多呀!看看饼干宝宝长得一样吗?
(3)请幼儿说说自己的发现:饼干有各种各样的,有大的,有小的;有圆形,有正方形;有白的,有黑的;有的上面还有花······
(4)闻一闻,饼干香不香?尝一尝,饼干是什么味道的?饼干吃在嘴里有什么变化?
2、宝宝来做客——观察瓶宝宝嘴巴的形状。
教师:今天老师还带来了许多可爱的瓶宝宝,看看这些瓶宝宝有什么地方是不一样的?(引导幼儿发现瓶宝宝嘴巴的形状有圆形的、正方形的和三角形的。)
3、游戏:瓶宝宝吃“饼干”——按形状分图形片。
(1)观察“饼干”
教师:小朋友们吃饼干,瓶宝宝们也想吃哦。这是瓶宝宝吃的“饼干”,看一看、摸一摸、说一说,这些“饼干”是什么形状的?
(2)引导幼儿观察、发现“饼干”有圆形的,还有三角形和正方形的;引导幼儿摸一摸“饼干”,着重让其感受圆形、三角形和正方形的不同。
(3)喂瓶宝宝爱吃的“饼干”。
教师:这个瓶宝宝爱吃什么形状的“饼干”呢?谁来试一试,找对饼干喂瓶宝宝哦。
(4)请个别幼儿来喂瓶宝宝。提问:你喂瓶宝宝吃什么形状的“饼干”?你从哪里看出瓶宝宝爱吃···形状的饼干?
(5)一起喂瓶宝宝吃“饼干”。
(6)游戏:喂瓶宝宝吃“饼干”。
活动反思:
在准备活动的时候,为了吸引幼儿的兴趣,我特地去超市购买了圆形饼干、正方形饼干,鉴于幼儿的年龄特点,在活动中我真的请幼儿摸摸、看看、闻闻、尝尝。幼儿也的确很感兴趣,但是也正是幼儿喜欢的饼干,阻碍了整个活动的顺利推进。孩子们专注于吃饼干而忽略了对于饼干形状的认识。
所以,我们在设计活动,想尽可能调动幼儿积极性的同时,还要考虑到我们提供的教、学具,是否能引起幼儿兴趣,是否会干扰活动的进行,比如我这次使用的实物饼干,就完全可以用饼干图片来出示,而不是实物。
加载中,请稍候......